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码率计算问题

简介: 编码率/比特率直接与文件体积有关。且编码率与编码格式配合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视频文件是否清晰。 在视频编码领域,比特率常翻译为编码率,单位是Kbps,例如800Kbps 其中, 1K=1024 1M=1024K b 为 比特(bit) 这个就是电脑文件大小的计量单位,1KB=8Kb,区分大小写,B代表字节(Byte) s 为 秒(second) p 为 每(per) 以800kbps来编码表示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每秒钟需要用800K比特来表示。
编码率/比特率直接与文件体积有关。且编码率与编码格式配合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视频文件是否清晰。 在视频编码领域,比特率常翻译为编码率,单位是Kbps,例如800Kbps 其中, 1K=1024 1M=1024K b 为 比特(bit) 这个就是电脑文件大小的计量单位,1KB=8Kb,区分大小写,B代表字节(Byte) s 为 秒(second) p 为 每(per) 以800kbps来编码表示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每秒钟需要用800K比特来表示。 1MB=8Mb=1024KB=8192Kb Windows系统文件大小经常用B(字节)为单位表示,但网络运营商则用b(比特),也就是为什么2Mb速度宽带在电脑上显示速度最快只有约256KB的原因,网络运营商宣传网速的时候省略了计量单位。 完整的视频文件是由音频流与视频流2个部分组成的,音频和视频分别使用的是不同的编码率,因此一个视频文件的最终技术大小的编码率是音频编码率+视频编码率。例如一个音频编码率为128Kbps,视频编码率为800Kbps的文件,其总编码率为928Kbps,意思是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每秒钟需要用928K比特来表示。 了解了编码率的含义以后,根据视频播放时间长度,就不难了解和计算出最终文件的大小。编码率也高,视频播放时间越长,文件体积就越大。不是分辨率越大文件就越大,只是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清晰度,较高的分辨率需要较高的编码率配合,所以使人产生分辨率越大的视频文件体积越大的感觉。 计算输出文件大小公式: (音频编码率(Kbit为单位)/8 + 视频编码率(Kbit为单位)/8)× 影片总长度(秒为单位)= 文件大小(MB为单位) 这样以后大家就能精确的控制输出文件大小了。 例:有一个1.5小时(5400秒)的影片,希望转换后文件大小刚好为700M 计算方法如下: 700×8÷5400×1024≈1061Kbps 意思是只要音频编码率加上视频编码率之和为1061Kb,则1个半小时的影片转换后文件体积大小刚好为700M。 至于音频编码率和视频编码率具体如何设置,就看选择的编码格式和个人喜好了,只要2者之和为1061即可。如可以设置为视频编码格式H264,视频编码率900 Kbps,音频编码格式AAC,编码率161 Kbps。 与文件体积大小有关的码率是指的平均码率,因此,不论是使用固定比特一次编码方式还是使用二次(多次)动态编码方式,都是可以保证文件大小的。只有使用基于质量编码的方式的时候,文件大小才不可控制。 编码格式有很多种,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用途,产生了各种编码格式。不同编码格式的压缩率不一样,且有各自的特点,有些在低码率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画面质量,但在高码率情况下反而画面质量提示不大,有些适合在高码率情况下保持高清晰度画面,但可能在低码率情况下效果不佳。介绍常见的几种。 RMVB/RM在制定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网络传播,目的在于利用不快的网速传播视觉可以接受的画面质量。因此,RMVB/RM编码格式的特点是较低码率下能获得较好的视频质量。但高码率的情况下反不如其他编码格式。同样是RM/RMVB后缀的文件,其内部编码格式细分还有R8/R9/R10等,但总的来说,上面所说的特点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压缩率更高了,因此RMVB没人用在高清编码领域。RMVB追求的是高压缩率,能接受的画面质量,所以经常压缩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细节。初看画面不错,细看就发现画面不锐利,层次不分明,总给人一直模糊的感觉。RMVB/RM后缀文件的音频编码部分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声音压缩率很高,但只是能听,不要奢望达到声音动听的境界。 RMVB的流行,一是因为REAL的这种格式适合低速网络的传播,能以较小的文件体积获得可以接受的画面质量。二是随着RMVB的使用,开始出现功能比较完善的转码软件和解决方案,方便了视频爱好者,扩大了影片来源。但随着网速越来越快,H264等更好的编码器出现,同时也因为RMVB不适合高清视频制作,且若对于其他硬件厂家希望支持RMVB/RM格式,就必须向REAL公司支付相当昂贵的专利费,导致很多硬件厂商放弃了对RMVB文件的支持。RMVB的文件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完全压倒性的优势了。 现在网络传播的视频文件已经很多都是AVI、MKV、MP4、3GP等后缀了。其中MKV等多用于高清视频文件,MP4、3GP等多用于手机和便携式设备等领域,AVI则使用范围更加广,不但在高清晰度视频文件中有AVI文件,在便携式设备领域也有AVI使用。 VCD用的视频编码格式为MPEG1,DVD则为MPEG2,VCD和DVD都主要用于家庭影音播放,而且一般来说,VCD用MPEG1编码为固定码率编码。DVD可以支持动态码率的MPEG2编码。 为了能保证激烈变化画面时的清晰度,其默认编码率都较高,VCD标准编码率1152Kbps,DVD开放些,根据影片播放时间,常设置为5000 Kbps -8000 Kbps之间,在不浪费DVD碟容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用较高的码率获得更高的清晰度。MPEG1和MPEG2在超低码率情况效果不佳,且过分提高码率,画面效果带来的提示也不明显。而MKV则以H.264编码,用于高清视频,1080p的画面达到了30Mbps的码率。 当然不经过压缩文件的计算公式又不同: 声音为,数据量(位/秒)= (采样频率(Hz)*采样位数(bit)*声道数) 其中,单声道的声道数为1,立体声的声道数为2。 数据量*时间/8=文件总字节 例如CD即为未经压缩的音频文件,采样44.1k,16位,双声道。 数据量=44.1*16*2=1411kb/1024=1.38Mb,一般的MP3压缩后为128kbps 如果以一张CD放一个小时计算的话,CD总量=1.38*3600/8=621MB,当然CD大约放1小时多点,顶多也就700MB。 图象应该是,数据量(位/秒)= (画面尺寸*彩色位数(bit)*帧数) 数据量*时间/8=文件总字节 例如2分钟,25帧/秒,640×480分辨率,24位真彩色数字视频的不压缩的数据量约为,数据量=640x480x24*25=184320Kb=180Mb,而VCD、MKV标准编码率(加上音频)分别为1152Kbps和30Mbps(1080p高清) 2分钟文件字节=180Mbx120/8=2700000KB=2636.71875MB=2.57GB,而压缩后一部90分钟高质量DVD电影可以达到9GB。 数据密度定义:视频每1帧图像中1单位像素所分配到的平均码流 公式:数据密度=bits/(pixel*frame) bits:视频码率 pixel:像素,横向像素×纵向像素 frame:帧率,一般为23.976fps、24fps(部分港台BD)和25fps(二区、六区BD) 从数据密度的公式来看视频清晰度, 1、码率固定的情况下(如HALFCD,固定为480-520kbps,MINISD,固定为800-1000kbps) 分辨率越小,数据密度越大,在默认的播放窗口大小下,就表现得越清晰,如640*256的HALFCD、800*336的MINISD 2、数据密度划分高清与标清的边界 获得的高清感观标准:720p、1080p,数据密度:0.25-0.35及以上,那么码率大致在5Mb/10Mb及以上,代表性作品,各高清小组的BD720p/BD1080p 获得的标清感观标准:a480p、480p,数据密度:0.12-0.18及以上,那么码率大致在1200-2500kbps,代表性作品,各小组的BDRip/DVDRip 讨论之二:MEGUI压制模板与参数设定序言      在视频压缩的过程中,I帧是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是独立帧。而P帧则是参考I帧进行帧间图像数据压缩,不是独立帧。在压缩后的视频中绝大多数都是P帧,故视频质量主要由P帧表现出来。由于P帧不是独立帧,而只是保存了与邻近的I帧的差值,故实际上并不存在分辨率的概念,应该看成一个二进制差值序列。而该二进制序列在使用熵编码压缩技术时会使用量化参数进行有损压缩,视频的质量直接由量化参数决定,而量化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压缩比和码率。视频质量可以通过主观和客观方式来表现,主观方式就是通常人们提到的视频清晰度,而客观参数则是量化参数或者压缩比或者码率。在视频源一样,压缩算法也一样的前提下比较,量化参数,压缩比和码率之间是有直接的比例关系的。 视频码率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其中每一个0或1被称作一个位,用小写b表示,即bit(位);大写B表示byte,即字节,一个字节=八个位,即1B=8b;前面的大写K表示千的意思,即千个位(Kb)或千个字节(KB)。表示文件的大小单位,一般都使用字节(KB)来表示文件的大小。   Kbps:首先要了解的是,ps指的是/s,即每秒。Kbps指的是网络速度,也就是每秒钟传送多少个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个位),为了在直观上显得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来表示,如果是KBps,则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千字节。1KBps=8Kbps。ADSL上网时的网速是512Kbps,如果转换成字节,就是512/8=64KBps(即64千字节每秒)。技术改变世界! --狂诗绝剑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缓存
音视频基础: I帧 P帧 B帧 GOP DIR PTS DTS 帧率 码率的介绍
音视频基础: I帧 P帧 B帧 GOP DIR PTS DTS 帧率 码率的介绍
31 0
|
7月前
|
编解码 监控 Serverless
基于函数计算实现音视频转码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通过基于函数计算服务、Serverless工作流、对象存储OSS、日志服务SLS、专有网络VPC和文件存储NAS服务,实现音视频转码。
111 0
|
9月前
|
编解码 C++
基于Live555实现RtspServer及高清高分辨率和高码率视频传输优化
基于Live555实现RtspServer及高清高分辨率和高码率视频传输优化
381 0
|
编解码
H.264 码率设置
一、什么是视频码率 视频码率是视频数据(包含视频色彩量、亮度量、像素量)每秒输出的位数。一般用的单位是kbps。 二、设置视频码率的必要性 在网络视频应用中,视频质量和网络带宽占用是相矛盾的。
1584 0
|
编解码
流媒体技术学习笔记之(五)码流、码率、采样率、比特率、帧速率、分辨率、高清视频的概念
码流、码率、采样率、比特率、帧速率、分辨率、高清视频的概念   高清视频主要编码   480P格式:720x480  720P格式:1280x720 【表现体育节目、快速运动的视频时,720P更明显】 1080P格式:1920x1080 【适合普通电视节目、电影等慢速运动的视频时,1080P更明显】 1、码流(码率)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4033 0
|
编解码 Android开发
【Android RTMP】x264 编码器初始化及设置 ( 获取 x264 编码参数 | 编码规格 | 码率 | 帧率 | B帧个数 | 关键帧间隔 | 关键帧解码数据 SPS PPS )(三)
【Android RTMP】x264 编码器初始化及设置 ( 获取 x264 编码参数 | 编码规格 | 码率 | 帧率 | B帧个数 | 关键帧间隔 | 关键帧解码数据 SPS PPS )(三)
222 0
|
编解码 Android开发 数据格式
【Android RTMP】x264 编码器初始化及设置 ( 获取 x264 编码参数 | 编码规格 | 码率 | 帧率 | B帧个数 | 关键帧间隔 | 关键帧解码数据 SPS PPS )(二)
【Android RTMP】x264 编码器初始化及设置 ( 获取 x264 编码参数 | 编码规格 | 码率 | 帧率 | B帧个数 | 关键帧间隔 | 关键帧解码数据 SPS PPS )(二)
315 0
【Android RTMP】x264 编码器初始化及设置 ( 获取 x264 编码参数 | 编码规格 | 码率 | 帧率 | B帧个数 | 关键帧间隔 | 关键帧解码数据 SPS PPS )(二)
|
数据采集 传感器 编解码
【Android RTMP】x264 编码器初始化及设置 ( 获取 x264 编码参数 | 编码规格 | 码率 | 帧率 | B帧个数 | 关键帧间隔 | 关键帧解码数据 SPS PPS )(一)
【Android RTMP】x264 编码器初始化及设置 ( 获取 x264 编码参数 | 编码规格 | 码率 | 帧率 | B帧个数 | 关键帧间隔 | 关键帧解码数据 SPS PPS )(一)
198 0
|
监控
视频时帧率达到15,人眼就感觉是连续的
视频时帧率达到15,人眼就感觉是连续的
354 0
|
存储 编解码 API
产品百科 |点播多码率自适应接入
多码率自适应即指将指定的音视频文件流统一打包生成一个自适应码流文件,该自适应码流文件包含不同音视频文件流的码率、分辨率等信息,播放器则根据网络带宽环境自动选择最适合当前带宽环境的码流播放。
产品百科 |点播多码率自适应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