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误区--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简介:

学习jvm的人,基本都阅读过上面这段话,这里讲的是动态年龄的判定。对于动态的判定的条件就是相同年龄所有对象大小的总和大于Survivor空间的一半,然后算出的年龄要和MaxTenuringThreshold的值进行比较,以此保证MaxTenuringThreshold设置太大(默认15),导致对象无法晋升。

问题的提出

场景假设

如果说非得相同年龄所有对象大小总和大于Survivor空间的一半才能晋升。我们看下面的场景

  1. MaxTenuringThreshold为15
  2. 年龄1的对象占用了33%
  3. 年龄2的对象占用33%
  4. 年龄3的对象占用34%。

开始推论

  1. 按照晋升的标准。首先年龄不满足MaxTenuringThreshold,不会晋升。
  2. 每个年龄的对象都不满足50%。,不会晋升。

得到假设结论

Survivor都占用了100%了,但是对象就不晋升。导致老年代明明有空间,但是对象就停留在年轻代。但这个结论似乎与jvm的表现不符合,只要老年代有空间,最后还会晋升的。

问题的解答

uint ageTable::compute_tenuring_threshold(size_t survivor_capacity) {
	//survivor_capacity是survivor空间的大小
  size_t desired_survivor_size = (size_t)((((double) survivor_capacity)*TargetSurvivorRatio)/100);
  size_t total = 0;
  uint age = 1;
  while (age < table_size) {
    total += sizes[age];//sizes数组是每个年龄段对象大小
    if (total > desired_survivor_size) break;
    age++;
  }
  uint result = age < MaxTenuringThreshold ? age : MaxTenuringThreshold;
	...
}

我把晋升年龄计算的代码摘出。我们来看看动态年龄的计算。代码中有一个TargetSurvivorRatio的值。

-XX:TargetSurvivorRatio 目标存活率,默认为50%

  1. 通过这个比率来计算一个期望值,desired_survivor_size 。
  2. 然后用一个total计数器,累加每个年龄段对象大小的总和。
  3. 当total大于desired_survivor_size 停止。
  4. 然后用当前age和MaxTenuringThreshold 对比找出最小值作为结果

总体表征就是,年龄从小到大进行累加,当加入某个年龄段后,累加和超过survivor区域*TargetSurvivorRatio的时候,就从这个年龄段网上的年龄的对象进行晋升。

再次推演

还是上面的场景。 年龄1的占用了33%,年龄2的占用了33%,累加和超过默认的TargetSurvivorRatio(50%),年龄2和年龄3的对象都要晋升。

小结

动态对象年龄判断,主要是被TargetSurvivorRatio这个参数来控制。而且算的是年龄从小到大的累加和,而不是某个年龄段对象的大小。看完后先记住这个参数吧TargetSurvivorRatio,虽然你以后基本不会调整他。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开源中国”

本文作者: xpbob 

相关文章
|
2月前
|
Arthas 监控 Java
Arthas vmtool(从 jvm 里查询对象,执行 forceGc)
Arthas vmtool(从 jvm 里查询对象,执行 forceGc)
132 16
|
9月前
|
缓存 算法 Java
JVM知识体系学习六:JVM垃圾是什么、GC常用垃圾清除算法、堆内存逻辑分区、栈上分配、对象何时进入老年代、有关老年代新生代的两个问题、常见的垃圾回收器、CMS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Java虚拟机(JVM)中的垃圾回收机制,包括垃圾的定义、垃圾回收算法、堆内存的逻辑分区、对象的内存分配和回收过程,以及不同垃圾回收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置。
346 4
JVM知识体系学习六:JVM垃圾是什么、GC常用垃圾清除算法、堆内存逻辑分区、栈上分配、对象何时进入老年代、有关老年代新生代的两个问题、常见的垃圾回收器、CMS
|
7月前
|
缓存 Java
JVM对象引用
本次课程聚焦JVM对象引用,涵盖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强引用是最常见的引用类型,确保对象不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适用于需要确保对象存活的场景;软引用在内存不足时会被优先回收,常用于缓存;弱引用的对象随时可能被回收,适合临时对象;虚引用最弱,主要用于接收对象回收通知,进行资源清理。通过合理选择引用类型,可优化内存管理,避免内存泄露。
|
9月前
|
存储 Java
JVM知识体系学习四:排序规范(happens-before原则)、对象创建过程、对象的内存中存储布局、对象的大小、对象头内容、对象如何定位、对象如何分配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Java对象的创建过程、内存布局、对象头的MarkWord、对象的定位方式以及对象的分配策略,并深入探讨了happens-before原则以确保多线程环境下的正确同步。
168 0
JVM知识体系学习四:排序规范(happens-before原则)、对象创建过程、对象的内存中存储布局、对象的大小、对象头内容、对象如何定位、对象如何分配
|
9月前
|
算法 Java
JVM进阶调优系列(3)堆内存的对象什么时候被回收?
堆对象的生命周期是咋样的?什么时候被回收,回收前又如何流转?具体又是被如何回收?今天重点讲对象GC,看完这篇就全都明白了。
|
11月前
|
存储 Java 程序员
Java中对象几种类型的内存分配(JVM对象储存机制)
Java中对象几种类型的内存分配(JVM对象储存机制)
185 5
Java中对象几种类型的内存分配(JVM对象储存机制)
|
1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六)JVM成神路之GC基础篇:对象存活判定算法、GC算法、STW、GC种类详解
经过前面五个章节的分析后,对于JVM的大部分子系统都已阐述完毕,在本文中则开始对JVM的GC子系统进行全面阐述,GC机制也是JVM的重中之重,调优、监控、面试都逃不开的JVM话题。
446 8
|
12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五)JVM成神路之对象内存布局、分配过程、从生至死历程、强弱软虚引用全面剖析
在上篇文章中曾详细谈到了JVM的内存区域,其中也曾提及了:Java程序运行过程中,绝大部分创建的对象都会被分配在堆空间内。而本篇文章则会站在对象实例的角度,阐述一个Java对象从生到死的历程、Java对象在内存中的布局以及对象引用类型。
371 8
|
算法 Java
Java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是Java虚拟机(JVM)的一种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用于在运行时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的内存空间
【6月更文挑战第18天】Java的GC自动回收内存,包括标记清除(产生碎片)、复制(效率低)、标记整理(兼顾连续性与效率)和分代收集(区分新生代和老年代,用不同算法优化)等策略。现代JVM通常采用分代收集,以平衡性能和内存利用率。
129 3
|
存储 缓存 算法
JVM对象创建与内存分配机制
该类对应的java.lang.Class 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方法。
8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