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升级内核,出现:mount:could not find filesystem‘/dev/root’的解决方法

简介:

linux升级内核,出现:mount:could not find filesystem‘/dev/root’的解决方法


A: 是由于无法加载磁盘硬件的模块驱动。

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make menuconfig中加载sata sici的devices设备模块驱动。常用的驱动模块如下:


insmod /lib/uhci-hcd.ko 

insmod /libohci-hcd.ko 

insmod /lib/ehci-hcd.ko 

insmod /lib/jbd.ko

insmod /lib/ext3.ko

insmod /lib/scsi_mod.ko

insmod /lib/sd_mod.ko

insmod /lib/libata.ko

insmod /lib/ahci.ko

B: initrd是旧版本mkinitrd生成的。

  解决方法就是加入对旧版sysfs路径的支持,方法如下:


  1)、通过make menuconfig选中以下对应的选项

1
2
General setup -->
               [*]  enable  deprecated sysfs features to support old userspace tools

2)、修改.config文件

  修改.config文件中CONFIG_SYSFS_DEPRECATED_V2,将原本被注释掉的


       

1
CONFIG_SYSFS_DEPRECATED_V2 改成CONFIG_SYSFS_DEPRECATED_V2=y


注 : 修改这项是因为旧版的mkinitrd及其nash在内核没有CONFIG_SYSFS_DEPRECATED_V2参数时默认使用旧版sysfs路径格式,然后重新编译内核,从而在新内核下无法正确访问/sys内的硬盘信息节点。


    由于我编译内核所使用的配置文件是/boot/config-2.6.18-53.el5,也就是当前正在使用的内核的配置文件,所以,是由B原因引起的,而不是A原因。


    在百度中,搜到别人编译linux-2.6.33的内核在initrd中还有一个问题,虽然在linux-2.6.34中这个bug被修正了。但还是通过这篇文章学习了一个命令cpio。


    在linux-2.6.33中,假如在升级重启后会报的错误insmod: error inserting ‘/lib/dm-region-hash.ko’: –1 File exits,这是 由于initrd里面的init中加载dm-region-hash.ko这 个模块重复了,因此需要修改生成的initrd文件(不是所有的机器都会出现这个错), 修改的方式如下


a) 解压initrd

1
2
3
4
5
6
7
8
9
# cp /boot/initrd-2.6.33.img /tmp
# cd /tmp/
# ls
initrd-2.6.33.img
# mkdir newinitrd
# cd newinitrd/
# zcat ../initrd-2.6.33.img |cpio -i
# ls
bin  dev  etc  init  lib  proc  sbin  sys  sysroot


b) 编辑init, 删掉重复的两行

1
2
3
4
echo  "Loading dm-region-hash.ko module"
insmod  /lib/dm-region-hash .ko
echo  "Loading dm-region-hash.ko module"
insmod  /lib/dm-region-hash .ko

c) 重新打包initrd

1
2
3
# find .|cpio -c -o > ../initrd
# cd ..
# gzip -9 < initrd > initrd-2.6.33.img


d) 将initrd重 新复制到/boot目录下

1
#cp initrd-2.6.33.img /boot


11) 重新启动


启动成功。




      本文转自灬落魄灬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smoke520/189298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安全 Linux 编译器
BigCloud Enterprise Linux 8和Rocky Linux 8升级OpenSSH步骤
本文介绍了在BigCloud Enterprise Linux 8.2/8.6和Rocky Linux 8.10上升级OpenSSH的详细步骤。首先配置Telnet服务和GCC编译器以确保远程登录安全,接着备份旧版OpenSSH并下载、编译、安装最新版本(如9.9p1)。然后创建新的sshd系统服务配置文件,调整配置并启动服务。最后验证升级效果,关闭不必要的Telnet服务,并处理可能的防火墙和SELinux问题。通过这些步骤可有效修复低版本OpenSSH带来的高危漏洞。
71 13
|
1月前
|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nginx
【Azure App Service】基于Linux创建的App Service是否可以主动升级内置的Nginx版本呢?
基于Linux创建的App Service是否可以主动升级内置的Nginx版本呢?Web App Linux 默认使用的 Nginx 版本是由平台预定义的,无法更改这个版本。
143 77
|
6天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Linux
Linux 内核源码分析---proc 文件系统
`proc`文件系统是Linux内核中一个灵活而强大的工具,提供了一个与内核数据结构交互的接口。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 `proc`文件系统的实现原理,包括其初始化、文件的创建与操作、动态内容生成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利用 `proc`文件系统来监控和调试内核,同时也为系统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36 16
|
2月前
|
安全 Linux 测试技术
Intel Linux 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 | 龙蜥大讲堂104期
《Intel Linux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龙蜥大讲堂104期)主要介绍了LKVS的定义、使用方法、测试范围、典型案例及其优势。LKVS是轻量级、低耦合且高代码覆盖率的测试工具,涵盖20多个硬件和内核属性,已开源并集成到多个社区CICD系统中。课程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LKVS进行CPU、电源管理和安全特性(如TDX、CET)的测试,并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
2月前
|
Ubuntu Linux 开发者
Ubuntu20.04搭建嵌入式linux网络加载内核、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
使用上述U-Boot命令配置并启动嵌入式设备。如果配置正确,设备将通过TFTP加载内核和设备树,并通过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151 15
|
3月前
|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探讨Linux内核如何高效地分配、回收和优化内存资源,我们揭示了这一复杂系统背后的原理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于常规的摘要,本文将直接进入主题,不包含背景信息或研究目的等标准部分,而是专注于技术细节和实际操作。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性能调优####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性能调优方法,旨在为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南。通过分析内核参数调整、文件系统选择、内存管理及网络配置等关键方面,本文揭示了如何有效提升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的做法,本摘要直接指出文章的核心价值——提供具体可行的优化措施,助力读者实现系统性能的飞跃。 ####
|
3月前
|
监控 算法 Linux
Linux内核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践优化####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锁机制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见解。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文将直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锁策略对于解决竞争条件、死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锁的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为读者呈现一份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南。 ####
|
3月前
|
缓存 监控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内核参数调优、编译选项配置及实时性能监控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内核设置,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实用的优化指南。 ####
|
3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调度机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本文旨在剖析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进程调度机制,特别是其如何通过CFS(完全公平调度器)算法实现多任务环境下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系统响应速度之间的微妙平衡。不同于传统摘要的概览性质,本文摘要将直接聚焦于CFS的核心原理、设计目标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揭开Linux高效调度的秘密。 ####
7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