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影视的变现到底是面向B端还是C端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火柴全景的黄文用实践经验告诉你哪个是答案。
2016年12月17日,由镁客网、创客家孵化器、江苏华友会发起的“智享沙龙第四期&2016行业年终聚会”在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举行,众多行业大佬与现场两百多位观众一起探讨“AR/VR的商业化道路之变”。
关于VR内容的商业化方面,来自火柴全景的VP黄文,发表了主题为《从VR的发展看内容的重要性》的演讲,给大家介绍了VR视频内容制作方面的一些商业化经验。
黄文从VR的发展切入,认为VR游戏和视频是最有潜力的两大板块。再引到拍摄制作工具,在黄文来看,诺基亚OZO这种自动拼接缝合以及可以录制全景声音的设备,才是VR相机的新时代。
之后,黄文从镜头语言、制作成本、呈现方式等角度,对比了传统视频内容制作和VR内容制作之间的区别,强调VR视频内容的交互性以及高制作成本。
在VR内容的商业化上,黄文表示,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他们更愿意把产品服务推向B端用户,“在企业和政府这样的一个市场里面,VR的内容制作会显得格外的火热”,而房地产行业是目前客户需求量最大的一块。
以下是火柴全景VP黄文的演讲实录:
VR其实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了,还在一九六几年的时候,美国人就做出了第一个VR实验室,当时也是因为硬件成本,内容开发难度大等原因,所以只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培训、医疗、军事方面比较活跃。
到了今年VR又因为一些硬件的性能得到了一个极大的提升,所以又开始活跃了。第一批VR内容的活跃应该是从游戏开始的,好的VR游戏确实能给我们带来第一批C端用户。
发展到时至今日,VR在旅游、影视、包括新闻媒体等行业里都有不错的发展。
那么VR发展的终极状态呢?那肯定是社交啊,就是现在腾讯的VR战略正在考虑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是根据现在的技术程度,以及硬件适配的程度,做了一个VR内容的排名。
现在如果有小伙伴想要入局VR 这个行业的话,可以选择影视和游戏这两方面来入手。
那么现在VR内容的技术层面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呢?
如果以百分之百作为一个进度的话,那么可能我们刚过了百分之五十。
我们的体验可能就是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环境,能让体验者的感官世界被欺骗,那么未来呢?它可能会欺骗我的味觉、触觉、嗅觉等等。但是它的终极状态呢?肯定是他完全模拟出一个虚拟的社会。我们的神经元全都上传到云上,然后我们过着脑插管的生活。
我们判断整个行业的趋势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VR是一种工具的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么未来VR或者AR会作为一个平台、一个底层的技术来去出现。
那么到了终极状态,VR可能是什么呢?
是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就是像现在很多人沉迷网络游戏一样,它其实是在这种虚拟的世界里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可能都已经不想回归到现实社会当中,所以VR可能会成为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
VR内容制作
那么VR的内容呢,我们总结大致分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实景的复刻再现,第二个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虚拟现实的开发。那么因为我们的公司做实景的复刻再现的时间比较久,所以今天分享实景再现的一些行业经验。
我们做实景的话,首先要有工具。
这些就是现在时下非常火的VR全景相机,从左到右呢,依次是理光的Theta S,法国人做的360Cam,以及美国人做的Go Pro的“狗笼子”,那么这些都被我们称之为全景相机的旧时代。
为什么说是旧时代呢?是因为他们的缝合原理。大家可以看一下,他是由多个广角摄像机采集不同方位的画面,通过软件处理做了一个缝合,然后实现这种全景环境的还原。这个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就是说它为什么称作是旧时代,因为它的缝合原理是找到相似点,然后做一个拼接,就是我们俗称的硬拼。那么虽然这些相机的产品化程度比较高,但是不能拍出那种真正的VR效果。
真正的VR效果是什么?就是那种有景深的。
诺基亚是作为一个老牌的硬件厂商,自从手机上栽了跟头之后, 它想在VR领域内卷土重来。但是它和其他的老牌厂商不一样,它选择的切入点是摄录设备,这个是它在VR整个战略里的第一款产品——诺基亚的OZO。
那么这款产品为什么会称之为新时代呢?
做影视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它输出的文件格式RAW,它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加工的的视频格式,这样就为影视从业者带来更多的发挥空间和宽容度。
那么第二个呢,就是他的水平方向的一组镜头,它可以形成水平的一个阵列。那水平的阵列,它能带来什么?它能制造出真正的3D的画面,就是能有景深的效果。
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实它每两目都是互为左右眼,但是这个设备的造价也非常高,市场价是32万。
类似的这种新时代的产品也有,下面依次是谷歌的Jump,Jaunt、以及Facebook自己研发的surround 360。
这些都是根据实景三维重构的原理来进行内容制作的。
VR的影视制作和传统制作的区别
首先是镜头语言,那么传统的影片我们用一张图就可以看出来,它是通过这种有限的画面,导演使用推拉摇移蒙太奇的手法,来去诠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但是在VR里面呢,他是完全做不到的。
这个是林俊杰在今年早期拍的VR版MV,他大概用四分钟左右的一个长镜头,通过现场导演的调度,演员的精确走位,来通过一个长镜头的方式完成了整部MV的制作。
这个是我们之前做的一个案例,做一个金融平台,体现未来社会的一个案例。
这个里面是通过包装的一些效果,来体现我们想表达的内容。比如说在未来的外滩,这时候我的理财经理给了我一个电话,完了之后会有各种理财信息,通过这种包装效果表现出来。
其次是制作成本。这是我们给平安集团发布会做的一个宣传片,当时也是请了胡歌来作为我们的参演演员。这种宣传片我们测算一下,和传统的宣传片相比的话,它每分钟的单价将会是传统宣传片的6倍左右。
最后一点区别就是沉浸方式,戴着头显去体验VR内容是一种,那么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更新的尝试和探索。比如说我们通过内投影的形式,把整个内容投在一个球形屏幕上。或者通过多台投影拼接的形式,来还原整个VR内容。
在和《真正男子汉》的制片人聊VR内容时候,他的想法就是,他就觉得客厅的那块屏是他们坚守的阵地,他不想通过新的技术让他客厅这块屏的粉丝流失。
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通过机顶盒的方式,让我们客厅这块屏和VR做一个结合。这个技术我们也在和合作伙伴讨论和研发,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问世。
VR视频是如何演进
首先是2D的内容一定会变成3D的内容。
第二我们听到的立体音会变成全景声,在VR里面,如果我在台上和你们说话,我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你们正前方传过来的。当然在虚拟的世界里面呢,如果要能达到同样的仿真声音的效果,就必须要有多路的这种声音,诺基亚的OZO其实就自带这种定向声音标记的。
那么它能达到什么效果?
我在和你说话的时候,这时你的头转向左边的话,我的声音就会从你的右耳来进入。这个就是高度还原了整个VR内容的声音。
第三块就是交互的演进。
在VR内容的交互上,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
这个是为房地产做的一个包装效果,这个里面是没有任何交互的。
这条是我们尝试拍的办公室主题的一个惊悚片子,它其中存在一个弱交互,就是我到了一个环节之后,它会有一个让观看者选择的一个环节,那么我们的观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去体验不同的结局。
下面这种就是一个强交互的案例,为什么说它是强交互呢?
它是通过这种实景扫描的技术,把整个环境进行一个扫描,体验者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去做任意的“穿越”,这种技术被大量的运用到线下的实体商业以及房地产行业。
还有就是我们和阿里合作做的VR购物的一个体验,在座的可能在双十一已经体验过这种VR购物。我们经常会和阿里去探讨,未来的VR购物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方向。这次我们所有的产品和场景都是实拍,在实拍内容里面添加一些交互的“热点”和内容,来让体验者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
虚交互这个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我的观影者看到我的这个方位的时候,比如我看到墙上挂的一幅画,我不看它的时候,它会好好的挂上面。但是我看它的时候,就会产生类似掉下来的这种交互效果,或者是我看到某一方位,就会有一些内容的浮现。
这样的技术运营到影视制作上,例如在恐怖片当中,你进去后没发现任何的变化,但是你触发到我预设的一些热点的话,就会显得很surprise。
那么VR影视的内容怎么变现?
这个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到底是TOB还是TOC呢?
我们也和国内一流的VR制作团队一起探讨这样的问题,大家都认为现在把这个商业内容去面向C端的话,可能因为受到各种限制,C端用户不会轻易的为这些商业内容买单。因为VR毕竟是一个还处在初级阶段,体验也比较普通的一个产物。
但是相反呢,在企业和政府这样的一个市场里面,VR的内容制作会显得格外的火热。
我了解到VR领域内很少会有自媒体的平台出十万加的爆文,但是前段时间有连续几条的十万加的爆文,都是来自于蒙牛。蒙牛做的是VR的一个宣传内容,当时就是刷爆所有的自媒体的平台。
后来我们也总结了一下,那可能就是虚拟现实所带来的红利。那么我们企业越早和虚拟现实做一些结合,这个红利带来的效果可能就会越明显。当所有人都去做VR内容的时候,蒙牛再做的话,就显得不是那么火爆了。
所以我们和主流的一些行业都做了VR的合作,下面是我们和行业合作的一个图。主要有地产、家装、旅游等等。
和这些行业都做了VR内容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可能会有人疑问,为什么我们不专注于某一个行业扎根去做呢?
其实现在的VR技术也好,硬件也好,还是体验也好,现在都属于初级阶段。我们不敢抱着一个行业,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尝试多个行业,最终会找到一个合适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会做厚度。
B端应用中,客户需求量最大的其实是地产。地产的话我们想做成一个标准化、工业化的一个产品,从而来降低我们的制作成本,并且让我们的客户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优的产品。
下面是我们的行业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