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React 谈 Web UI 开发

简介: 此前我在 Twitter 上这样表达过对 React 的理解,但是 Twitter 篇幅有限,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要做更详尽的阐述。

原文作者:UC 国际研发 Randy

微博:米斯特软的


image.png

此前我在 Twitter 上这样表达过对 React 的理解,但是 Twitter 篇幅有限,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要做更详尽的阐述。

我从前不喜欢 React, 是因为写 React 的 render function 不像写 template 一样方便,尤其是存在复杂的判断渲染的时候,Vue 的 template 一个 v-if 就搞定了。而在 React 里写,需要把这个判断写成 function, 然后条件判断 return 哪一个 view. 这是我最初对 React 的偏见所在之一。

然而经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加上阅读一些文章,我发现以前的想法是错的。我在使用 React 的时候,没有做到 Thinking in React. 从而对 React 产生了不解和困惑。

有很多人把 React 当成框架来用,这是用不好 React 的根本原因。很少人认真思考 A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 背后的含义,把 React 用得一团糟。

何谓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 意思就是,这个库仅仅是用于构建 UI 的,这是 React 本质要解决的问题。我甚至和很多人说,事实上 React 本身是不是 React 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写 UI 的思维。React 这个 library 本身仅仅是用来实现这个思维的手段。React 提供的,是优秀的 DOM diff 算法,和一套 Component system。换成代码来说,也就是:

image.png

这是 React building UI 的核心思想,所有的组件,就是接受 state, 返回一个 View. 这样看上去比较抽象,比如我们有一个 Clock 组件:

image.png

Clock 是一个 function, 接受一个 time 参数,返回的是一串 HTML String. 在程序里,我们可以给一个 Interval, 每秒传一个当前的 time, 得到一个新的 HTML String, 然后 apply 到某个 DOM 上。

image.png

这样的实现是能达到目的的,但是问题在于,每次 innerHTML 时,整个 #app 的 DOM 树会被重新渲染。

image.png

我们都知道,DOM 更新的花费是昂贵的。整个 DOM 树,实际上只是一个 span 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需要 DOM diff 算法来得知到底哪一个 DOM 节点才需要被更新,从而节省开销:

image.png

在 React 里,把 props 传入,返回一个类似 HTML 的结构,然后 render 到指定的 DOM 节点上。这里 React 会算出哪个节点应该被更新:
image.png

我们这样手动去 setInterval 然后 render 未免有点傻,我们可以通过更改 state (也就是通常用到的 setState) 自动地让 React 随着 state 的改变而重新 render. 这里的 time 就是一个 state. 这叫做 Reactive.

Functional Programming 里有 Pure Function 的概念。Pure Function 之所以 Pure, 是因为不存在 side effect. 举个例子,我们写一个求和 function:

image.png

这个求和函数就是一个 pure function. 因为函数内部没有对 input 做任何改变,并且返回一个新的值。我传 1 和 1,得到的永远是 2.

Pure Function 的好处是利于维护和测试。要测试一个 Pure Function, 仅仅是传不同的值,预言对应的返回值。

现在回头看 React 的 Component, 也可以算是一个 Pure Function——接收不同的 props, 然后 render 对应的 View. 上面 Clock 的例子,props 和返回的 View 是映射关系。

光是 state => View 还不够,在构建 UI 的时候,我们希望 state 改变的时候,立即 rerender 整个 View, 也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setState().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说 React 仅仅是实现构建 UI 思想的手段,因为构建 UI 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

State 是 Reactive 的 (比如 React 的 setState)

state => View (依靠 DOM diff)

View 组成 Component

管理 state (依靠第三方的 state manager)

无论是 React 还是 Vue, 大抵都是这样的思想。Vue 1 还不完全是,Vue 2 就更接近了,只是后者写法既可以写得像 template, 又可以写直接写 vdom.

而开发者常常感到困难的地方实际上是上面的第 4 点——管理 state. 写 React 写得痛苦,大部分原因是用把 library 当成 framework 去用,把处理 state 的逻辑瞎写到 View 层中去,也就是所谓的 Dump Component.

改变 state 是 side effect, 我们应该把它从 View 层中分离出去。我多次提到,View 层真正要做的,仅仅是根据 state 返回对应的 View. state 的变化逻辑,应该在给 state manager 库去做,例如 Redux, Mobx. 下面我用 Mobx 作为例子:
640 (7).gif

https://jsbin.com/fumerup/edit?js,output

如果没有接触过 Mobx 不用慌张,只需要知道,Mobx 的 Observable 变化时,被 observer 包装的 React 组件会重新渲染。使用 state manager, 明显地分离了 View 和 side-effect:

image.png

测试这样的程序,首先为 side effect 的逻辑做测试,再为 View 做测试。View 的测试在这里就十分简单了,给他传一个 store 实例,借助 enzyme 之类的 testing utilities 预言不同的 action 得到的返回 View.

React 是 Reactive Programming 在 Web User Interface 上实现的手段,它只不过是一个库,提供了reactive render, component system 和降低开销的 DOM diff 算法. 把 React 换掉,只要不是手动操作 DOM, 其它的框架也不过大同小异。重要的是理解它背后的思想。说到底,前端开发在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使用任何框架和库之前先把这两个问题思考明白,就不会认为前端难学了。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算法 Java Go
【GoGin】(1)上手Go Gin 基于Go语言开发的Web框架,本文介绍了各种路由的配置信息;包含各场景下请求参数的基本传入接收
gin 框架中采用的路优酷是基于httprouter做的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请求路由器,适用于 Go 语言。它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高效的路由匹配和低内存占用,特别适合需要高性能和简单路由的应用场景。
187 4
|
5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鸿蒙5开发宝藏案例分享---Web开发优化案例分享
本文深入解读鸿蒙官方文档中的 `ArkWeb` 性能优化技巧,从预启动进程到预渲染,涵盖预下载、预连接、预取POST等八大优化策略。通过代码示例详解如何提升Web页面加载速度,助你打造流畅的HarmonyOS应用体验。内容实用,按需选用,让H5页面快到飞起!
|
5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PI
鸿蒙5开发宝藏案例分享---Web加载时延优化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鸿蒙开发中Web加载完成时延的优化技巧,结合官方案例与实际代码,助你提升性能。核心内容包括:使用DevEco Profiler和DevTools定位瓶颈、四大优化方向(资源合并、接口预取、图片懒加载、任务拆解)及高频手段总结。同时提供性能优化黄金准则,如首屏资源控制在300KB内、关键接口响应≤200ms等,帮助开发者实现丝般流畅体验。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Shell
鸿蒙5开发宝藏案例分享---Web页面内点击响应时延分析
本文为鸿蒙开发者整理了Web性能优化的实战案例解析,结合官方文档深度扩展。内容涵盖点击响应时延核心指标(≤100ms)、性能分析工具链(如DevTools时间线、ArkUI Trace抓取)以及高频优化场景,包括递归函数优化、网络请求阻塞解决方案和setTimeout滥用问题等。同时提供进阶技巧,如首帧加速、透明动画陷阱规避及Web组件初始化加速,并通过优化前后Trace对比展示成果。最后总结了快速定位问题的方法与开发建议,助力开发者提升Web应用性能。
|
5月前
|
JSON 开发框架 自然语言处理
【HarmonyOS Next之旅】基于ArkTS开发(三) -> 兼容JS的类Web开发(三)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开发中的三大核心内容:生命周期管理、资源限定与访问以及多语言支持。在生命周期部分,详细说明了应用和页面的生命周期函数及其触发时机,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掌控应用状态变化。资源限定与访问章节,则聚焦于资源限定词的定义、命名规则及匹配逻辑,并阐述了如何通过 `$r` 引用 JS 模块内的资源。最后,多语言支持部分讲解了如何通过 JSON 文件定义多语言资源,使用 `$t` 和 `$tc` 方法实现简单格式化与单复数格式化,为全球化应用提供便利。
246 104
|
5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PI
【HarmonyOS Next之旅】基于ArkTS开发(三) -> 兼容JS的类Web开发(二)
本文介绍了HarmonyOS应用开发中的HML、CSS和JS语法。HML作为标记语言,支持数据绑定、事件处理、列表渲染等功能;CSS用于样式定义,涵盖尺寸单位、样式导入、选择器及伪类等特性;JS实现业务逻辑,包括ES6语法支持、对象属性、数据方法及事件处理。通过具体代码示例,详细解析了页面构建与交互的实现方式,为开发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263 104
|
5月前
|
开发框架 编解码 JavaScript
【HarmonyOS Next之旅】基于ArkTS开发(三) -> 兼容JS的类Web开发(一)
该文档详细介绍了一个兼容JS的类Web开发范式的方舟开发框架,涵盖概述、文件组织、js标签配置及app.js等内容。框架采用HML、CSS、JavaScript三段式开发方式,支持单向数据绑定,适合中小型应用开发。文件组织部分说明了目录结构、访问规则和媒体文件格式;js标签配置包括实例名称、页面路由和窗口样式信息;app.js则描述了应用生命周期与对象管理。整体内容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基于方舟框架的应用程序。
258 102
|
6月前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鸿蒙5开发宝藏案例分享---Web适配一多开发实践
这是一份实用的鸿蒙Web多设备适配开发指南,针对开发者在不同屏幕尺寸下的布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文章通过三大法宝(相对单位、媒体查询和窗口监听)详细介绍如何实现智能适配,并提供了多个实战案例,如宫格布局、对话框变形和自适应轮播图等。此外,还分享了调试技巧及工具推荐,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并优化性能。最后鼓励读者实践探索,并提示更多官方资源等待发现。
|
8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基于Flink CDC 开发,支持Web-UI的实时KingBase 连接器,三大模式无缝切换,效率翻倍!
TIS 是一款基于Web-UI的开源大数据集成工具,通过与人大金仓Kingbase的深度整合,提供高效、灵活的实时数据集成方案。它支持增量数据监听和实时写入,兼容MySQL、PostgreSQL和Oracle模式,无需编写复杂脚本,操作简单直观,特别适合非专业开发人员使用。TIS率先实现了Kingbase CDC连接器的整合,成为业界首个开箱即用的Kingbase CDC数据同步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1676 5
基于Flink CDC 开发,支持Web-UI的实时KingBase 连接器,三大模式无缝切换,效率翻倍!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开发框架 API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 Web 开发与 API 设计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调试技巧以及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 Web 开发和 API 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