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m 3 发布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27

本文涉及的产品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可观测链路OpenTelemetry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可观测监控 Prometheus 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Serverless 应用引擎免费试用套餐包,4320000 CU,有效期3个月
简介: 作者 | 墨封、元毅、冬岛、敖小剑、衷源 业界要闻 1.Github Octoverse 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JavaScript 依然是最受欢迎的语言,Python 反超 Java 成为第二名,Kubernetes 进入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 Top10。

作者 | 墨封、元毅、冬岛、敖小剑、衷源

0

业界要闻

1.Helm 3 发布

美国时间 11 月 13 日,Helm 团队发布 Helm 3 第一个稳定版本。Helm 3 以 Helm 2 的核心特性为基础,改进了 chart 存储库、版本管理、安全性和 chart 库。在这个版本中,Helm 维护者整合了来自社区的反馈和请求,以更好地满足 Kubernetes 用户和广泛的云原生生态系统的需求。附:博客地址

2.Github Octoverse 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JavaScript 依然是最受欢迎的语言,Python 反超 Java 成为第二名,Kubernetes 进入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 Top10。

1 

3.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北美地区[会议召开]()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North America 2019 将在下周(11 月 18 日 - 11月 21 日)在 San Diego 召开。

4.CNCF 发布 Prometheus 项目发展报告

这是继 Kubernetes 和 Envoy 之后,发布的第三份关于 CNCF 毕业项目的报告。本报告试图客观地评估 Prometheus 项目的状态,以及 CNCF 如何影响 Prometheus 项目的进展和成长。

5.Kubernetes release 1.17

Kubernetes release 1.17 将于周四(11 月 14 日)code freeze。

上游重要进展

Kubernetes Feature

权衡使用 CacheObject 的开销,当 watcher 的数量大于 3 的情况下才使用,小幅度提升 watcher 性能。

当存在 encoding error 时需要及时关闭 watcher,防止出现 goroutine 泄漏。

Kubelet 增加了一个 kubelet_preemptions 的 Metric 去记录 Pod 因缺少资源而被 evict 的次数,短时间内大量的 evict 可以反映出 scheduler 或者 controller 上可能有 BUG。

Kubelet 增加一个 Histogram Metric 记录集群中所有 Kubelet 的证书过期时间。

KEP

增加 scheduler priority ReadyPodPriority ,适用于例如新加入的集群的 node,会在短时间内被调度大量的 pod,同时启动多个 pod 可能造成压力过大的情况。

用来追踪一个 Object 在不同 Kubernetes 组件中的整个生命周期。

ETCD

  • 优化 compact:将 compact 和 put/range handler 放在不同的 goroutine,减少 compact 阻塞 put/range 的情况;
  • boltdb freelistType 的 Feature 从 experimental 提升至 GA(3.5),默认的 freelistType 从 array 改为 map;
  • 为 etcd server 的 put、range、compact 请求过程增加 tracing,与 apiserver tracing 方式一致,记录 raft、内存 btree 索引、boltdb 等多个查询过程的耗时,便于排查性能问题,txn 暂不支持。

Istio

Istio 和 Envoy 当前支持两种主要的解析形式,用于对服务的流量进行负载均衡:基于 IP 的终端列表(EDS)和基于 IP 的主机列表(STRICT_DNS),由 Envoy 在运行时解析。

社区在讨论支持新的用例,要求可以使用混合解析模型:服务既可以包含基于 IP 地址的终端,也可以包含需要进行 DNS 解析的主机名。满足这个需求的方法之一是在 Envoy 中引入 Aggregate Cluster 的概念,Aggregate Cluster 包含 EDS cluster 和 STRICT_DNS cluster,当 EDS cluster 失败时,回退到 STRICT_DNS cluster。

计划以增量方式来推进 Istiod 合并部署控制平面的方案,建议的合并顺序是:Sidecar injector,Galley,Citadel。Istiod 计划在 1.5 版本中提供并作为默认安装方式,现有客户可以逐渐将组件迁移到 Istiod。

这个 Proposal 提出通过将每个虚拟机注册为 ExternalInstance(视为非托管 Pod),在 VM 和服务之间添加一个间接层,从而改善 Mesh 的扩展。这将解耦网格中的 VM 成员资格与路由和服务命名事项。

Knative

发起 Knative eventing 组件 serverless 化的讨论。当前 consumer service 可通过 knative-serving 部署,具备 autoscale 的能力。但是 Knative eventing 本身组件(sources, channels, brokers, ...) 不具备 scale 能力。

开源项目推荐

quarkus

云原生 Java 应用框架,精简了 OpenJDK 的 HotSpot 和 GraalVM,启动速度快,RSS memory 开销小。

2

kfserving

serverless 机器学习 model serving 框架。

3

tracee

利用 eBPF 的容器 tracing 工具,可以收集容器中进程调用的 syscall 等。

NexClipper

是一种快速简单的 Kubernetes 解决方案。

本周阅读推荐

1.《Kubernetes Scheduler 101》

系统化介绍 Kubernetes 中 Pod 调度的过程以及 Scheduler 组件的工作原理。

2.《Building a Large-scale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Raft》

介绍了 TiDB 如何基于 raft 构建大型存储系统,解决分片、扩展性、一致性、可用性等问题。

3.《AutoTiKV: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库调优》

利用自动超参搜索对 TiKV 及其底层的 RocksDB 进行参数搜索和调节。

4.《Primier:What is Container Security?》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该使用哪些最佳安全实践,来保证容器和平台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

5.《Knative Serving 健康检查机制分析》

本文从 Knative 的健康检查的角度来分析 Serverless 模式和传统的模式的不同,介绍 Knative 针对 Serverless 场景的独特考虑。

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巴巴云原生微信公众号(ID:Alicloudnative)关注微服务、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等技术领域、聚焦云原生流行技术趋势、云原生大规模的落地实践,做最懂云原生开发者的技术公众号。”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Cloud Native
对话阿里云云原生产品负责人李国强:推进可观测产品与OpenTelemetry开源生态全面融合
阿里云宣布多款可观测产品全面升级,其中,应用实时监控服务 ARMS 在业内率先推进了与 OpenTelemetry 开源生态的全面融合,极大丰富了可观测的数据类型及规模,大幅增强了 ARMS 核心能力。本次阿里云 ARMS 产品全面升级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围绕 OpenTelemetry 进行产品演进的核心策略?在云原生、大模型等新型应用架构类型层出不穷的今天,又将如何为企业解决新的挑战?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产品负责人李国强接受采访解答了这些疑问,点击本文走进全新升级的阿里云可观测产品。
42191 100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Cloud Native
阿里云云原生生态强调事件驱动架构(EDA),借助EventBridge和EventMesh实现微服务间的高效协作。
【7月更文挑战第3天】阿里云云原生生态强调事件驱动架构(EDA),借助EventBridge和EventMesh实现微服务间的高效协作。EDA提升系统弹性和可维护性,促进业务敏捷性。实施路径包括事件模型设计、集成阿里云服务、开发事件处理器和监控优化。通过阿里云服务,开发者能轻松构建响应式、可扩展的云原生应用,加速创新并驱动数字化转型。
222 0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Canonical 开源 MicroK8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25
Canonical 开源 MicroK8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25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Cloud Native
【阿里云云原生专栏】事件驱动架构在阿里云云原生生态中的角色与实施路径
【5月更文挑战第23天】本文探讨了事件驱动架构在阿里云云原生生态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其在微服务协同和应用创新中的效率提升。阿里云提供了EventBridge和EventMesh等服务支持EDA,其中EventBridge作为事件中枢,实现跨平台事件传递,而EventMesh提供高性能事件处理。通过事件模型设计、服务集成、开发处理器和监控优化四个步骤,用户可在阿里云上实施事件驱动架构,构建敏捷响应的云原生应用。随着云原生技术发展,EDA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205 0
|
运维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技术:构建灵活高效的应用生态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原生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应用开发和部署模式,正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介绍云原生技术的基本概念、优势以及在构建灵活高效的应用生态方面的应用实践,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云原生技术的视角。
|
供应链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时代下,操作系统生态的挑战与机遇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对操作系统的灵活度和智能化提出新的要求。
|
Cloud Native 数据库 云计算
从传统云架构到云原生生态体系架构的演进
从传统云架构到云原生生态体系架构的演进
378 0
|
Kubernetes 监控 Cloud Native
提升效率!云原生生态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集合!
提升效率!云原生生态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集合!
145 0
|
开发框架 Cloud Native 安全
带你读《云原生机密计算最佳实践白皮书》——Apache_Teaclave_ Java_TEE_SDK 最佳实践(1)
带你读《云原生机密计算最佳实践白皮书》——Apache_Teaclave_ Java_TEE_SDK 最佳实践(1)
459 0
|
5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测试技术
极氪汽车云原生架构落地实践
随着极氪数字业务的飞速发展,背后的 IT 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极氪极为重视客户对服务的体验,并将系统稳定性、业务功能的迭代效率、问题的快速定位和解决视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