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 vs python脚本监控http请求

简介:

    各写一个shell和python脚本来监控http请求,并在服务不可用的时候重启服务。

监控的连接为:

http://192.168.1.101:5022/product

http://192.168.1.101:5024/module

shell脚本如下,配合crontab计划任务每一分钟执行一次检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in/bash
# This shell is used to moniter 192.168.1.101 port 5022 & 5024
date   #在crontab里用来记录log的时间
i=0
curl -s -m 10 192.168.1.101:5022 /product  /dev/null   #用crul测试服务是否可用
n=` echo  $?`   #只有在服务请求正常的情况下$?的值才为0
echo  "5022 curl echo $n"
curl -s -m 10 192.168.1.101:5024 /module  /dev/null
m=` echo  $?`  
echo  "5024 curl echo $m"
if  [[  "$n"  - eq  "$i"  &&  "$m"  - eq  "$i"  ]];  then
     echo  "api port 5022 and 5024 is ok."
else
     echo  "service need restart"
     /etc/init .d /serverapi  restart
fi

python脚本,每隔十秒诊断一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import  requests
import  os
import  time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timedelta
 
def restart():
     try:
         urls = [ 'http://192.168.1.101:5022/product' 'http://192.168.1.101:5024/module' ]
         while  True:
#            import pdb
#            pdb.set_trace()
             sleep  = 10
             for  url  in  urls:
                 print( 'get %s' %url)
                 r = requests.get(url,timeout=10)
                 if  r.status_code == 200:
                     print( '%s is ok...' %url)
                     print( 'moniter continue after 10s' )
             time . sleep ( sleep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message)
         print( '%s is ERROR !!!' %url)
         print( 'consoleapi will be restart' )
         os.system( '/etc/init.d/serverapi stop' )
     print( 'consoleapi stoped' )
         time . sleep (6)
         os.system( '/etc/init.d/serverapi start'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print( 'main' )
     def main():
       while  True:
             restart()
     main()

两个脚本写的都挺烂,呵呵。贴出来主要是提醒自己,用shell或者用Python怎么方便怎么用,不要太拘泥于形式。


      本文转自Jx战壕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xujpxm/1737982,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23天前
HTTP协议中请求方式GET 与 POST 什么区别 ?
GET和POST的主要区别在于参数传递方式、安全性和应用场景。GET通过URL传递参数,长度受限且安全性较低,适合获取数据;而POST通过请求体传递参数,安全性更高,适合提交数据。
280 2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PI
Node.js中发起HTTP请求的五种方式
以上五种方式,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足以让编写Node.js HTTP请求的你,在连接世界的舞台上演奏出华丽的乐章。从原生的 `http`到现代的 `fetch`,每种方式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让你的代码随着项目的节奏自由地舞动。
384 65
|
2月前
|
Go 定位技术
Golang中设置HTTP请求代理的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处理代理服务器的连接稳定性、响应时间、以及错误处理等。因此,建议在使用代理时增加适当的错误重试机制,以确保网络请求的健壮性。此外,由于网络编程涉及的细节较多,彻底测试以确认代理配置符合预期的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
114 8
|
1月前
|
JSON JavaScript API
Python模拟HTTP请求实现APP自动签到
Python模拟HTTP请求实现APP自动签到
|
2月前
|
缓存
|
1月前
|
数据采集 JSON Go
Go语言实战案例:实现HTTP客户端请求并解析响应
本文是 Go 网络与并发实战系列的第 2 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Go 构建 HTTP 客户端,涵盖请求发送、响应解析、错误处理、Header 与 Body 提取等流程,并通过实战代码演示如何并发请求多个 URL,适合希望掌握 Go 网络编程基础的开发者。
|
2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Vue 3 HTTP请求封装导致响应结果无法在浏览器中获取,尽管实际请求已成功。
通过逐项检查和调试,最终可以定位问题所在,修复后便能正常在浏览器中获取响应结果。
148 0
|
2月前
|
Go
如何在Go语言的HTTP请求中设置使用代理服务器
当使用特定的代理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认证信息,认证信息可以在代理URL中提供,格式通常是:
203 0
|
4月前
|
存储 Unix Shell
确定Shell脚本在操作系统中的具体位置方法。
这对于掌握Linux的文件系统组织结构和路径方面的理解很有帮助,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都可能使用到的知识。以上讲解详细清晰,应用简便,是每一个想要精通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爱好者必备的实用技能。
97 17
|
4月前
|
Linux Shell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Centos或Linux编写一键式Shell脚本创建用户、组、目录分配权限指导手册
Centos或Linux编写一键式Shell脚本创建用户、组、目录分配权限指导手册
248 3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