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码农八年,苦研技术终走向阿里架构师,共勉之

简介:



进入Java这个行业也有8年了,通过8年的努力,现在在阿里任职一名高级架构师。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随着你工作年限的增长、对生活对生命认识的深入,应当不断思考三个问题:

1、我到底适不适合当一名程序员?

2、我到底应不应该一辈子以程序员为职业?

3、我对编程到底持有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够用就好呢还是不断研究?

最终,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规划负责并为之努力。

关于专业技能

我这里要说明一下,以下列举的内容不是都要会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掌握得越多,最终能得到的评价、拿到的薪水势必也越高。

基本语法

这包括static、final、transient等关键字的作用,foreach循环的原理等等

集合

基本上就是List、Map、Set,问的是各种实现类的底层实现原理,实现类的优缺点。

设计模式

知道常用设计模式的优缺点。

能画出常用设计模式的UML图。

多线程

Thread和Runnable的区别和联 系、多次start一个线程会怎么样、线程有哪些状态。

JDK源码

List、Map、Set实现类的源代码

ReentrantLock、AQS的源代码

AtomicInteger的实现原理,主要能说清楚CAS机制并且AtomicInteger是如何利用CAS机制实现的

线程池的实现原理

Object类中的方法以及每个方法的作用

框架

熟练使用三大框架

数据库

SQL基础和SQL优化的内容

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的内存布局

GC算法及几种垃圾收集器

类加载机制,也就是双亲委派模型

Java内存模型

happens-before规则

volatile关键字使用规则

架构师是纵观全局的掌控者,这个层次很熟悉开发,有多年的开发工作经验,并且也有架构设计经验,熟悉架构理念,精通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精通java语言,在高并发,高性能方面有相关开发经验。

一、常用的设计模式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其实还有两类:并发型模式和线程池模式。用一个图片来整体描述一下:

二、开源框架源码分析

程序员每天都和代码打交道。经过数年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大部分程序员都会「写」代码,或者至少会抄代码和改代码。但是,会读代码的并不在多数,会读代码又真正读懂一些大项目的源码的,少之又少。这也造成了很多错误看源码的方式。

三、分布式架构

迎接高并发大数据的挑战,从深度到广度完善知识体系,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高薪人才。

理论结合实战,透彻理解分布式架构及其解决方案。

面向人群

需要突破瓶颈;

传统行业转型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人群

分布式架构原理

1、分布式架构演进过程

2、如何把应用从单机扩展到分布式

3、CDN加速静态文件访问

4、系统监控、容灾、存储动态扩容

5、架构设计及业务驱动划分

6、CAP、Base理论以及其应用

分布式架构中间件

1、分布式架构网络通信原理剖析

2、通信协议中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3、基于框架的RPC技术Webservice/RMI/Hessian

4、深入分析Zookeeper在disconf配置中心的应用

5、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服务器动态上下线感知

6、深入分析Zookeeper Zab协议及选举机制源码解读

7、Dubbo管理中心及监控平台安装部署

8、基于Dubbo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实战

9、Dubbo容错机制及高扩展性分析

分布式架构实战

1、分布式全局ID生成方案

2、Session跨域共享及企业级单点登录解决方案实战

3、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实战

4、高并发下的服务降级、限流实战

5、基于分布式架构下分布式锁的解决方案实战

6、分布式架构下实现分布式定时调度

四、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一项在云中部署应用和服务的新技术

微服务不需要像普通服务那样成为一种独立的功能或者独立的资源

微服务作为一项在云中部署应用和服务的新技术已成为当下最新的热门话题

微服务的基本思想在于考虑围绕着业务领域组件来创建应用,这些应用可独立地进行开发、管理和加速。在分散的组件中使用微服务云架构和平台,使部署、管理和服务功能交付变得更加简单。

使用微服务构建现代化应用程序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让你既利用了扩展横向扩展架构,也利用纵向扩展架构;还额外得到API的组合,且在整个业务中可重复利用。可能,每一分钟构都在交付新服务,这样你就必须拥有一个敏捷的且响应的应用程序平台,这一平台一直在不断改进中。

五、工程化专题

Git

Maven

Jenkins

Sonar

六、项目实战

要想立足于互联网公司,且能在互联网浪潮中不被淹没,对于项目的开发实战演练是不必可少的技能,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衡量,有多少的量对等于获得多少的回报。看似简单的一个项目需求图谱,其中的底层原理,实现原理又能知道多少?你搭建一个完整的B2C项目平台到底需要多少知识?这一切都是需要我们考量的。


作者:Java高级程序员
链接:https://juejin.im/post/5bd052316fb9a05cfd2817a1
来源: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录
相关文章
|
11天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某鱼电商接口架构深度剖析:从稳定性到高性能的技术密码
某鱼电商接口架构揭秘:分层解耦、安全加固、性能优化三维设计,实现200ms内响应、故障率低于0.1%。详解三层架构、多引擎存储、异步发布、WebSocket通信与全链路防护,助力开发者突破电商接口“三难”困境。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最新Deep Research技术:前沿架构、核心技术与未来展望
近期发生了什么自 2025 年 2 月 OpenAI 正式发布Deep Research以来,深度研究/深度搜索(Deep Research / Deep Search)正在成为信息检索与知识工作的全新范式:系统以多步推理驱动大规模联网检索、跨源证据。
906 57
|
4月前
|
算法 物联网 定位技术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核心技术架构与优化实践
本文探讨了蓝牙iBeacon与Lora结合的室内定位技术,分析其在复杂室内环境中的优势与挑战。通过三层架构实现高精度定位,并提出硬件、算法与部署优化方向,助力智慧仓储、医疗等场景智能化升级。
229 0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核心技术架构与优化实践
|
29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AI助教系统:基于大模型与智能体架构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引擎
AI助教系统融合大语言模型、教育知识图谱、多模态交互与智能体架构,实现精准学情诊断、个性化辅导与主动教学。支持图文语音输入,本地化部署保障隐私,重构“教、学、评、辅”全链路,推动因材施教落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238字)
|
2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JavaScript
移动端性能监控探索:鸿蒙 NEXT 探针架构与技术实现
阿里云 ARMS 团队倾力打造的鸿蒙 NEXT SDK,为鸿蒙应用提供了业界领先的全链路监控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一个 SDK,更是您洞察用户体验、优化应用性能的智能伙伴。
465 23
|
22天前
|
监控 数据可视化 数据库
低代码的系统化演进:从工具逻辑到平台架构的技术解读
低代码正从开发工具演变为支撑企业架构的智能平台,融合可视化开发、AI引擎与开放生态,实现高效构建、自动化运维与跨场景协同,推动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化、系统化新阶段。
|
24天前
|
Java Linux 虚拟化
【Docker】(1)Docker的概述与架构,手把手带你安装Docker,云原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
1. Docker简介 1.1 Docker是什么 为什么docker会出现? 假定您在开发一款平台项目,您的开发环境具有特定的配置。其他开发人员身处的环境配置也各有不同。 您正在开发的应用依赖于您当前的配置且还要依赖于某些配置文件。 您的企业还拥有标准化的测试和生产环境,且具有自身的配置和一系列支持文件。 **要求:**希望尽可能多在本地模拟这些环境而不产生重新创建服务器环境的开销 问题: 要如何确保应用能够在这些环境中运行和通过质量检测? 在部署过程中不出现令人头疼的版本、配置问题 无需重新编写代码和进行故障修复
232 2
|
2月前
|
Cloud Native API 开发者
Gemini 2.5 Flash 技术拆解:从 MoE 架构到阿里云生态落地指南
2025年9月,谷歌Gemini 2.5 Flash发布,性能提升5%、成本降24%,引发行业关注。其MoE架构、百万上下文与“思考”范式,助力阿里云开发者高效构建云原生应用。本文解析技术内核,结合汽车、物流等案例,提供落地指南与避坑建议,展望大模型与流计算融合前景。
256 6
|
18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拔俗AI助教系统:基于大模型与智能体架构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引擎
AI助教融合大语言模型、教育知识图谱、多模态感知与智能体技术,重构“教、学、评、辅”全链路。通过微调LLM、精准诊断错因、多模态交互与自主任务规划,实现个性化教学。轻量化部署与隐私保护设计保障落地安全,未来将向情感感知与教育深度协同演进。(23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