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海八荒内举行了一场颇为特别的“决斗”。堪称计算机一族中,已经“历劫修炼”到“上神”的两种量子计算机,首次展开了正面“较量”。
这场“较量”起源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家克瑞斯·门罗开展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研究。研究中,来自门罗团队和IBM公司的两种量子计算机,首次正面短兵相接,在运行同一种逻辑运算中“一比高低”。
来自“两方战队”的两种量子计算机,都有5个量子位,但门罗团队用电磁场捕获的5个镱(Yb)离子创建,IBM公司是用超导性金属形成的5个环创建。由于IBM量子计算机开放给用户在网上对其编程,门罗团队因此能够设计这次开创性实验。
在实验中,门罗团队让每种量子计算机运行了一系列标准算法,然后进行比较。
结果,IBM超导计算机虽然运算更快,但离子型计算机答案正确率更高,在一项特别任务中,离子计算机的成功率达到77.1%,而IBM超导计算机只有35.1%。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原因在于连接方式的不同,离子计算机5个位点两两互联,更能实现信息共享;而IBM的连接方式是,4个位点与另一个中心位点分别相连,在处理信息中更易出错。
经过双方的一番“鏖战”,结果显示它们各具优势,一种更加可靠准确,另一种速度更快。
为何这场“决斗”能引起四海八荒的高度关注呢。原来,之前的量子计算机研究,只能通过与传统计算机比较展示其强大性能,但这次新研究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直接比较不同量子计算机性能,优胜劣汰,从中挑出最优质的一款,这在未来会更加普遍。
如果说发展到现在,传统计算机已经不断修炼为“上仙”的话,量子计算机则是向着“上神”的境界去修炼的。传统计算机只有0和1两个位,而量子位完全不同,是一种双态量子系统,每个量子位保存的信息不再仅仅是0或1,还可以是0和1的叠加:00、01、10、11,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计算能力超级强大。
但目前来看,量子计算机的真正应用,还需要技术及各方面的进一步突破,即真正“历劫”之后才能飞升上神。
但这一次“决斗”的意义重大,不仅首次实现不同量子计算机的正面“较量”,还标志着这一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12-11
本文作者:陶卿
本文来源:九州量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