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大会】程序猿、攻城狮的大聚会 他们眼中的云栖大会是啥样

简介: 如果让我跟朋友介绍云栖大会的话,我会说,云栖大会是我们所生活的云时代、云应用、云体验、云技术最大、最全面的展会和论坛。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前沿的技术展示、体验和应用,感受到最新鲜最专业理念的交锋、碰撞和分享。

本文转载自 浙商网 记者 黄云灵 原文链接


2016年云栖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烧脑”、“前沿”、“高端”、“技术”、“一票难求”……这些关键词把这场“干货”分享大会衬托得神秘满满,有一群人却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他们的名字叫——程序猿、攻城狮。

从最初的站长大会,到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再到云栖大会;从200名草根站长到4万名业内外参与者;从单一峰会发展至超过100场论坛的“巨无霸”大会;从纯谈技术到融合音乐节、夜跑、露营等丰富活动……云栖大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听听这些程序猿、攻城狮们怎么说。

f08b6c8217606c4fed4e23213228913fec508c46

2016年云栖大会汇集了4万名业内外参与者

90后开发者:大会初体验 观摩大神启发新知

小石(化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已经第五年了,他是第一次参加云栖大会。

“在我看来,云栖大会是一次程序猿们的集体碰头,是云上前沿技术的分享会。”小石告诉记者,自己主要是抱着学习的姿态前来,感受未来“云”的发展方向以及路途怎么走,顺便膜拜业内大神。

“三年之前,我对‘云’的理解可能是这是个虚拟化的东西,用一堆服务器,搭一个虚拟环境。”小石说,“但实际上,能够拥有数据汇聚和计算能力的虚拟化才是‘云’。”

小石表达了自己对“云”的理解,“‘云’的前提是有数据,对‘云’的利用是要对‘云’上的数据进行整合、筛选、分流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具体到参与云栖大会,小石用“很有触动”来概括。“比如今天我在展会上看到云监测,我之前以为这只是把硬件上的软件装到云环境下的过程,其实不然,它需要重新对云产品进行定位、设计和开发。”

而他感受到的第一个“诚意”分享则来自阿里巴巴的大神——王坚博士。

“王坚博士说,‘没有上一个世纪的沉淀,可能就没有下一个世纪的未来’,说得真好。”小石告诉记者,在计算领域,‘云’的领域探索是一个过程,无数技术人员、工程师为“开启”下一个世纪做了很多工作,也许这些工作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微小的变量,但当创新的变量不断集聚,就会产生改变世界的能力。

资深发烧友:纯技术论坛干货满满

在云栖大会会场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男洗手间排队,女洗手间反而很空。

“参会的男性很多。”李刚笑着对浙江在线记者说。

dc52d7895d738ae33537a2b810e2e2f10ec9f13f

安恒信息高级副总裁李刚在2016云栖大会现场

李刚今年39岁,这是他参加的第五次“云栖大会”,也是第二次以安恒信息高级副总裁的身份参与其中。

这个深度技术发烧友告诉记者,在5年前,云栖大会还叫阿里云开发者大会的时候,其实是个非常小众的小圈子会议。“去年开始,从参与人数到规模,一下子扩大了。”

李刚觉得,这和会议规格的提升、内容全面性的扩充以及云时代的到来有着莫大关系。在多少年之前,当它还只是个小圈子里的会议,大家不会把它当成一个趋势,而现在,云栖大会作为趋势已经是一个标签了。

“现在的云栖大会做到了不一定光是讲纯技术,还讲应用、讲政策,加上云的服务普及到了更多人,这些非从业者也会来大会感受技术的前沿和趋势。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大家都能在云栖大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各取所需。”

李刚大致把百来场论坛的内容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峰会型,这类论坛比较大也比较高端,有许多大咖参与;第二类是面向行业用户的,大家可以分享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他们构建的实践,有相关的人就可以学到。”

最后一类就是纯技术论坛。作为互联网安全业内人士,一场纯技术论坛对李刚来说就是一场盛宴,“大家更多会讨论技术问题,比如安全领域的漏洞挖掘技术,渗透测试技术,网络攻防技术、蜜罐技术等等。”

“如果让我跟朋友介绍云栖大会的话,我会说,云栖大会是我们所生活的云时代、云应用、云体验、云技术最大、最全面的展会和论坛。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前沿的技术展示、体验和应用,感受到最新鲜最专业理念的交锋、碰撞和分享。”

忠实粉丝:追梦者和创业者的盛宴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开幕之前,阿里云的云栖社区上,有一个名叫“笑傲江湖lcx”的网友连续参加了6届云栖大会,他的帖子透露出一个开发者对云栖大会的“深爱”。

a8ec5618ede350a06a66ae79c0e0974479e902cb

2014年开发者之夜

从2010年到2015年,连续参加了六届云栖大会,感受了从两三千人到二万余人的变化,“笑傲江湖lcx”感受到了云技术和云服务的不断完善。

“2010年12月4-5日的那场云栖大会(那时还叫开发者大会)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我主要是冲着马云来的。”他写道:依稀还记得马云当初说,我们相信,十年后创业者中一定会诞生比腾讯更腾讯、比百度更百度,比阿里巴巴更阿里巴巴的企业。“现在尽管只剩下四年了,但我仍然还是愿意相信马云的话。”

“2013年的时候,云栖大会第一次在云栖小镇开,从那以后,云栖大会有了固定会址,还增加了刺激大脑的开发者大会,除了众多大咖演讲,在云栖大会上,普普通通的开发者也有机会上台分享他们的故事。那一年的主题是‘云计算的蝴蝶效应’,相信今天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

“笑傲江湖lcx”记录了开发者之夜的活动照片。第二年的开发者之夜上,虾米乐队、阿里-精舞门、太极派、阿里云员工、云栖小镇成员都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者开发者的另一面。

2015年的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正式更名为云栖大会,“笑傲江湖lcx”对马云在2015年云栖大会上的一句话印象深刻:“阿里云计算、大数据和云栖大会,都是这个思想,将积累的数据、计算能力、云的一切都分享给追梦者和创业者,能够让他们的梦想成真。”


感谢 浙商网 对2016杭州云栖大会的精彩报道!

相关文章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
Java 开发技巧:减少魔法值的使用
代码中有魔法值会造成代码可读性低(与代码量成正比)。还会造成维护困难,改动一个数值便要大动干戈,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尽力消灭或减少魔法值,提高维护效率和代码可读性。
Java 开发技巧:减少魔法值的使用
|
2月前
|
人工智能 PHP 开发工具
Cursor 完全使用教程
Cursor 是由 Anysphere 实验室开发的一款 AI 驱动代码编辑器,基于 VSCode 深度定制,支持导入 VSCode 配置。相比 GitHub Copilot 插件,Cursor 在代码补全、对话生成、多文件修改等方面体验更优,支持快捷键快速调用 AI 功能,提供丰富上下文注记,提升开发效率。需订阅使用,适合追求高效编程体验的开发者。
|
分布式计算 并行计算 数据库
Schedulerx2.0分布式计算原理&最佳实践
1. 前言 Schedulerx2.0的客户端提供分布式执行、多种任务类型、统一日志等框架,用户只要依赖schedulerx-worker这个jar包,通过schedulerx2.0提供的编程模型,简单几行代码就能实现一套高可靠可运维的分布式执行引擎。
26412 2
|
5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调度
《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深度对比:Quartz/XXL-JOB/Elastic-Job/PowerJob选型指南》​
根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75%的企业任务调度系统需要重构以适应云原生架构。技术雷达监测:定期关注CNCF技术趋势报告渐进式改造:从非核心业务开始验证新框架人才储备:重点培养具备K8s Operator开发能力的调度专家评估现有系统的云原生适配度在测试环境部署PowerJob 4.3.3参与CNCF调度技术社区讨论制定6个月框架迁移路线图(注:本文数据来自各框架官方路线图、CNCF年度报告及笔者压力测试结果,转载请保留出处)
1085 0
|
安全 Java Linux
docker阿里云镜像加速
我们都知道因为某些原因我们访问外网都是比较慢的,比如我们使用maven下载依赖时是一个道理,同样的使用docker从docker.hub上下载镜像也是比较慢的。针对这种访问官网比较慢的情况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就是使用国内的仓库,第二种就是使用一个加速器。这里我们配置docker的镜像加速从来来实现提速。
13627 1
docker阿里云镜像加速
|
资源调度 Kubernetes 监控
如何可视化编写和编排你的k8s任务
阿里任务调度SchedulerX和云原生结合,重磅推出可视化k8s任务,针对脚本使用者,屏蔽了容器服务的细节,不用构建镜像就可以让不熟悉容器的同学(比如运维和运营同学)玩转k8s Job,受益容器服务带来的降本增效福利。针对容器使用者,SchedulerX不但完全兼容原生的k8s Job,还能支持历史执行记录、日志服务、重跑任务、报警监控、可视化任务编排等能力,为企业级应用保驾护航
1632 1
|
缓存 Kubernetes 算法
公开下载 | 300+页《服务端开发与面试知识手册》,12.8w字经典架构知识
公开下载 | 300+页《服务端开发与面试知识手册》,12.8w字经典架构知识
1332 0
|
分布式计算 前端开发 数据可视化
第三代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PowerJob
PowerJob是新一代分布式任务调度与计算框架,支持CRON、API、固定频率、固定延迟等调度策略,提供工作流来编排任务解决依赖关系,能让您轻松完成作业的调度与繁杂任务的分布式计算。
4274 0
|
存储 负载均衡 Java
实战 | 使用Spring Boot + Quartz 实现分布式定时任务平台
本文将从项目实战出发来介绍分布式定时任务的实现。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要求任务必须具备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单台服务器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这时就需要使用Quartz实现分布式定时任务。
实战 | 使用Spring Boot + Quartz  实现分布式定时任务平台
|
资源调度 运维 Kubernetes
通过容器服务sidecar方式接入定时任务SchedulerX
SchedulerX是阿里巴巴自研的一站式分布式任务调度平台,通过该文章,不需要对业务和镜像进行改造,只需要在Kubernetes的deployment文件(Pod、Deployment、StatefulSet、Job等都支持)中新增一个sidecar配置,就可以将定时任务托管到SchedulerX平台,拥有白屏运维、可视化和监控报警能力。
88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