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html><head><meta http-equiv="Cont

本文涉及的产品
转发路由器TR,750小时连接 100GB跨地域
简介: 大赛简介 目前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公司都在做APP领域的“用户行为分析”产品,与Web时代的行为分析相类似,其目的都是帮助公司的运营、产品等部门更好地优化自家产品,比如查看日活和月活,查看渠道来源,提高留存、转化、活跃度等等。

点击查看易观OLAP算法大赛详情



大赛简介


目前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公司都在做APP领域的“用户行为分析”产品,与Web时代的行为分析相类似,其目的都是帮助公司的运营、产品等部门更好地优化自家产品,比如查看日活和月活,查看渠道来源,提高留存、转化、活跃度等等。 在这个研发过程中,有个比较核心的需求,叫做“有序漏斗”。“有序漏斗”问题定义比较简单,但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市面上现有的解决方案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计算效率较低。 为了更好的提升产品体验,易观决定将此需求作为比赛题目,广招各路大牛,共同解决。大赛分为2组,开源组和商业组。开源组设置奖金池和排行榜,商业组最后设置排行榜。

根据提供的应用转化和OLAP场景,给出具体的方案,先利用测试数据集在指定测试集群上运行给出测试结果, 最终易观会用实际测试数据在测试集群上跑整体数据并给出用时排名。

开源排行榜,第1名现金人民币10万(税前)奖励, 前3名易观证书
商业排行榜,前3名易观证书


问题定义


点击查看易观OLAP算法大赛详情
漏斗分析是帮助运营人员分析一个多步骤过程中每一步的转化与流失情况。
假设我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需要触发的事件包括 “启动”,“登陆”,“搜索商品”,“查看商品”,“生成订单”等。 运营人员需要分析某段时间内(比如2017年1月5号到2017年2月5号),在全部用户中依次有序触发 “登陆”→“搜索商品”→“查看商品”→“生成订单“ 事件的人群的转化流失情况,即计算全部用户中触发了“登陆”事件的总人数A,A中触发“搜索商品”事件的总人数B,B中触发“查看商品”事件的总人数C,以及C中触发“生成订单”事件的总人数D。展现形式如下:
同时,漏斗分析中包含“时间窗口”的概念,即需要保证所有事件在同一个窗口期内发生。比如时间窗口为1天,用户001触发“搜索商品”事件的时间和触发“登陆”事件的时间间隔在一天内,“搜索商品”事件才有效,否则视为无效。同理,用户001触发“查看商品”事件的时间和触发“登陆”事件的时间间隔也必须在一天内。时间窗口可以为1天、3天、7天或者1小时、6小时等任意长时间段。 最后,在漏斗分析中,可以设置事件属性。比如“搜索商品”事件,可以设置只计算“搜索商品”事件的属性中“content”字段为“computer”的用户。具体见详细数据。



测试数据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dEHodih 密码: z3m8

数据为文本文件格式,具体包含字段有:
(1)用户ID,字符串类型
(2)时间戳,毫秒级别,Long类型
(3)事件ID,Int类型,包含10001到10010十个事件
(4)事件名称,字符串类型,包含启动、登陆、搜索商品等十个事件
(5)事件属性,Json串格式
(6)日期,字符串类型
数据总条数6亿左右,日期范围:2017/01/01到2017/02/28。


比赛评判说明


所有提交的方案都必须可行,开源组须公开思路及源代码,商业组只须公开思路,具体使用哪些软件可自行设定。 评委会随机设定漏斗需求,所有参赛方案根据具体需求计算结果,在结果准确的基础上,耗时最少者获胜。漏斗需求举例如下:
(1)计算2017年1月份中,依次有序触发“搜索商品”、“查看商品”、“生成订单”的用户转化情况,且时间窗口为1天。
(2)计算2017年1月和2月份中,依次有序触发“登陆”、“搜索商品”、“查看商品”、“生成订单”、“订单付款”的用户转化情况,且时间窗口为7天,“搜索商品”事件的content属性为Apple,“浏览商品”事件的price属性大于5000。


目前通用算法与实例



点击查看易观OLAP算法大赛详情
目前通用60分的算法如下,给各位参赛者做参考,同时源代码稍后公布,大家可以基于这个算法或者自建更好的算法优化。
(1)底层存储用HDFS
(2)建立Hive表,并以应用标识、日期、事件名称为分区
(3)查询用presto,并自定义UDAF,或者利用Spark core自定义相同逻辑



硬件系统配置

centos7、16核|16G内存、SSD数据盘300G的ucloud云主机4台

目前易观在以上配置的4台机器上测试漏斗耗时统计如下:
1、查询2017年1月份,时间窗口为7天,事件顺序为10001、10004、10008的漏斗,结果为[3999974, 3995900, 3608934],24秒
2、查询2017年1月份,时间窗口为3天,事件顺序为10004、10008、10010的漏斗,结果为[3999422,3573367,697506],13秒
3、查询2017年1月份,时间窗口为3天,事件顺序为10004、10007、10009、10010,并且10004事件的brand属性为’Apple’的漏斗,结果为[3639301, 2449480, 559517, 35795],13秒


合作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人工智能 架构师
ChatGPT 与软件架构 (2) - 基于 Obsidian 和 GPT 实现解决方案架构自动化
ChatGPT 与软件架构 (2) - 基于 Obsidian 和 GPT 实现解决方案架构自动化
406 0
|
存储 缓存 监控
解锁Vuex性能优化的秘密:让大型Vue应用如丝般顺滑,紧跟技术热点,体验速度与效率的双重飞跃!
【8月更文挑战第27天】Vuex是Vue.js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解决方案,它允许开发者集中管理组件间共享的状态。然而,在大型应用中,庞大的状态树可能会影响性能。本文介绍几种优化策略:1)精简状态树,避免存储不必要的数据并通过模块化降低复杂度;2)利用getters缓存计算结果以提高效率;3)通过actions处理异步操作,确保状态更新的同步性和逻辑清晰;4)在组件级别上减少不必要的重渲染;5)使用工具如Vue Devtools进行监控和调试。这些方法有助于提升应用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312 0
|
算法 Java
闲话银行家舍入法,以及在程序中如何实现
闲话银行家舍入法,以及在程序中如何实现
525 0
|
Java
Java Socket编程与多线程:提升客户端-服务器通信的并发性能
【6月更文挑战第21天】Java网络编程中,Socket结合多线程提升并发性能,服务器对每个客户端连接启动新线程处理,如示例所示,实现每个客户端的独立操作。多线程利用多核处理器能力,避免串行等待,提升响应速度。防止死锁需减少共享资源,统一锁定顺序,使用超时和重试策略。使用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等维持数据一致性。多线程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伴随复杂性和挑战。
352 0
|
Java
方法重载和方法重写有什么区别?
本文解释了Java中方法重载(Method Overloading)和方法重写(Method Overriding)的区别,包括它们的定义位置、参数要求、返回值要求、业务功能以及绑定方式的不同,并提供了示例代码。
405 2
方法重载和方法重写有什么区别?
|
搜索推荐 C语言
深入浅出理解 C 语言中的 qsort 函数
深入浅出理解 C 语言中的 qsort 函数
|
Python 存储
运营的小伙伴看过来,使用python处理批量视频文件
这段Python脚本用于批量处理MP4视频文件,将它们按每15个文件一组移动到新创建的文件夹中。首先,它导入os和shutil库,设置源文件夹路径及目标文件夹根路径。接着,遍历源路径中的视频文件,每移动15个文件后创建新的目标文件夹。完成后,输出“文件移动完成!”提示。
356 3
|
存储 小程序 开发者
微信小程序猜拳游戏步骤及代码
微信小程序猜拳游戏步骤及代码
329 0
|
运维 Kubernetes Devops
基于k8s的devOps自动化运维平台架构设计(中英文版本)
基于k8s的devOps自动化运维平台架构设计(中英文版本)
|
XML 安全 Java
【解决方案 十二】一文彻底解决文件格式判别问题
【解决方案 十二】一文彻底解决文件格式判别问题
1025 0
【解决方案 十二】一文彻底解决文件格式判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