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监督学习 聚类分析③

简介: 确定最佳聚类数目Nbclust包Nbclust包是《R语言实战》上一个包,定义了几十个评估指标,聚类数目从2遍历到15(自己设定),然后通过这些指标看分别在聚类数为多少时达到最优,最后选择指标支持数最多的聚类数目就是最佳聚类数目。

确定最佳聚类数目

  • Nbclust包

Nbclust包是《R语言实战》上一个包,定义了几十个评估指标,聚类数目从2遍历到15(自己设定),然后通过这些指标看分别在聚类数为多少时达到最优,最后选择指标支持数最多的聚类数目就是最佳聚类数目。


library(gclus)

data(wine)

head(wine)

dataset <- wine[,-1] #去除分类标签
dataset <- scale(dataset)

library(NbClust)

set.seed(1234) #因为method选择的是kmeans,所以如果不设定种子,每次跑得结果可能不同
nb_clust <- NbClust(dataset,  distance = "euclidean",
                    min.nc=2, max.nc=15, method = "kmeans",
                    index = "alllong", alphaBeale = 0.1)


barplot(table(nb_clust$Best.nc[1,]),
        xlab = "聚类数",ylab = "支持指标数")
img_5ba564b0600a2bc02f7d41e17b659df1.png

可以看到有16个指标支持最佳聚类数目为3,5个指标支持聚类数为2,所以该方法推荐的最佳聚类数目为3.

  • SSE(组内平方误差和)


wssplot <- function(data, nc=15, seed=1234){
  wss <- (nrow(data)-1)*sum(apply(data,2,var))
  for (i in 2:nc){
    set.seed(seed)
    wss[i] <- sum(kmeans(data, centers=i)$withinss)
  }
  plot(1:nc, wss, type="b", xlab="Number of Clusters",
       ylab="Within groups sum of squares")}

wssplot(dataset)

img_50d9a0267d9b78ff8c05483e2428af52.png

随着聚类数目增多,每一个类别中数量越来越少,距离越来越近,因此WSS值肯定是随着聚类数目增多而减少的,所以关注的是斜率的变化,但WWS减少得很缓慢时,就认为进一步增大聚类数效果也并不能增强,存在得这个“肘点”就是最佳聚类数目,从一类到三类下降得很快,之后下降得很慢,所以最佳聚类个数选为三

  • factoextra包


library(factoextra)
library(ggplot2)
set.seed(1234)
fviz_nbclust(dataset, kmeans, method = "wss") +
  geom_vline(xintercept = 3, linetype = 2)

img_306be0e4e71c5584c001f45575d82262.png

选定为3类或者2类为最佳聚类数目
用该包下的fviz_cluster函数可视化一下聚类结果

km.res <- kmeans(dataset,3)
fviz_cluster(km.res, data = dataset)

img_72b9568db02e8a839a7d0b4e429d1556.png
img_9144f281ef8537935bfc95b838accd5c.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SQL XML Oracle
数据库中间件DBLE学习(一) 基本介绍和快速搭建
dble基本架构简介 dble是基于mysql的高可用扩展性的分布式中间件。江湖人送外号MyCat Plus。开源地址 我们首先来看架构图,外部应用通过NIO/AIO进行连接操作。
4693 104
|
5月前
|
SQL 人工智能 数据库
SQL Server 2025 - 从本地到云端的 AI 就绪企业数据库
SQL Server 2025 - 从本地到云端的 AI 就绪企业数据库
299 0
SQL Server 2025 - 从本地到云端的 AI 就绪企业数据库
|
API 异构计算
开源模型破局OpenAI服务限制,15分钟灵活搭建RAG和Agent应用
今天,我们做了两个实验,目标在15分钟内,完成下载社区的开源模型,部署成API,替换LlamaIndex中RAG和LangChain中OpenAI接口Agent的最佳实践,并取得符合预期的结果。
|
12月前
|
Ubuntu Linux 开发工具
windows11安装WLS2+Ubuntu
windows11安装WLS2+Ubuntu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如何在R语言中建立六边形矩阵热图heatmap可视化
如何在R语言中建立六边形矩阵热图heatmap可视化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供应链
捕捉变化的风-用观察者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允许对象之间定义一种订阅机制,以便在对象状态变化时通知多个观察者。它广泛应用于实现动态事件处理系统、用户界面元素的交互,或监测状态变化等场景。 文章中通过丰富的场景案例,展示了不使用观察者模式可能带来的问题,如紧耦合和难以维护;接着解释了如何应用观察者模式成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主题和观察者的解耦,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进一步解释了观察者模式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其结构图和运行机制。该模式有助于在维护一致性和实时性方面提供优势,同时促使我们在高层次上分类对象间的交互。 最后
329 0
捕捉变化的风-用观察者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
Java Unix Linux
grep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实用技巧详解
grep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实用技巧详解
1580 0
|
小程序 JavaScript
微信小程序——计算器案例
微信小程序——计算器案例
868 0
微信小程序——计算器案例
|
数据可视化
使用 ggbreak 包进行 Y 轴多次截断
使用 ggbreak 包进行 Y 轴多次截断
402 0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Java
【Spring Boot+Vue.js+JPA+Mysql】实现前后端分离的名片系统(附源码 超详细必看 可作为大作业使用)
【Spring Boot+Vue.js+JPA+Mysql】实现前后端分离的名片系统(附源码 超详细必看 可作为大作业使用)
57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