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故障数据恢复常规思路--谈数据恢复心得

简介: 在服务器磁盘阵列出现故障以后,一般情况下会采用两种方法来处理:一是设备厂家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及恢复,比如更换坏件、重配Raid等;二是找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来处理,先把重要数据恢复出来,然后才进行硬件设备维修。

在服务器磁盘阵列出现故障以后,一般情况下会采用两种方法来处理:一是设备厂家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及恢复,比如更换坏件、重配Raid等;二是找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来处理,先把重要数据恢复出来,然后才进行硬件设备维修。

有个数据恢复案例硬件信息及故障如下:
由14块盘做成的HP阵列柜,其中13块盘做成Raid5,有1块硬盘是热备。14块盘的硬盘指示灯均显示绿灯正常,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管理界面能看到阵列盘,但都显示为不可识别的硬盘。本案例故障属于磁盘阵列(Raid)信息故障。磁盘阵列信息存储在HP阵列卡上,同时还在每个物理硬盘上存有备份。如果这两个信息不一致,或者其中一个损坏,就会出现本故障现象。
        
恢复方案:
        方案1:重新配置或者修复Raid信息。这种方式方便快速,先查看现有阵列信息参数(磁盘顺序、块大小等),在原阵列卡上删除现有Raid信息,重新创建Raid5,配置的时候保留原有的Raid5参数。这种做法需要深入了解Raid卡,要知道阵列卡的每一个工作细节,特别注意该阵列卡在重新配置阵列的时候是否自动初始化阵列,是否破坏原有数据等等。所以这个方案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这种恢复方式速度快,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就可以采用。
        
       方案2:重新组合磁盘阵列上的数据到新的磁盘阵列上。本案例阵列卡安装在服务器上而不是在阵列柜中,我们把这个HP阵列柜挂接到一个带有SCSI接口的机器上,就能识别出14块独立的物理硬盘,这个操作不会对硬盘有任何的数据破坏。从14块独立的硬盘中分析出Raid5的数据组合方式(块大小、数据走向、硬盘顺序等),得出详细的组合参数以后,用“护航舰”Raid重组工具把Raid5的数据组合到新的磁盘阵列柜。本案例中单个物理硬盘容量300GB,总的磁盘阵列柜容量为4TB左右,重组数据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重组过程需要花费24-36小时的时间或者更长一些。本恢复方案没有数据破坏和丢失的风险,因为对原有的物理硬盘只进行读操作,但是花费的时间就长一些。

在实际恢复工程中,我们建议采用第2种方案进行数据恢复,在物理硬盘没有硬件损伤(硬盘不可识别)的情况下,方案2保证了数据100%的安全,也保证100%的恢复。方案1是在特殊条件下才能采用的,不能保证数据100%安全。

声明:作者达思数据恢复技术专家覃廷良,本文首发http://www.bnuol.com ,在donews.com,51cto,techweb,新浪,百度等数据恢复技术博客上转发.欢迎转发,转发请保留作者及出处。

目录
相关文章
|
8月前
|
存储 Unix 数据挖掘
【北亚服务器数据恢复】LUN映射出错导致文件系统一致性出错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 san环境下的存储上一组由6块硬盘组建的RAID6,划分为若干LUN,MAP到跑不同业务的服务器上,服务器上层是SOLARIS操作系统+UFS文件系统。 服务器故障: 业务需求需要增加一台服务器跑新增的应用,工作人员在原服务器在线的状态下将其中一个lun映射到一台新服务器上。实际上这个刚映射过去的卷已经map到了solaris生产系统上的某个lun上了。新服务器对这个映射过来的卷进行初始化,原来的solaris系统上的磁盘报错,重启服务器后这个卷已经无法挂载了。 联系原厂工程师寻求帮助,原厂工程师检测后执行了fsck操作,完成fsck操作后文件系统挂载成功,查看数据时发
|
6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挖掘
服务器数据恢复—异常断电导致EVA存储中RAID信息丢失的数据恢复案例
意外断电导致raid硬件损坏或者riad管理信息丢失等raid模块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非常普遍。正常情况下,磁盘阵列一旦创建完成就不会再对管理模块中的信息进行更改,但是raid管理模块中的信息属于可修改信息,一次或多次的意外断电可能会导致这部分信息被篡改或丢失。断电次数过多甚至会导致raid卡上的元器损坏。
|
4月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磁盘故障导致数据库数据损坏的数据恢复案例
存储中有一组由3块SAS硬盘组建的raid。上层win server操作系统层面划分了3个分区,数据库存放在D分区,备份存放在E分区。 RAID中一块硬盘的指示灯亮红色,D分区无法识别;E分区可识别,但是拷贝文件报错。管理员重启服务器,导致离线的硬盘上线开始同步数据,同步还没有完成就直接强制关机了,之后就没有动过服务器。
|
5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挖掘
服务器数据恢复—硬盘坏道导致raid5阵列崩溃的数据恢复案例
一台ibm x3850服务器,有一组由5块硬盘组建的raid5磁盘阵列,上层是Redhat Linux操作系统,部署了一个oracle数据库。 raid5阵列中2块硬盘离线,阵列崩溃。经过检测发现该raid中的热备盘未激活,硬盘无物理故障,无明显同步表现。
服务器数据恢复—硬盘坏道导致raid5阵列崩溃的数据恢复案例
|
6月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Linux
服务器数据恢复—机房搬迁导致服务器无法识别raid的数据恢复案例
某单位机房搬迁,将所有服务器和存储搬迁到新机房并重新连接线路,启动所有机器发现其中有一台服务器无法识别RAID,提示未做初始化操作。 发生故障的这台服务器安装LINUX操作系统,配置了NFS+FTP作为单位内部的文件服务器使用。服务器为ProLiant DL380系列服务器,通过hp smart array控制器挂载了一组由14块SCSI硬盘组成的RAID5磁盘阵列。该raid5磁盘阵列采用双循环的校验方式。 北亚企安数据恢复工程师到达现场后对故障服务器进行了初检,经过检测发现raid信息丢失。
服务器数据恢复—机房搬迁导致服务器无法识别raid的数据恢复案例
|
5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服务器数据恢复—服务器raid常见故障的数据恢复方案
磁盘阵列(raid)是一种将多块物理硬盘整合成一个虚拟存储的技术。raid模块相当于一个存储管理中间层,上层接收并执行操作系统及文件系统的数据读写指令,下层管理数据在各个物理硬盘上的存储及读写。相对于单独的物理硬盘,raid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独立存储空间,更快的读写速度,更高的数据存储安全及更方便的统一管理模式。磁盘阵列的正常运行是保障服务器中数据正常读写的关键。
服务器数据恢复—服务器raid常见故障的数据恢复方案
|
5月前
|
SQL 数据库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5阵列故障因操作不当导致数据无法恢复的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 一台服务器中有一组由4块SCSI硬盘组建的raid5磁盘阵列,划分了一个逻辑卷,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作为SQL SERVER服务器使用。 服务器故障: 运行过程中该服务器raid5磁盘阵列瘫痪,管理员检查服务器发现raid5阵列中已经有3块磁盘离线。管理员选择其中2块离线硬盘进行强制上线操作,强制上线后操作系统无法启动。使用WINPE光盘启动操作系统后,可以看到数据。
|
7月前
|
数据挖掘 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服务器raid磁盘故障离线导致阵列瘫痪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 一台某品牌DL380服务器中3块SAS硬盘组建了一组raid。 服务器故障: RAID中多块磁盘出现故障离线导致RAID瘫痪,其中一块硬盘状态指示灯显示红色。服务器上运行的数据库在D分区,备份文件存放在E分区。由于RAID瘫痪,D分区无法识别,E分区可识别但是拷贝文件报错。管理员重启服务器,导致RAID中先离线的硬盘上线并开始同步数据,同步没有完成管理员意识到有问题,于是就强制关机了,之后就没有再动过服务器。
服务器数据恢复—服务器raid磁盘故障离线导致阵列瘫痪的数据恢复案例
|
7月前
|
存储 小程序 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异常断电导致存储不可用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环境: 一台存储中有一组由12块SAS硬盘组建的RAID6磁盘阵列,划分为一个卷,分配给几台Vmware ESXI主机做共享存储。该卷中存放了大量Windows虚拟机,这些虚拟机系统盘是统一大小,数据盘大小不确定,数据盘是精简模式。 服务器存储故障: 机房断电导致服务器存储异常关机,加电后存储无法使用。
服务器数据恢复—异常断电导致存储不可用的数据恢复案例
|
8月前
|
存储 运维 安全
服务器数据恢复—异常断电导致RAID5阵列信息丢失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 某品牌ProLiant DL380系列服务器,服务器中有一组由6块SAS硬盘组建的RAID5阵列,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作为企业内部文件服务器使用。 服务器故障: 机房供电几次意外中断,服务器出现故障前最后一次异常断电重启后RAID报错,提示无法找到存储设备,进入RAID管理模块做任何操作都死机,重启服务器后问题依旧,用户联系北亚企安数据恢复中心寻求帮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实验场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