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CTO向江旭:数字化是企业成为强者的底层代码

简介: 从2000年到现在,全球爆发了5次重大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1年9.11事件、2003年SARS病毒、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给社会、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同时也给优秀的公司创造机会,给适者生存的公司带来发展。

从2000年到现在,全球爆发了5次重大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1年9.11事件、2003年SARS病毒、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给社会、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同时也给优秀的公司创造机会,给适者生存的公司带来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刚需,企业该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会, 宜信CTO向江旭通过危机下宜信的探索和实践,以科技人的独特视角分享企业如何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危中有机适者生存

2000年,光纤和通信行业受到重创,而新一代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如Google、Facebook。20001年,保险公司因为9.11事件赔偿大约400亿美元,但国防科技、制药行业的股价却受益上涨,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风靡一时。2003年SARS爆发,线下实体经济遭到重创,而电商公司却迅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雷曼公司破产,与此同时风控工作却特别抢手,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甚至投入百亿美元招募技术人才、打造数字化科技。

危机之下,不是那些平时看似强大的公司活下去了,而是适者生存的公司发展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和科技是一对孪生兄弟,危机首先反映在金融市场,而后这些企业产生了对科技的强烈需求。所以无论是金融公司还是非金融公司,在危机来临的时候,科技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将是它生存的根基。正如宜信公司CEO唐宁所说:“科技不会取代你,取代你的是善用科技的人”。所以金融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科技团队和核心的科技能力,要善用科技赋能业务。

协作建立创新生态圈

在监管趋严、持牌经营、股市暴跌、经济震荡的情况下,整个金融行业已经到了转型的新阶段——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

巨头的碾压效应和规模效应也在快速显现,互联网公司能够运用资源禀赋跨界获得金融牌照,然后通过用户、流量、规模和消费场景提供金融服务。而以银行、保险和证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公司,以宜信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需要一个特殊的解决办法——创新生态圈。

无论哪一类公司做数字化转型,都意味着人才的竞争、用户的竞争、场景的竞争甚至文化的竞争。所以我们希望利用这些不同类型公司的优势互补,形成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传统金融公司核心的金融服务能力和强大的资金优势,结合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把对用户场景的捕捉和赋能及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内部的核心资源、创新孵化和外部的合作、战略投资能力,从而建立一个端到端的创新生态圈,使得模式创新、业务创新和科技创新更加系统化、常态化、持续化。创新生态圈也使得行业里面不同类型的公司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使得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获得加速成功。

科技赋能企业产能释放

疫情之下,我们的经济生活在慢进,但数字化转型却在加速。以宜信为例,疫情爆发后,科技中心快速响应公司全员在家办公的决策,开动马力部署远程办公,服务器扩容、增加VPN设备、提升安全措施等等,短短几天内使得在线办公的能力从支持几千人提升到上万人。

在家办公的效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高了,而且远程办公使得我们的办公室边界无限拓展,无论是职场,还是家里车里,甚至高铁和飞机上,都可以进行办公和展业。所以未来的两个趋势,一个是无论员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能一起协同办公,进行内部的运营和管理;一个是无论用户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连接。

今年2月份,通过科技赋能的方式宜信财富业务获得了业绩逆势增长。业绩同比去年大比例提升。所以科技不仅赋能业务创新,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且还能挖掘潜力,助力产能释放。

科技助力营销数字化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推动着营销数字化并实现线上人人营销。首先通过对用户画像进行技术分析,例如投资预期、风险偏好、理财周期等,帮助理财师更懂客户,进而推荐更合适的理财产品和资产配置组合给到不同的需求的客户。

例如宜信理财师APP,通过客户经理转发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能够精准的捕捉到客户对文章的兴趣偏好、内容标签、阅读时长等信息,帮助理财师精准的洞察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转化率。

其次是直播。这段时间,宜信财富做了很多场直播。通过优质的直播内容,不仅促成了用户转换、新客转化、老客再投,而且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信任感,让客户感受到宜信的专业度。

科技让金融更普惠,数字化金融的本质就是让金融更好的服务更多人,让更多人享受到个性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对于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向江旭认为,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企业,就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对市场上灵活、创新、满足用户刚需的创新型企业和技术有信心。 危机使得这种需求提前和放大,谁能够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谁就能在危机中胜出,甚至成为20%的越来越强的企业。金融的数字化能力是帮助企业渡过危机,成为强者的底层代码。

相关文章
|
SQL 存储 运维
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详细部署案例)
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详细部署案例)
785 0
|
2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说的每一句话,都靠谱吗?
阿里云提供AI全栈安全能力,其中针对AI输入与输出环节的安全合规挑战,我们构建了“开箱即用”与“按需增强”相结合的多层次、可配置的内容安全机制。
|
9天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实操攻略】手把手教学,免费领取.CN域名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万小智AI建站或云·企业官网,每单可免费领1个.CN域名首年!跟我了解领取攻略吧~
|
3天前
|
安全 Java Android开发
深度解析 Android 崩溃捕获原理及从崩溃到归因的闭环实践
崩溃堆栈全是 a.b.c?Native 错误查不到行号?本文详解 Android 崩溃采集全链路原理,教你如何把“天书”变“说明书”。RUM SDK 已支持一键接入。
412 185
|
2天前
|
数据采集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跨系统数据搬运的全方位解析,包括定义、痛点、技术、方法及智能体解决方案
跨系统数据搬运打通企业数据孤岛,实现CRM、ERP等系统高效互通。伴随数字化转型,全球市场规模超150亿美元,中国年增速达30%。本文详解其定义、痛点、技术原理、主流方法及智能体新范式,结合实在Agent等案例,揭示从数据割裂到智能流通的实践路径,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释放数据价值。
|
8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国内主流Agent工具功能全维度对比:从技术内核到场景落地,一篇读懂所有选择
2024年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达52.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471亿美元,亚太地区增速领先。国内Agent工具呈现“百花齐放”格局,涵盖政务、金融、电商等多场景。本文深入解析实在智能实在Agent等主流产品,在技术架构、任务规划、多模态交互、工具集成等方面进行全维度对比,结合市场反馈与行业趋势,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科学选型指南,助力高效落地AI智能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