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ontext架构--静态结构

简介: 概念Contex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pring容器,打个比方,context就像是一家公司,beans则是公司的工厂,除了工厂,公司还有翻译,仓库以及办公场所等等。下面就看看context的主要构成部件。Context构成部件上图是ApplicationContext的实体静态结构,它继承了六个实体。虽然是继承,但其实context和他们的关系更像是聚

概念

Contex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pring容器,打个比方,context就像是一家公司,beans则是公司的工厂,除了工厂,公司还有翻译,仓库以及办公场所等等。

下面就看看context的主要构成部件。

Context构成部件

spring context

上图是ApplicationContext的实体静态结构,它继承了六个实体。虽然是继承,但其实context和他们的关系更像是聚合。Spring使用继承主要是为了在context上也同时体现这6个实体的特征。在实现层面,context事实上是个包装类,最终通过聚合的实体类完成相应行为,而ApplicationContext接口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ApplicationContext extends EnvironmentCapable, ListableBeanFactory, HierarchicalBeanFactory,
        MessageSource,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ResourcePatternResolver {

    String getId();

    String getApplicationName();

    String getDisplayName();

    long getStartupDate();

    ApplicationContext getParent();

    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 ge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 throws IllegalStateException;
}

ApplicationContext的实质功能都是继承于以下6个实体:

  1. MessageSource: 用于国际化的接口,可以将其理解为公司的翻译。用户可以通过bean配置自定义MessageSource–要求name为“messageSource”,spring会在容器refresh时自动探测并且初始化它。

  2.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用于发布应用事件,例如ContextRefreshed,stopped, started等。它就像是企业邮箱,通过它可以接收到公司的事件通知。用户通过配置ApplicationListener类型的bean即可订阅这类事件,spring通过getBeansOfType取得所有的listener,并依次通知。

  3. ResourcePatternResolver: 对ResourceLoader的扩展,后者只支持对具体路径资源的加载,而前者则支持对某pattern路径资源的加载,默认是ant风格的模式。Resource是特指配置文件,或者class路径(里的扫描路径)。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打单的机器,将各个地方发过来的单子打出来。

  4. ListableBeanFactory和HierachicalBeanFactory: 自然的context也是个工厂,context里持有的依然是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通过它完成工厂的相应行为。介绍下这两个工厂,前者主要用于取得批量bean,比如getBeansOfType;后一个工厂则主要体现层级概念,但是context的parentFactory也是一个context,这是因为context具有beanFactory的所有特征。

  5. EnviromentCapable: 则类似是公司的行政部门,负责办公场所等设施维护。它关联着Enviroment。Enviroment也类似context是个包装类,虽然继承了PropertyResolver,但在实现类里是委托给ConfigurablePropertyResolver处理的。Enviroment代表应用环境,比如测试环境还是生产环境又或者开发环境。
    用户可以通过或者@Profile指定某个配置的profile。然后通过activeProfile指定应用环境,从而会enable相应profile的beans
    activeProfile可以通过5种方式指定:
    1). servlet config init param,这种方式只适用于spring mvc的dispatcherServlet配置上
    2). servlet context init param
    3). system property
    4). system env。以上四种方式设置的key均为spring.profiles.active
    5.) @ActiveProfile,这种方式只适用于junit单元测试

Context通过继承获得了工厂,事件发布,环境定义,资源加载以及国际化的能力。

context静态结构

这一节我只抽一些比较重要的接口的源码讲述,主要还是注重概念和原理,后面会专门出一篇讲context的动态处理过程,那里面会对具体实现类做详述。这一篇泽主要是建立对context静态类结构的理解。

下图是web application context的类图,可以和构成部件的结构图结合着看,上面的图每个实体都是spring context的一个接口。
context类结构
常见的WebApplicationContext实现主要有两个,分别是XmlWebApplicationContext和AnnotationConfigWebApplicationContext。他们共同的父类为AbstractRefresh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我们从它出发,看一下context的类结构。

LifeCycle和Closeable代表着容器的整个生命周期,被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继承,使继承该接口的context具有生命周期的特征。

public interface Lifecycle {
    void start();

    void stop();

    boolean isRunning();
}

用户可以配置Lifecycle类型bean,在context start以及stop时也会相应的启动LifeCycle bean的start或者stop。对于允许autoStartup的SmartLifecycle,context refresh的过程中会自动启动。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继承了生命周期,代表一个可以修改相关属性行为的context,上一节提到的Enviroment和ApplicationListener等等都可以通过它设置。同时整个context的核心refresh方法也是定义在他里面,所以所有的context都继承了它。

public interface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extends ApplicationContext, Lifecycle, Closeable {
       void setId(String id);

    void setParent(ApplicationContext parent);

    ConfigurableEnvironment getEnvironment();

    void setEnvironment(ConfigurableEnvironment environment);

//添加bean后处理器,[beans架构](http://blog.csdn.net/szwandcj/article/details/50688616)架构里详细讲过后处理器
       void addBeanFactoryPostProcessor(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void addApplicationListener(ApplicationListener<?> listener);

//context核心方法,refresh是整个容器构建的过程
    void refresh() throws BeansException, IllegalStateException;

//注册jdk进程退出时的hook
    void registerShutdownHook();

    void close();

    boolean isActive();

    ConfigurableListableBeanFactory getBeanFactory() throws IllegalStateException;
}

实现这个接口的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很自然的也承担了context的绝大部分职能,上一节提过的context的六个方面的功能就几乎都是由它实现,除BeanFactory以外,其它的4个实体都是聚合在这个类里。而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那个最著名的BeanFactory则是由它的子类AbstractRefreshableApplicationContext生成,它自己通过模板方法使用。

AbstractRefreshableApplicationContext定义了loadBeanDefinitions模板方法,由具体的实现提供。它创建bean factory并load配置文件。beans配置文件load过程参考这里

AbstractRefreshableConfigApplicationContext主要用于设置资源的路径。几乎所有的ApplicationContext都会继承这个类,除非不需要读取配置资源。

AbstractRefresh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主要针对web的一些特性提供一些context属性行为设置能力,例如覆盖默认的enviroment(默认的由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提供),生成StandardServletEnviroment,又例如覆盖ResourcePatternResolver以及对BeanFactory的后处理等。

Configur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则是web application context的通用接口,为了支持spring-mvc和spring-web定义了一些set方法,例如设置configLocations(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接口并不支持setConfigLocation,因为这个接口是跟着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一起发布的,而web和mvc是后来加上的功能)和nameSpace等。可以把它看成是专门支持web和mvc的一个接口(web和mvc中生成context是通过class.newInstance的无参构造,所以无法将这些信息作为参数传入,必须显示提供set方法以设置属性)

public interface Configur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 extends WebApplicationContext,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

    void setServletContext(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

    void setServletConfig(ServletConfig servletConfig);

    ServletConfig getServletConfig();

    void setNamespace(String namespace);

    String getNamespace();

    void setConfigLocation(String configLocation);

    void setConfigLocations(String... configLocations);

    String[] getConfigLocations();
}

Enviroment实现

再具体说下Enviroment的实现,还是挺有意思的。下图是enviroment的序列图
enviroment

主要说下MutablePropertySources和PropertySource。

最终属性值是通过PropertySource取得,它有多种实现,分别代表一种来源的属性。第二节提到的4种来源则分别对应着ServletConfigPropertySource,ServletContextPropertySource,MapPropertySource和SystemEnvironmentPropertySource。

MutablePropertySources里持有一个property的list,对它迭代直到从一个PropertySource里取出对应key的值就停止,从这可以就看出spring.profiles.active是有先后优先级的。

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源码,会稍微有些繁琐。有一点需要注意:spring web和mvc模块会在refresh applicationContext之前调用相应enviroment#initPropertySources生成ServletConfigPropertySource和ServletContextPropertySource。相应的MapPropertySource和SystemEnvironmentPropertySource则是默认生成的。所以如果不是web项目,就只能通过配置system properties或者env指定activeProfile。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监控 Java API
Spring Boot 3.2 结合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实操指南 现代分布式应用系统构建实战教程
Spring Boot 3.2 + Spring Cloud 2023.0 微服务架构实践摘要 本文基于Spring Boot 3.2.5和Spring Cloud 2023.0.1最新稳定版本,演示现代微服务架构的构建过程。主要内容包括: 技术栈选择:采用Spring Cloud Netflix Eureka 4.1.0作为服务注册中心,Resilience4j 2.1.0替代Hystrix实现熔断机制,配合OpenFeign和Gateway等组件。 核心实操步骤: 搭建Eureka注册中心服务 构建商品
383 3
|
4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
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基于 Spring Boot Vue 3 微服务架构实操指南
本文介绍了基于Java技术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与实施案例。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使用Spring Boot框架搭配MySQL数据库,前端可选择Vue.js或Java Swing实现。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垃圾分类查询、科普教育、回收预约等。文中提供了两个典型应用案例:彭湖花园小区使用的Swing桌面系统和基于Spring Boot+Vue的城市管理系统,分别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最新技术方案升级为微服务架构,整合Spring Cloud、Redis、Elasticsearch等技术,并采用Docker容器
222 0
|
20天前
|
Java 数据库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Spring Boot四层架构深度解析
本文详解Spring Boot四层架构(Controller-Service-DAO-Database)的核心思想与实战应用,涵盖职责划分、代码结构、依赖注入、事务管理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助力构建高内聚、低耦合的企业级应用。
316 0
|
1月前
|
Kubernetes Java 微服务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技术解析与实践指南
本文档全面介绍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的核心组件、设计理念和实现方案。作为构建分布式系统的综合工具箱,Spring Cloud 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服务发现、配置管理、负载均衡、熔断器等关键功能的标准化实现。本文将深入探讨其核心组件的工作原理、集成方式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最佳实践,帮助开发者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
247 0
|
3月前
|
存储 Java 数据库连接
简单学Spring Boot | 博客项目的三层架构重构
本案例通过采用三层架构(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重构项目,解决了集中式开发导致的代码臃肿问题。各层职责清晰,结合依赖注入实现解耦,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为后续接入真实数据库奠定基础。
279 0
|
3月前
|
SQL 前端开发 Java
Spring的三层架构
Spring MVC 三层架构(表现层、业务层、数据访问层)通过职责分离提升代码可维护性与扩展性。表现层(Controller)接收请求并返回响应;业务层(Service)处理核心逻辑与事务;数据访问层(Mapper)负责数据库操作与数据映射,共同实现高效、清晰的系统开发。
236 0
|
4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 API
基于 Spring Cloud 的微服务架构分析
Spring Cloud 是一个基于 Spring Boot 的微服务框架,提供全套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它整合了 Netflix、Zookeeper 等成熟技术,通过简化配置和开发流程,支持服务发现(Eureka)、负载均衡(Ribbon)、断路器(Hystrix)、API网关(Zuul)、配置管理(Config)等功能。此外,Spring Cloud 还兼容 Nacos、Consul、Etcd 等注册中心,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其核心组件如 Feign 和 Stream,进一步增强了服务调用与消息处理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微服务开发工具包。
49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