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和篇章结构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五

简介: 2017 年 12 月,在葡萄牙里斯本的 3GPP RAN#78 次会议上,5G-NR 的第一 个版本获得通过 [17]。这标志着 5G 第一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完成(eMBB 部分)。 作为 5G 物理层的关键技术,先进的编码将对满足 5G 主要场景的性能指标发挥重 要作用。根据作者的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尚未有一本能比较全面介 绍 5G 信道编码的书,这本书的目的就是给读者呈现 5G 信道编码的丰富画面。

背景介绍

1.3 信道编码的主要方案

| 1.4 本书的目的和篇章结构 |

2017 年 12 月,在葡萄牙里斯本的 3GPP RAN#78 次会议上,5G-NR 的第一 个版本获得通过 [17]。这标志着 5G 第一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完成(eMBB 部分)。 作为 5G 物理层的关键技术,先进的编码将对满足 5G 主要场景的性能指标发挥重 要作用。根据作者的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尚未有一本能比较全面介 绍 5G 信道编码的书,这本书的目的就是给读者呈现 5G 信道编码的丰富画面。
如图 1-3 所示,本书以这一章的背景介绍为基础,对 5G 信道编码相关 的几大编码技术逐一进行系统的描述。分别是:低密度校验码(LDPC,第 2 章)、极化码(Polar Code,第 3 章)和外层编码(第 6 章)。另外,还介绍了 作为 5G 信道编码候选技术的卷积码(第 4 章)和 Turbo 码 2.0(第 5 章)。最 后,介绍了有望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高级编码方案(第 7 章)。对每 一种编码技术的描述包括码构造、编码、解码、性能等。另外,5G 信道编码中 用到的重复编码(Repetition,当信息长度为 1 bit 时)、简单编码(Simplex, 当信息长度为 2 bit 时;2 bit 的 C0 和 C1 编码成 3 bit 的 C0、C1 和 C2,其中, C2=C0+C1;即 SPC)和 Reed-Muller 码(RM 码,当信息长度为 3 ~ 11 bit 时), 因为它们与 4G LTE 中的编码方式完全一样,本书就不再介绍了。感兴趣的读 者可参阅文献 18。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image.png

| 参考文献 |

[1] 3GPP, RWS-150089, Vision and Technologies for 5G, CMCC, RAN Workshop on 5G, September, 2015.
[2] R. G. Gallager.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IRE Trans. Inform. Theory, vol. 8, Jan. 1962, pp. 21–28.
[3] E. Arikan. Channel polarization: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 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 IEEE Trans. Inform. Theory, vol. 55, July 2009, pp. 3051–3073.
[4] 3GPP, TR 38.913 V14.3.0, 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 (Release 14), 2017.06.
[5] 3GPP, RWS-150082, Update on ITU-R Work on IMT-2020 for 5G, ITU-R Working Party 5D, AT&T, RAN Workshop on 5G, September, 2015.
[6] 3GPP, TR 38.802 V14.1.0,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Physical Layer Aspects (Release 14), 2017.06.
[7] 3GPP, R1-1611081, Final Report of 3GPP TSG RAN WG1 #86bis v1.0.0, RAN1#87, November 2016.
[8] 3GPP, Draft_Minutes_report_RAN1#87, Nov. 2016. http:// 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7/Report/Final_Minut es_report_RAN1%2387_v100.zip .
[9] P. Elias. Coding for noisy channels. Ire Convention Record, May 1955, pp. 37-47.
[10] C. Berrou, A. Glavieux, P.Thitimajshima. Near Shannon limit errorcorrecting coding and decoding: Turbo Codes, Proc. IEEE Intl. Conf. Communication (ICC 93), May 1993, pp. 1064-1070.
[11] 3GPP, R1-1608976, Consideration on outer codes for NR, ZTE, RAN1#86bis, October 2016.
[12] M.C. Davey.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over GF(q),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ume: 2, Issue: 6, June 1998.
[13] D. J. C. Mackay. Evaluation of Gallager codes of short block length and high rate applications, Springer New York, 2001, pp. 113-130.
[14] 涂广福 . 重复累积码置信传播译码算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 2014.
[15] N. Sommer. Low-Density Lattice Cod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8, 54 (4), pp.1561-1585.
[16] J. Perry. Spinal codes, Acm Sigcomm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 2012, pp. 49-60.
[17] 3GPP, Draft_MeetingReport_RAN_78_171221_eom, 18 Dec. - 21 Dec. 2017.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TSG_RAN/TSGR_78/ Report/Draft_MeetingReport_RAN_78_171221_eom.zip
[18] 3GPP, TS 36.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Sept. 2016.
[19] S. Lin[ 美 ] 著,晏坚,译 . 差错控制编码(第 2 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7.

相关文章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准循环 LDPC 码(QC-LDPC)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九
本节将为你介绍准循环 LDPC 码(QC-LDPC)的基本内容。
14332 2
准循环 LDPC 码(QC-LDPC)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九
|
编解码 物联网
LDPC 码在 3GPP 中的应用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八
本章节带你了解LDPC 码在 3GPP 中的应用。
LDPC 码在 3GPP 中的应用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八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LDPC 在 5G-NR 中的标准进展之基本图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三
本章节将带读者走进5G LDPC 码基本图矩阵,带你了解LDPC有哪些基本图的设计。
LDPC 在 5G-NR 中的标准进展之基本图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三
|
存储 编解码 5G
LDPC 在 5G-NR 中的标准进展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二
本章节带你了解LDPC 在 5G-NR 中的标准进展 ,观察5G是如何通过LDPC起作用的。
LDPC 在 5G-NR 中的标准进展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二
|
调度 索引
传输块大小(TBS)的确定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六
物理块上行和下行数据共享通道是以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为基本单位进行传输数据的。在LTE中,TBS可以用给定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数目 NPRB 以及 TBS 的索引 ITBS 通过查表的方式得到。在 5G-NR 标准化过程中,有的公司提出采用公式计算和查表分别量化 不同大小区间的 TBS 的方式来确定 TBS,以实现更大的调度灵活性。
18427 0
传输块大小(TBS)的确定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十六
|
安全 5G 测试技术
5G的要求和主要性能指标 | 《5G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之六
这里对前面章节所述用例的要求加以总结,表达了5G主要性能指标(KPI)。
5G的要求和主要性能指标 | 《5G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之六
LDPC 的产生和发展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六
低密度校验码(LDPC)是在1963年由Gallager发明的线性分组码 [1-2]。 由于该码的校验矩阵 H 具有很低的密度(H 只有少量的“1”,大 部分是“0”,即 H 的密度很低;H 是一个稀疏矩阵),故,Gallager 称 其为低密度校验码。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LDPC 码的构造、编码、译 码等方法已相当完备。LDPC 码已广泛应用到数据存储、光通信和无线 通信等系统中。
LDPC 的产生和发展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六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3.2.2 eMBB 帧结构及应用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3.2.2 eMBB 帧结构及应用
|
编解码 算法
LDPC的解码方法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八
本节将为你介绍LDPC的实用解码方法,并通过理论的方式来分析LDPC,进一步加深印象。
LDPC的解码方法  | 带你读《5G-NR信道编码》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