车品觉:CEO们关心哪三个数据

简介: 我在面试数据分析师的时候,必然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假如我是一家知名电商的 CEO,而今天是星期一早上 9 点钟,请你给我提供三个数据指标向我证明在过去的一周里,企业运营得一切正常,可以让我踏实下来。



我在面试数据分析师的时候,必然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假如我是一家知名电商的 CEO,而今天是星期一早上 9 点钟,请你给我提供三个数据指标向我证明在过去的一周里,企业运营得一切正常,可以让我踏实下来。你认为,会是哪三个指标呢?”

绝大多数应聘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比较一致:第一个是流量;第二个是交易量;第三个是其他,这个其他包括转化率、交易额等。当他们这样回答完后,我会反问他们:“刚刚我问的问题,你真的听清楚了吗?”

这时候,有人会回答说,我听清楚了,而答案就是的真实需求这三个数据。往往这个时候,我会提醒应聘者说:“请注意,我要的数据是给CEO 看的,而且还是顶级电商的CEO,而且时间轴是周敏感数据。”面试进行到这一环节,我就发现大部分面试者根本听不懂“CEO”的含义。事实上,既然是 CEO,就意味着他是公司里的最高领导层,那么给他看的东西明显要与其他人不同。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应聘者很少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事实上,他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而不是以一个数据分析师、一个要给 CEO 汇报三个数据指标的分析师的身份来思考问题。

那么,什么是以数据分析师的身份来思考问题呢?通常来说,在我问出问题时,作为数据分析师的你首先要想的是 CEO 会关注什么数据,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风险最大的,还是风险一般的?或者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给 CEO 提供的数据要有什么注意事项,等等。

所以,我要再问问应聘者:“当你坐在面试桌对面给我答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星期一的早上,这家知名电商的 CEO 真正想看的是什么?”再想想这个问题,你到底有没有真正听清楚“CEO”、“知名电商”、“周敏感数据”这些关键词? CEO 要的是“踏实”——他听完了就可以安心地吃早饭了。

在面试时,如果面试者不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询问就贸然回答的话,满分是10 分,我只会给 5 分。因为这个问题里面本身就有很多问题,比如,什么是踏实?踏实是一个概念,你不问清楚“踏实”的含义,就给我三个指标,无论如何都是错的。

在正常情况下,首先不要急于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而是先问清楚什么是踏实,切勿自己先做假定。以下,我们可以假定一个相对理想的面试场景。你反问:“什么是踏实的状况?”

我回答道:“最近这家电商和另一家电商在打价格战,而它最近又新推出了图书类目,那么 CEO 自然最关注的是这些图书的业务做得好不好。”

你再问:“什么是好?是否基于每天来买书的新增用户和原有用户购书的数量多少?而且,CEO 是希望更多地用书来吸引新用户,还是想通过图书业务的推广让现有的用户进行交叉购买行为?”

在这些思考结束之前,你绝对不能给出指标。因为,在没有解决一个问题的内涵之前,任意给出的一个指标,必错无疑。所以,我才会问应聘者到底听清楚问题没有。

在我做面试官的经历中,很多看似有经验的数据分析师,往往在我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释清楚时就抢着作答。绝大多数人在思考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就给出了答案,而这一秒钟的答案,我可以确定他们根本没有听清楚我的问题。

通常这个时候,我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问他们:“刚才你给我的这个答案,如果我给你满分 10 分,你会给自己打几分?”而此时,大部分人只会打 6 ~ 7 分。

当应聘者给自己打 7 分时,我会反问:“另外 3 分丢的原因是什么?”他开始反思,说自己刚才给的可能并不是 CEO 想要的指标,因为他对这家电商的近况不是很了解……

接下来,当我再反问:“刚才我的问题是‘假如我是一家知名电商的CEO,今天是星期一早上 9 点钟,你给我三个数据指标向我证明在过去的一周里,企业运营得一切正常’,你听清楚了吗?如果你确认自己清楚了,能请你再给我一次答案吗?”

这时候,聪明的人不会再用一秒钟就给我答案了,而是重新思考,开始问问题,再给出答案。这时候的答案,当然会比第一个答案要好得多。最后,当我再问他:“现在,10 分满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此时,他们自己给出的分值通常都会高一些。至此,我的面试也就结束了。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我根本就不关注打分的结果。当然,如果评价是10 分,那就不用面试了,因为在没有仔细考虑过答案的时候就自信满满地回答,这种人必然无法承担做数据分析师的责任。虽然,自信是对的,但是思考更重要。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如果你不把自己的分析与当下结合,是没法进步的。

有趣的是,当我把这个问题贴在网上时,还是会有很多人追问我答案是什么、CEO关心的到底是哪三个数据。这时候,我真的很想说,答案不是结果,方法才是。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4-04-18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大数据文摘”,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计算机视觉
ICLR 2024:谁说大象不能起舞! 重编程大语言模型实现跨模态交互的时序预测
【4月更文挑战第22天】**TIME-LLM** 论文提出将大型语言模型重编程用于时序预测,克服数据稀疏性问题。通过文本原型重编码和Prompt-as-Prefix策略,使LLMs能处理连续时序数据。在多基准测试中超越专业模型,尤其在少量样本场景下效果突出。但面临跨领域泛化、模型调整复杂性和计算资源需求的挑战。[论文链接](https://openreview.net/pdf?id=Unb5CVPtae)
260 2
|
运维 算法 调度
系统授权license方案
软件系统设计关于授权时的一点见解
产品经理-通用能力
产品经理的通用能力涵盖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与UI知识。核心能力包括:1) **沟通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清晰;2) **学习能力**:持续学习新知识,多渠道拓展视野;3) **思考能力**:形成独立见解,追问本质,定期复盘;4) **积极主动能力**:对事情、他人、产品和自己负责;5) **决策能力**:平衡取舍,站在用户角度,优先处理重要事项。
|
7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挖掘
原生鸿蒙版小艺APP接入DeepSeek-R1,为HarmonyOS应用开发注入新活力
原生鸿蒙版小艺APP成功接入DeepSeek-R1,为HarmonyOS用户带来更智能高效的交互体验。通过此次升级,用户在编程、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可迅速获得专业解答。同时,此举为HarmonyOS应用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激发了更多创新应用场景的开发,助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HarmonyOS生态繁荣发展。
593 68
原生鸿蒙版小艺APP接入DeepSeek-R1,为HarmonyOS应用开发注入新活力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RT-DETR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RT-DETR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221 13
RT-DETR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JVM: 内存、类与垃圾
分代收集算法将内存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分别使用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新生代对象使用复制算法,老年代对象使用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
91 6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C++
《深度LSTM vs 普通LSTM:训练与效果的深度剖析》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擅长处理序列数据,而深度LSTM作为其扩展形式,在训练和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深度LSTM通过增加层数增强了特征提取能力,尤其在处理复杂任务如图像描述、机器翻译时表现更优。然而,其计算量大、训练时间长、优化难度高,并且容易过拟合。相比之下,普通LSTM结构简单,适合处理短期依赖关系及数据量较少的任务。选择模型时需根据具体需求权衡。
228 11
|
7月前
|
供应链 搜索推荐 数据挖掘
阿里巴巴热卖商品推荐 API 接口的开发、应用与收益
阿里巴巴热卖商品推荐API为开发者提供了获取平台热卖商品信息的强大工具,涵盖商品标题、价格、销量等数据。通过注册开放平台账号、申请API权限并调用接口,开发者可构建热卖商品推荐系统、数据分析工具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应用,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该API采用RESTful风格,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助力电商从业者实现创新与增值。
256 7
|
10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分布式计算
云计算在大数据处理中的优势与挑战
云计算在大数据处理中的优势与挑战
|
运维 监控 安全
网络管理(包括网络管理的功能,管理系统及相关协议:SNMP,CMIS/CMIP)
网络管理(包括网络管理的功能,管理系统及相关协议:SNMP,CMIS/CMIP)
3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