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资深专家赵杰辉谈Aliware:生于电商,高于电商

简介:

“我们来阿里都不是上班的。”赵杰辉这句话几乎贯穿于整个访谈,而且反复提及,令笔者印象深刻。

一开始,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笔者是懵圈的,然而随着赵杰辉极具感染力且不断深入的表述,笔者彻底明白了里面所蕴涵的深意。

“做‘从0到1’的事情”

赵杰辉在上一家科技公司做了11年,按照他的话来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段战斗的岁月,做的是“从0到1”的事情。

而现在,他选择了新的挑战,同样激情燃烧,因为不仅做着“从0到1”的事情,甚至有着比以往更大的意义。

其实,赵杰辉到阿里的最初想法是投身轰轰烈烈的云计算行业,但最终,他加入到阿里巴巴的中间件团队,负责阿里的中间件云化并最终商业落地。

要知道,阿里巴巴所拥有中间件技术填补了互联网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这也正是赵杰辉所描绘的“从0到1”的事情。

在赵杰辉看来,阿里的中间件团队是最具“技术中台”氛围的,因为其拥有阿里巴巴十多年年的技术沉淀,而团队也希望通过“云”的方式向外输出技术能力。

赵杰辉认为,云中间件对外输出不仅仅是做了多少个项目,拿了多少个大合同。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在对外输出阿里中间件技术能力的同时,用海量的、普遍性的、复杂的客户需求不断打磨阿里中间件产品,并以此反哺整个阿里生态系统。

毫不夸张地说,阿里中间件脱胎于电商,但高于电商,进而演进成极度典型的“技术中台”。

“来这里不是上班的”

“任何一个成功的团队都不是为了来上班那么简单,如果一个团队大家都是为了来上班的话,那么这个事情肯定是做不成的。我个人就是想激情燃烧地去做一个事情,做一件有价值的事,做得有意思,真的能感觉到对某些事情能带来一些改变。”赵杰辉对笔者说。

赵杰辉确信,阿里中间件团队做的事儿很可能对整个IT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他个人对此有很深的使命感。

同时,赵杰辉认为,阿里的组织氛围非常适合创新,给人的自由空间非常大,也非常强调大家去内驱动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儿。“这个非常好,这是我最深的感受。”赵杰辉评论说。

不久前,阿里巴巴进行了一次组织温度调查,阿里中间件团队名列前茅。“凡是这种组织温度比较高的,或者业务发展比较好的团队,都是使命感比较强的,真的不只是来上班的。”赵杰辉说,“大家肯定不是来上班的,而是有着清晰的使命。”

一句话里面,赵杰辉两次强调“不只是来上班的”。

据悉,为了充分接触客户,阿里中间件团队的很多架构师一周跑3-4个城市,而且是基本上是持续的。“谁会这样上班?”赵杰辉笑着反问笔者。不仅如此,团队中的做开发的同学也经常周末自发地在公司写代码。

事实上,阿里的云中间件团队组建还不到一年,但赵杰辉早已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他认为阿里中间件团队的使命,首先是在阿里云的体系下实现商业成功,能够成为云计算时代的具有IBM、Oracle在传统软件时代的地位,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的企业级互联网架构平台(企业级解决方案平台);其次是通过外部通用企业的市场的磨练,让阿里中间件产品脱胎于电商,打磨得高于电商的平台,从而服务于整个阿里生态的业务。

“我们现在也是这么做的。”赵杰辉斩钉截铁地说到。

“第二次去IOE”

在传统软件时代,中间件这一领域被国际巨头牢牢把握着,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这一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赵杰辉表示,云中间件实际上是在做云计算的“腰部力量”。在业务能力云化这块,其实还算是一片空白,Oracle、IBM、微软还在用传统的思路在做,而阿里中间件则用大量的客户案例来带领整个行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相较于传统的中间件厂商,阿里最大的优势是“从骨子里就是互联网的基因”。

据悉,阿里云中间件已经形成了统一的Apsara Aliware品牌,以帮助客户实现从传统IT架构到互联网架构的转型。目前推出了7款产品,其定位是在互联网时代为企业技术赋能。

阿里云中间件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创新,并实时地全线打通数据,这是企业具备大数据能力的前提条件。

赵杰辉向笔者描述了如何拿下吉利汽车项目的情况,那是一幅幅极具“画面感”的场景。

“开始的时候,人家(客户)根本没有考虑我们!”赵杰辉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接触到了客户,然后经过各种深入的沟通之后,客户认可了我们方案的价值。而这个方案,我们花了3个昼夜就拿出来了。”

“吉利汽车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所有人都来齐了’,但最终我们胜出。”赵杰辉非常自豪地说。

不仅是在吉利汽车的项目,包括如中国化工等项目,阿里云中间件都取得“完胜”,甚至在某大型政府项目中,客户点名“中间件只要阿里的”。

据了解,目前阿里中间件已涉及能源、政府、金融、制造、税务、零售、化工、汽车、钢铁、服装、重工等多个领域的客户。

“要不跟客户聊一下?”

阿里中间件团队的人员构成比较有意思,其中老阿里占一半,另外一半则是诸如赵杰辉这样的“外来户”。即便如此,这个团队的文化融合得非常好。

赵杰辉认为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团队不再纯粹地从技术点去做事情,而是比较习惯于在原先技术沉淀的基础之上,去更多地接触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找到客户的痛点以及他们的业务变化,然后回过头来打磨阿里的中间件产品。

“我个人感觉,这个特质是我们团队进化的一个结果。由客户而内(由外而内)去定义产品。所以,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产品在整个企业市场是非常受欢迎的。”赵杰辉向笔者表示。

随着客户数量的增长,大多数时间,阿里中间件团队的同学都需要经常泡在客户那里。

赵杰辉认为,阿里中间件团队是践行“客户第一”价值观最突出的团队之一。据介绍,自阿里云中间件团队建立并服务了诸多客户以来,从没有收到客户的抱怨。这并不是说阿里中间件的产品100%的完美无瑕疵,而是真的出现过问题。但是客户之所以没有抱怨,是因为阿里中间件的两大原则,首先是所有的变更都是安排在半夜进行,从未在白天进行;其次是建立了定期的客户回访机制。

“我们要定期去客户那里,倾听客户的反馈和意见,被他们吊打,被他们吐槽,我们都是直面这些的。我们的团队在客户面前是非常的谦虚的。”赵杰辉说。

每当遇到业务问题时,阿里中间件团队的小伙伴们几乎都会有一句口头禅,“要不跟客户聊一下?”

在阿里中间件服务过的客户中,中石化的项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最新数据显示,阿里中间件为中石化打造的“易派客”系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成交订单数达36800单,成交金额为224.51亿元,2016年交易额月均增长率高达16%的惊人成绩。

“保持希望,耐心等待”

赵杰辉很喜欢看书,他说他最近刚看完两本书,一本是《非常道》,而另外一本则耗时较长,是名著《基督山伯爵》。

赵杰辉认为《基督山伯爵》最后一页中的一句话跟阿里中间件团队的心境非常像,那句话是“希望和等待蕴含着人类一切的智慧。”

阿里中间件团队非常希望所有的企业能够快速完成IT架构的转型,而这需要在等待中努力。“我们并不希望速成,而是在等待这个结果的到来。保持希望,耐心等待!”赵杰辉说,“我觉得这个挺好。”

“有一颗愿意等待的心,说明对未来抱有希望;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等待又算什么?人就是在等待与希望中度过的,人永远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赵杰辉激情满满地说。

相关文章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通义千问Qwen3,开源!
Qwen3正式发布并全部开源啦!
1901 50
|
6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创新场景丨小鹏汽车:端到端智驾真正竞赛在云端
算力上的提前布局,让小鹏汽车在国内率先实现端到端智能驾驶大模型量产上车。小鹏汽车认为,端到端只是开始,不是终局,真正的竞赛正在云端展开,云端大模型才是制胜关键。拥有强大算力的阿里云,支撑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的快速迭代。
|
6月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算法
创新场景丨从数字化到智能化,中远海科“航运新基建”探路
随着数据治理和 AI 大模型应用深入,船视宝日趋完善,开始发挥航运业数智新底座的作用,距离中远海科的愿景也更近一步。
|
10月前
|
运维 监控 安全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治理:动态服务管理平台的力量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治理:动态服务管理平台的力量
|
6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算法
AI战略丨AI 改变物理世界,绘制智实融合产业发展图谱
通过打破传统界限,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无缝对接,我们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新时代。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Kubernetes 云计算
第五届CID大会成功举办,阿里云基础设施加速AI智能产业发展!
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开发者大会(CID)于2024年10月1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300多位现场参会者和超过3万名在线观众,30余位技术专家进行了精彩分享,涵盖高效部署大模型推理、Knative加速AI应用Serverless化、AMD平台PMU虚拟化技术实践、Kubernetes中全链路GPU高效管理等前沿话题。阿里云的讲师团队通过专业解读,为与会者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启发,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发展。
|
SQL 安全 前端开发
全栈开发者必看!前后端表单交互的最佳实践与安全考量,开启高效稳定开发之旅!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全栈开发者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精通前端与后端技术。表单交互是常见的开发场景,涉及从设计直观表单到处理数据等多个环节。前端应使用清晰标签和验证提示提升用户体验,如用红色星号标示必填项;后端需严格验证数据并处理细节,如去除空格和转换类型。此外,安全防护同样关键,包括防止脚本注入和SQL攻击。遵循这些最佳实践,全栈开发者能构建稳定、安全的应用程序,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185 0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9.3 【MySQL】系统表空间
9.3 【MySQL】系统表空间
191 0
|
Go 索引
Golang深入浅出之-切片(Slices)入门:创建、操作与扩容机制
【4月更文挑战第20天】Go语言中的切片是动态数组,提供灵活的操作和自动扩容。本文介绍了切片的创建(通过`make()`、数组创建和切片字面量)、基本操作(索引访问、切片、赋值追加和遍历)以及扩容机制(首次和后续扩容策略)。此外,还强调了切片与底层数组的关系、切片越界问题、`append()`的使用以及理解切片的关键点,帮助提升Go编程效率和代码质量。
301 0
|
存储 安全 数据可视化
ONLYOFFICE 8.0版本深度测评:革新之作还是失望之作?
ONLYOFFICE 8.0版本深度测评:革新之作还是失望之作?
67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