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移动混合开发之旅

简介: 在移动开发这片热土上,除了原生之外,也有一些公司在尝试着新技术、新模式,这是混合开发诞生和延续意义以及价值。 原生开发和混合开发的优缺点也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事儿了,在这里我就简单来说一下:   原生开发优点:灵活、主流、成熟、解决问题成本等优点;   混合开发技术:开发效率快,上手难度低,跨平台(一套代码可以运行在ios/android)上; 缺点就不用多说了,他们本身的优点也是牵制对方的缺点。

在移动开发这片热土上,除了原生之外,也有一些公司在尝试着新技术、新模式,这是混合开发诞生和延续意义以及价值。

原生开发和混合开发的优缺点也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事儿了,在这里我就简单来说一下:

  原生开发优点:灵活、主流、成熟、解决问题成本等优点;

  混合开发技术:开发效率快,上手难度低,跨平台(一套代码可以运行在ios/android)上;

缺点就不用多说了,他们本身的优点也是牵制对方的缺点。

进入主题

  而我们本文重点要说的是我们在将近3年的实践当中,对与混合开发的一些思考与总结,希望可以帮助一些公司在混合开发技术框架选型上少走一些弯路,当然本文所述的所有信息都是我对于这些技术一些自己的理解,对你只是有参考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和帮助框架师对于技术的选型,俗话说的好:“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些坑还是要自己踩的,不然也不会懂得什么叫“刻骨铭心”!

框架进阶之路

  我们这三年的时间,做的是一款综合类app,里面主要的功能有:新闻、工具(十余款)、聊天、朋友圈,功能可以说比较多。

  而我们使用的混合开发框架有:

  • DCloud
  • DeviceOne
  • Xamarin
  • React Native

下来我们说这四款框架的优缺点;

1、DCloud

  DCloud作为我们最早(2015年)使用的WebApp框架,可以说让我们用的非常的不舒服,DCloud是我们精心选择的第一款混合开发框架,对比了同类的webapp框架还算优秀,有自己的开发工具HBuilder,有很好的模板和Demo让我们能很快的上手写代码,配合官方MUI(DCloud的UI解决方案),咋一看用起来还可以,然而在我们的实践中还暴露了很多问题,下面我来列举一下:

  优点:

  • 门槛比较低(懂Js和Html的程序员对照着api很快能够上手);
  • 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开发工具+UI库;

  缺点:

  • 使用的是传统H5技术,在性能上尤其是低端android机上有瓶颈,高端机操作上也有明显的延迟;
  • 打包是在线打包,服务器经常挂,至少2015年是这样,结果你着急上东西,却迟迟打不出来app,有一定的制约和风险性;
  • 文档不是很全,有些东西不太好找;
  • 页面生命周期执行函数存在概率事件,这个事情当时纠结了很久,官方的回复也是有一定的几率执行或者不执行,2015年是这样,现在的情况不明;

  总体来说:DCloud看起来入门很容易,但是想要写好需要很好的js功底,普通水平的js写出来的app用户体验非常有局限性,基于上面的问题,我们决定换掉它。

2、DeviceOne

  DeviceOne(下文简称do)是我们国内北京的一个公司做的,他也有自己的开发工具,是基于eclipse改的,编译器可以说很不好用,不时的需要重新启动一下,而do和DCloud的最大区别是,do不是webapp,所以在性能上do是远远胜于DCloud的,do在UI上采用的是“组件商店”的概念,在说这个概念之前先要说说do的基本原理,do开发使用的是js语言,是标准的js函数,而js方法调用的组件,全部是用原生封装好的,所以你使用的每个组件:第一、可以在开发工具上拖拉拽;第二、官方开发了他们开发组件的接口每个人都可以给他们写组件,下来具体说说他们的优缺点:

  优点:

  • 开发效率极高,组件拖拉拽就可以;
  • 开发门槛低,会js即可;
  • 执行效率高;

  缺点:

  • 开发质量、开发的功能,受组件的制约,组件有bug你写出来的app就有bug,组件没有的功能,你app也实现不了;
  • deviceone的打包次数和下载次数有限制,超出的需要收取费用;
  • 使用的是在线打包,服务器偶尔也会挂;  
  • 有些组件有问题,找官方处理,他们会让你写错误示例的demo,刚开始写一个两个还好,最后给do写错误demo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了,影响工作效率;
  • 使用的人不多,网上的资料/替代方案相对匮乏;

总体来说:do性能和模式都是ok的,只是开发app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多,资料比较少,替代方案几乎没有。

3、Xamarin

  经历了两次框架更换之后,我们把希望寄托给了微软的Xamarin,用它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使用C#开发,对于C#出身的程序员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在一个好处就是他有一个“好粑粑”,以之前我们对于C#的信任,让我们对于Xamarin的技术,也不自觉的产生了好感,以至于我们错误了低估了他能带给我们的“麻烦”。

  优点:

  • 可以使用C#语言开发;
  • 本地打包,不在受其他平台服务器的制约;
  • 调试方便,vs开发工具打断点容易;

  缺点:

  • 国内资料少,资料都是国外的;
  • 应用群体少,成熟解决方案少,很多第三方组件不支持,我们在绑定三方的组件比如:极光推送、相册选择、友盟统计、百度地图等ios绑定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
  • 开发成本高,C#程序员也来越少也越来越难招;
  • ios意外的闪退比较多,而且原因不好找;

总体来说:开发成本相对于之前两款框架来说,耗费的成本要高很多,Xamarin本身的功能也有限,使用的人数少,导致资料和解决方案少,开发成本和解决问题的成本很高,有很多组件没有很好的封装,集成起来也相对麻烦很多。

4、React Native

  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框架,Facebook和JD的开发框架,在混合开发技术领域属于正统的,主流的框架,网上的资料多,基于React技术JSX技术相对成熟,开发成本低会js稍加学习一下JSX的语法即可,基于npm生态系统,所有nodejs可以使用的三方包,都可以使用,可以使用es5/es6/es7的语法开发app,非常舒服,第三方组件和绑定原生库都非常的简单方便,网上的资料也非常多。

  优点:

  • 开发门槛低(会js稍加学习jsx语法即可);
  • 资料多,解决问题成本低;
  • 开发效率高,第三方集成组件多;
  • 有好的开发生态圈,性能好,背靠npm有万级以上的优秀开源三方组件支持;

  缺点:

  • 初学者,配置较多,开发环境配置不是很方便;
  • Facebook的更新频率比较快,版本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老的资料可能并不适用于现在的版本;

总体来说:React Native对于混合开发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

所有的经历,到最后都会变为经验,拥抱变化,不断的尝试和学习新的技能,会让你收益匪浅,墨守成规已经不在适应这个物竞天择的世界。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坎坷和挫折,但不管这些试错成本有多大,他最后产生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固步自封与墨守成规带来的后果。

 

欢迎加入qq群:313999351 一起交流~

img_fa0be433d68c8212b2b0b3b1a564ccb1.png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1元就足够感动我:)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联系邮箱:intdb@qq.com
我的GitHub: https://github.com/vipstone
关注公众号: img_9bde0f31ac4a0eca10b1bd7414b78faf.png


作者: 王磊
出处: http://vipstone.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存储 缓存 分布式计算
阿里云服务器2核16G、4核32G、8核64G配置最新收费标准及活动价格参考(2024更新)
2核16G、8核64G、4核32G配置的云服务器处理器与内存比为1:8,这种配比的云服务器一般适用于数据分析与挖掘,Hadoop、Spark集群和数据库,缓存等内存密集型场景,因此,多为企业级用户选择,目前用户购买2核16G配置活动价格最低为1473.41元/1年起,购买4核32G配置活动价格最低为2896.42元/1年起,购买8核64G配置活动价格最低为5742.43元/1年起,本文介绍这些配置的最新购买价格,包含原价收费标准和最新活动价格。
阿里云服务器2核16G、4核32G、8核64G配置最新收费标准及活动价格参考(2024更新)
|
存储 数据管理 虚拟化
云计算——存储虚拟化简介 与 存储模式及方法
云计算——存储虚拟化简介 与 存储模式及方法
652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重塑未来工作场景
【8月更文第8天】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变革的关键力量。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传统工作岗位带来了新的活力,并创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职业领域。本文将探讨AI和自动化如何重塑工作场景,并通过具体的编程示例来展示如何利用这些技术。
414 1
|
9月前
|
人工智能
TITAN:哈佛医学院推出多模态全切片病理基础模型,支持病理报告生成、跨模态检索
TITAN 是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多模态全切片病理基础模型,通过视觉自监督学习和视觉-语言对齐预训练,能够在无需微调或临床标签的情况下提取通用切片表示,生成病理报告。
344 8
TITAN:哈佛医学院推出多模态全切片病理基础模型,支持病理报告生成、跨模态检索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网络安全
5-10Can'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sh-cynosl-grp-fcs50xoa.sql.tencentcdb.com' (110)")
5-10Can'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sh-cynosl-grp-fcs50xoa.sql.tencentcdb.com' (110)")
|
编解码
视频分辨率和帧率
视频分辨率和帧率
1167 1
|
前端开发 开发者
【前端大揭秘】CSS盒子模型的爱恨情仇:一场关于标准与IE模型的精彩对决!
【8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本文深入探讨CSS中的两大盒子模型——标准盒模型与IE盒模型。通过理论解析与实例代码,清晰展示了两种模型下元素尺寸的构成方式及其应用场景。标准盒模型适合精确控制内容区尺寸,而IE盒模型在处理固定宽度元素时更为直观。掌握这些知识将帮助前端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更优的设计决策,提升网页布局的质量与美观性。
218 1
|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Flutter: Android SDK not found at this location,Android Studio not found at xxx
Flutter: Android SDK not found at this location,Android Studio not found at xxx
461 2
倒计时15分钟-兼容ios手机效果demo(整理)
倒计时15分钟-兼容ios手机效果demo(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