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友讲讲设计模式——原型模式(JAVA实例)4

简介: 前言上高中那阵子,特别迷恋火影,所以每周都会等着更新。最让我难忘的是里面的主人公鸣人,和他的各种各样炫酷的技能。他的影分身,一下子可以分离出来多个自己,并且这些自己的副本使用的技能都是相同的。

前言

上高中那阵子,特别迷恋火影,所以每周都会等着更新。最让我难忘的是里面的主人公鸣人,和他的各种各样炫酷的技能。他的影分身,一下子可以分离出来多个自己,并且这些自己的副本使用的技能都是相同的。如果他的副本想要使用其他的技能,除非分身再克隆出来一个技能的副本,然后去进行学习。

正文

刚刚说的那个例子,大家先记着,接下来我慢慢揭开圆形模式的面纱。
原型模式,简单来说就像是我们操纵电脑使的复制粘贴,只不过我们是要去操纵对象。在java中使用原型模式特别的简单,只需要重写clone()方法,然后实现Cloneable接口(其实这个接口是一个空接口,只是为了告诉jvm,这个类是可以克隆的);
原型模式一共分为两种:
1.浅克隆
2.深克隆
下面看看浅克隆的代码
这是一个忍者的实体类,代表鸣人的。

package prototype;

public class Nanjia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Skill skill;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kill getSkill() {
        return skill;
    }
    public void setSkill(Skill skill) {
        this.skill = skill;
    }
    @Override
    public Nanjia clone() {
        try {
            Nanjia nanjia=(Nanjia)super.clone();
            return nanjia;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njia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skill=" + skill + "]";
    }
    
}

然后是一个skill的实体类,可以装者技能的种类和名称

package prototype;

public class Skill{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typ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type;
    }
    public void setType(String type) {
        this.type = typ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kill [name=" + name + ", type=" + type + "]";
    }
    
}

package prototype;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anjia nanjia=new Nanjia();
        nanjia.setAge(16);
        nanjia.setName("漩涡鸣人");
        Skill skill=new Skill();
        skill.setName("仙人模式");
        nanjia.setSkill(skill);
        System.out.println("这是需要被克隆的类");
        System.out.println(nanjia);
        Nanjia nanjia2=nanjia.clone();
        Skill skill2=nanjia2.getSkill();
        skill2.setName("螺旋丸");
        nanjia2.setSkill(skill2);
        System.out.println("这是克隆出来的类");
        System.out.println(nanjia2);
        System.out.println("这是原来的类");
        System.out.println(nanjia);
    }
}

在测试类中我们做了这样的操作,将一些属性赋予nanji的实体类中,然后我们通过克隆复制出了一个副本,可以看作类似于影分身一样,然后拿出副本中的技能将它转换为别的技能,最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本身的技能也发生了变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因为浅克隆,在克隆的过程中,对象中的实体引用,只是复制了这个引用的地址,所以在修改的时候就相当于把原来本体的技能同样进行修改。
那我们要是想不影响之前的本体该怎么办呢,接下来隆重介绍深克隆
深克隆是把忍者类中的技能类也重写了克隆方法,这样在影分身的副本中我们就可以自由转换,而不影响忍者这个本体了。
然后是深克隆的代码:

package prototype;

public class Nanjia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Skill skill;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kill getSkill() {
        return skill;
    }
    public void setSkill(Skill skill) {
        this.skill = skill;
    }
    @Override
    public Nanjia clone() {
        try {
            Nanjia nanjia=(Nanjia)super.clone();
            //关键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像克隆忍者一样,把技能这个类也进行了克隆
            nanjia.setSkill((Skill)nanjia.getSkill().clone());
            return nanjia;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njia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skill=" + skill + "]";
    }
    
}

我们继承了Cloneable接口,重写了Clone这个方法。

package prototype;

public class Skill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typ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type;
    }
    public void setType(String type) {
        this.type = typ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kill [name=" + name + ", type=" + type + "]";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
        try {
            return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null;
        }
    }
    
}

package prototype;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anjia nanjia=new Nanjia();
        nanjia.setAge(16);
        nanjia.setName("漩涡鸣人");
        Skill skill=new Skill();
        skill.setName("仙人模式");
        nanjia.setSkill(skill);
        System.out.println("这是需要被克隆的类");
        System.out.println(nanjia);
        Nanjia nanjia2=nanjia.clone();
        Skill skill2=nanjia2.getSkill();
        skill2.setName("螺旋丸");
        nanjia2.setSkill(skill2);
        System.out.println("这是克隆出来的类");
        System.out.println(nanjia2);
        System.out.println("这是原来的类");
        System.out.println(nanjia);
    }
}

后记

克隆模式却是在制作副本,并且副本极其相似的情况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性,但是如果类结构相对复杂,我们不但得在每一个实体中加入克隆方法,并且这样做还不符合开闭原则。所以在使用之前,应该根据需求,看看需不需要用到原型模式

目录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适用于创建成本高或复杂的对象场景。其核心思想是“克隆”,避免直接实例化类。结构上分为抽象原型类、具体原型类和客户端。优点包括减少对象创建成本、隐藏复杂性、简化实例创建;缺点是处理循环引用的复杂对象时较为麻烦。实现步骤为定义原型类、重写`clone()`方法并调用。注意事项包括浅拷贝与深拷贝的区别及`Cloneable`接口的使用。
56 20
|
30天前
|
存储 Java 计算机视觉
Java二维数组的使用技巧与实例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二维数组的使用方法
47 15
|
30天前
|
缓存 Java 开发者
Java字面量详解:概念、分类与使用实例
本文介绍了Java字面量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49 11
|
3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搜索推荐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
3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连接
Java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深度剖析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广泛使用的单例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实际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其核心原理和应用。文章将介绍单例模式的重要性、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优雅地处理多线程问题。
56 4
|
3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Java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详解
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本文详细介绍了建造者模式的原理、背景、应用场景及实际Demo,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模式。
118 0
|
4月前
|
Java
通过Java代码解释成员变量(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本文通过一个Java示例,详细解释了成员变量(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成员变量属于类的一部分,每个对象有独立的副本;局部变量则在方法或代码块内部声明,作用范围仅限于此。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在类中声明和使用这两种变量。
|
4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程序员
[Java]23种设计模式
本文介绍了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其七大原则,强调了设计模式在提高代码重用性、可读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文章还简要概述了23种设计模式,并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源链接。
94 0
[Java]23种设计模式
|
25天前
|
设计模式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生成器模式
生成器模式(Builder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分步骤构建复杂对象。它允许用户通过控制对象构造的过程,定制对象的组成部分,而无需直接实例化细节。该模式特别适合构建具有多种配置的复杂对象。其结构包括抽象建造者、具体建造者、指挥者和产品角色。适用于需要创建复杂对象且对象由多个部分组成、构造过程需对外隐藏或分离表示与构造的场景。优点在于更好的控制、代码复用和解耦性;缺点是增加复杂性和不适合简单对象。实现时需定义建造者接口、具体建造者类、指挥者类及产品类。链式调用是常见应用方式之一。
53 12
|
26天前
|
设计模式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模式扩展(配置工厂)
该设计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动态选择具体工厂,减少硬编码依赖,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配置文件解耦、反射创建对象,新增产品族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示例中,`CoffeeFactory`类加载配置文件并使用反射生成咖啡对象,客户端调用时只需指定名称即可获取对应产品实例。
88 4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