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实现旗帜飘动效果系列 (Ⅰ):dom+css实现

简介: hello,民娜桑~~我又来开新坑了( ̄ε(# ̄)╰╮o( ̄皿 ̄///),这次尽量保证把这个坑填完~本系列我会分四篇来完成主题,分别是① DIV+CSS的实现,② canvas2D的简单实现,③ canvas2D的进阶实现,④ webgl+着色器的实现 以及 ⑤ 包装成jquery插件并发布为npm模块 。

hello,民娜桑~~我又来开新坑了( ̄ε(# ̄)╰╮o( ̄皿 ̄///),这次尽量保证把这个坑填完~

本系列我会分四篇来完成主题,分别是① DIV+CSS的实现,② canvas2D的简单实现,③ canvas2D的进阶实现,④ webgl+着色器的实现 以及 ⑤ 包装成jquery插件并发布为npm模块 。

这是整个系列完成以后的最终效果:

开始阅读之前请确保您对高中的三角函数还有一定的印象以及了解基本的canvas绘图操作——当然如果你确实不了解也没事,这篇文章是使用div和css的实现,暂时没有用到以上的知识。

首先讲一下实现的原理,拿到一张图片后,获取其宽度,然后在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切成尽可能细的竖直切片,每个切片都用同一张背景图片并将背景图片的位置移动到切片的对应位置,然后通过css3关键帧动画使切片元素以不同的时间轴来进行上下移动。很简单是吧,如果你觉得so easy或者想根据原理自己试着实现一遍,那本文的后面你就可以直接跳过了。

html结构很简单:




    然后,准备一张图片,比如这张艹猫路飞团的海盗旗,哎呀手滑,是草帽路飞团 (๑•̀ㅂ•́)و

    接下来添加核心css代码:


    /* 这里是核心css样式 */
    
    #flag > li {
        height: 100%;
        float: left;
        background-image: url("./img/flag.jpg");
        background-size: auto 100%;
        animation: flag ease-in-out infinite;
    }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点~~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了实现代码的灵活性,比如自定义周期数、周期长度、振幅、切片数量等,我使用js代码动态创建了style标签,并将属性计算后写入。

    下面是js代码,图片地址我暂时是写死的,通过上传图片自动生成动画我会在最后一节封装插件时作为补充来说明。


    // 这里是js代码
    var flag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lag')
    var image = new Image()
    image.src = './img/flag.jpg'
    
    var IMG_MAX_WIDTH = 600
    var IMG_MAX_HEIGHT = 600
    var imgHeight
    var imgWidth
    image.onload = function () {
        imgWidth = image.width
        imgHeight = image.height
        var ratio = image.width / image.height
        if (imgWidth > IMG_MAX_WIDTH) {
          imgWidth = IMG_MAX_WIDTH
          imgHeight = imgWidth / ratio
        }
        if (imgHeight > IMG_MAX_HEIGHT) {
          imgHeight = IMG_MAX_HEIGHT
          imgWidth = imgHeight * ratio
        }
        
        flagEle.style.width = imgWidth + 'px'
        flagEle.style.height = imgHeight + 'px'
        flagEle.style.marginLeft = -imgWidth / 2 + 'px'
        flagEle.style.marginTop = -imgHeight / 2 + 'px'
        
        splitImg(100, 20, 2, 2)
    }

    虽然在图片加载后有一堆代码,但是除了 splitImg(100, 20, 2, 2) ,事实上其他都无关紧要,前面那段代码的主要作用是定义一个容器的最大宽高,如果超过将会被等比例缩放。(不过并不推荐使用大图,性能会是一个大问题)

    下面使这段程序的核心方法——splitImg:


     /**
       * 分割图片
       * @param sliceCount 切片数量
       * @param amplitude 振幅
       * @param period 固定周期个数
       * @param duration 一个周期的时长
       */
      function splitImg (sliceCount, amplitude, period, duration) {
        var styleEle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yle')
        // styleEle.innerHTML = 'body{background: red}'
        var styleHtmlAry = []
        var sliceCountPerPeriod = Math.floor(sliceCount / period)
        var sliceWidth = imgWidth / sliceCount
        var formula = sliceCountPerPeriod + 'n+'
        var interval = duration * period / sliceCount
    
        // 添加动画延时
        for (var i = 0; i < sliceCount; i++) {
          if (i < sliceCountPerPeriod) {
            styleHtmlAry.push('#flag > li:nth-child(' + formula + i + ') { ')
            styleHtmlAry.push('animation-delay: -' + (interval * (sliceCountPerPeriod - i)) + 's;')
            styleHtmlAry.push('}')
          }
          styleHtmlAry.push('#flag > li:nth-child(' + i + ') { background-position: -' + (i * sliceWidth) + 'px 0; }') // 设置切片背景
        }
    
        // 添加关键帧动画
        styleHtmlAry.push('@keyframes flag {')
        styleHtmlAry.push('0% { transform: translate3d(0, ' + amplitude + 'px, 0); }')
        styleHtmlAry.push('50% { transform: translate3d(0, -' + amplitude + 'px, 0); }')
        styleHtmlAry.push('100% { transform: translate3d(0, ' + amplitude + 'px, 0); }')
        styleHtmlAry.push('}')
    
        // 切片样式
        styleHtmlAry.push('#flag > li {')
        styleHtmlAry.push('animation-duration: ' + duration + 's;') // 添加周期时长
        styleHtmlAry.push('width: ' + (imgWidth / sliceCount) + 'px;') // 设置切片宽度
        styleHtmlAry.push('}')
    
        styleEle.innerHTML = styleHtmlAry.join('')
    
        // 创建切片元素
        flagEle.innerHTML = new Array(sliceCount + 1).join('
  •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appendChild(styleEle) }

    ① 这里的波形图是使用的cos函数的表示形式,添加了三个关键帧:从波峰到波谷,再回到波峰。

    ② 因为使用了ease-in-out的动画曲线,所以可以模拟出三角函数的波形图

    ③ 原理和代码都比较简单,可能比较需要注意的是这句 styleHtmlAry.push('#flag > li:nth-child(' + formula + i + ') { '),对css3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nth-child的用法,括号里面的是一个等差数列表达式,项数规定用n表示,那么公差是多少呢,由于我们的动画是周期性的,所以公差应该是每个周期包含的切片数量(正整数),即 var sliceCountPerPeriod = Math.floor(sliceCount / period)

    写完以上代码,我们的基本雏形就出来了,这是切片数为80份,振幅20单位,2个周期,周期时长为2秒 时的效果图:

    是不是看着有点不对劲?旗子不是应该一边固定的么?怎么两边一起动了?

    办法也简单,只要我们在容器上加一个反方向的运动不就好了?

    修改#flag样式,添加如下样式:animation: flag-reverse ease-in-out infinite;


    #flag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50%;
        top: 50%;
        transform: translate3d(-50%,-50%,0);
        animation: flag-reverse ease-in-out infinite;
    }
    

    如下位置添加js代码:


    // 添加关键帧动画
    ...
    
    
    // 添加反向关键帧动画
    styleHtmlAry.push('@keyframes flag-reverse {')
    styleHtmlAry.push('0% { transform: translate3d(0, ' + (-amplitude) + 'px, 0); }')
    styleHtmlAry.push('50% { transform: translate3d(0, ' + amplitude + 'px, 0); }')
    styleHtmlAry.push('100% { transform: translate3d(0, ' + (-amplitude) + 'px, 0); }')
    styleHtmlAry.push('}')
    
    // 容器应用flag-reverse动画
    styleHtmlAry.push('#flag {')
    styleHtmlAry.push('animation-duration: ' + duration + 's;') // 添加周期时长
    styleHtmlAry.push('animation-delay: -' + (interval * sliceCountPerPeriod) + 's;')
    styleHtmlAry.push('}')
    
    // 切片样式
    ...

    似乎没问题了,看看效果:

    纳尼?怎么两边都固定了?原来是因为我们指定2个周期,只要不是周期的整数倍就行了,在原来的基础上改为1.5个周期试试:

    到这里我们的dom+css的实现方式就结束啦,这种方式的优点很明显,就是实现简单;缺点也不少,比如无法添加高光效果,整体振幅一致不符合常理,切片过多容易造成的页面阻塞与内存泄露,下一节 我会用canvas2D像素级的操作实现该效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

    Demo:See the Pen  by Kay () on .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年07月03日
    原文作者: 

    本文来源:开源中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算法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八):学习transition过渡属性;本文学习property模拟、duration过渡时间指定、delay时间延迟 等多个参数
    transition过渡属性 早期在Web中要实现动画效果,都是依赖于JavaScript或Flash来完成。 但在CSS3中新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块transition,它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CSS事件来触发元素的外观变化, 让效果显得更加细腻。简单点说,就是通过鼠标经过、获得焦点,被点击或对元素任何改变中触发, 并平滑地以动画效果改变CSS的属性值。 在CSS中创建简单的过渡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在默认样式中声明元素的初始状态样式; 声明过渡元素最终状态样式,比如悬浮状态; 在默认样式中通过添加
    144 0
    |
    1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算法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七):学习ransform属性;本文学习 rotate旋转、scale缩放、skew扭曲、tanslate移动、matrix矩阵 多个参数
    transform变形 css3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变形和动画相关属性,通过这些属性可以实现以前需要大段JavaScript才能实现的 功能。 CSS3的变形功能可以对HTML组件执行位移、旋转、缩放、倾斜4种几何变换,这样的变换可以控制HTML组件 呈现出丰富的外观。 借助于位移、旋转、缩放、倾斜这4种几何变换,CSS3提供了transition动画。 transition动画比较简单,只要指定HTML组件的哪些CSS属性需要使用动画效果来执行变化,并指定动画时间,就可保证动画播放。 比transitio
    115 1
    |
    1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六):全方面分析css的Flex布局,从纵、横两个坐标开始进行居中、两端等元素分布模式;刨析元素间隔、排序模式等
    Flex 布局 布局的传统解决方案,基于盒状模型,依赖 display 属性 + position属性 + float属性。它对于那些特殊布局非常不方便,比如,垂直居中就不容易实现。 2009年,W3C 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Flex 布局,可以简便、完整、响应式地实现各种页面布局。目前,它已经得到了所有浏览器的支持,这意味着,现在就能很安全地使用这项功能。 一、Flex 布局是什么? Flex 是 Flexible Box 的缩写,意为"弹性布局",用来为盒状模型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212 0
    |
    1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四):元素盒子模型;详细分析边框属性、盒子外边距
    盒模型 盒模型: 所谓盒模型,就是浏览器为页面中的每个HTML元素生成的矩形盒子。 这些盒子们都要按照可见板式模型在页面上排布。 可见的板式模型主要由三个属性控制:position 属性、display 属性和 float属性。 position属性控制页面上元素间的位置关系。 display属性控制元素是堆叠、并排或者不在页面上显示。 float属性提供控制的方法,以便于把元素组成成多栏布局。 盒模型讲解: 在默认的情况下,每个盒子的边框是不可见的,背景也是透明的。 所以我们 不能直接的看到页面中的盒
    130 1
    |
    1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二):CSS伪类:UI伪类、结构化伪类;通过伪类获得子元素的第n个元素;创建一个伪元素展示在页面中;获得最后一个元素;处理聚焦元素的样式
    伪类:伪类这个叫法源自于它们跟类相似,但实际上并没有类会附加到标记中的标签上。 伪类分为两种(以及新增的伪类选择器): UI伪类:会在HTML元素处于某种状态时(例如:鼠标指针位于连接上),为该元素应用CSS样式。 :hover 结构化伪类:会在标记中存在某种结构上的关系时 例如: 某元素是一组元素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为该元素应用CSS样式。 :not和:target(CSS3新增的两个特殊的伪类选择器)
    125 1
    |
    1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一):CSS发展史;CSS样式表的引入;CSS选择器使用,附带案例介绍
    上下文选择器(迭代选择器):基于祖先或同胞元素选择一个元素 ID和类选择器:基于id#和class的属性值进行选择元素。 属性选择器:基于属性的有无和特征进行选择。 ①上下文选择器: 上下文选择器的语法格式:标签1 标签2{属性:值;} //注意:组合选择器和上下文选择器的区别,组合选择器以逗号隔开, 上下文选择器以空格隔开 ②特殊的上下文选择器 子选择器> : 语法格式:标签1>标签2 解释说明:标签1和标签2
    172 0
    |
    1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九):强势分析Animation动画各类参数;从播放时间、播放方式、播放次数、播放方向、播放状态等多个方面,完全了解CSS3 Animation
    Animation属性 css3为Animation动画提供的几个属性如下: 属性名 属性值 animation-name 指定动画名称,该属性指定一个已有的关键帧定义。 animation-duration 指定动画持续时间。 animation-timing-funtion 指定动画变化速度。 animation-delay 指定动画延迟多长时间才开始执行。 animation-iteration-count 指定动画的循环执行次数。 animation:这是一个复合属性。
    136 0
    |
    1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五):背景属性;float浮动和position定位;详细分析相对、绝对、固定三种定位方式;使用浮动并清除浮动副作用
    position定位(核心) 我们讲盒模型的时候,提到了3个属性可以用来控制页面排版。 三大属性:position属性,display属性,float属性。 position 属性控制页面上元素间的位置关系。 display 属性控制页面元素是否显示或者是堆叠还是并排显示。 float 属性提供控制方法。 通过float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多栏布局,导航菜单等等。 position属性是干嘛用的?怎么用?有哪些属性值? position属性控制页面上元素间的位置关系,也就是排版。 怎么用?要知道怎么用
    258 1
    |
    1月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三):元素继承关系、层叠样式规则、字体属性、文本属性;针对字体和文本作样式修改
    继承 我们的CSS中很多的属性也是可以继承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跟文字的相关的,比如说颜色、字体、字号。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不能继承的。 例如边框、内外边距。 层叠 层叠是CSS的核心机制。 层叠的工作机制: 当元素的同一个样式属性有多种样式值的时候,CSS就是靠层叠机制来决定最终应用哪种样式。 层叠规则: 层叠规则一:找到应用给每个元素和属性的声明。 说明:浏览器在加载每个页面时,都会据此查找到每条CSS规则, 并标识出所有受到影响的HTML元素。
    65 0
    |
    7月前
    |
    前端开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