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6]NAT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Lab 6]NAT

NAT 有三种类型:静态NAT、动态NAT 端口地址转换(PAT)和静态PAT

NAT术语:

① 内部局部(inside local)地址:在内部网络使用的地址,往往是RFC1918 地址;

② 内部全局(inside global)地址:用来代替一个或多个本地IP 地址的、对外的、

向NIC 注册过的地址;

③ 外部局部(outside local)地址:一个外部主机相对于内部网络所用的IP 地址。

不一定是合法的地址;

④ 外部全局(outside global)地址:外部网络主机的合法IP 地址。

1-静态NAT

拓扑如下:

clip_image002

我们在R1 上配置如下: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6 202.16.1.5 \\转化后的地址不一定是出接口地址,只有一个要求,外部的路由可以回来

R1#sh run int f0/0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202.16.1.1 255.255.255.0

ip nat outside

R1#sh run int f0/1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R1#sh ip nat translations

Pro Inside global Inside local Outside local Outside global

udp 202.16.1.5:49191 192.168.1.6:49191 192.168.2.6:33471 192.168.2.6:33471

udp 202.16.1.5:49192 192.168.1.6:49192 192.168.2.6:33472 192.168.2.6:33472

--- 202.16.1.5 192.168.1.6 --- ---

如果你在R1 上开起了debug ip nat,你就会看到下面的信息

clip_image004

2-动态NAT

R1 上配置:

ip nat pool ccie 202.16.1.4 202.16.1.10 netmask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ccie

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

R1#sh ip nat statistics

Total active translations: 7 (0 static, 7 dynamic; 6 extended)

\\7个是动态转换的

Peak translations: 7, occurred 00:02:24 ago

Outside interfaces:

FastEthernet0/0

Inside interfaces:

FastEthernet0/1

\\内部和外部接口

Hits: 15 Misses: 0

CEF Translated packets: 8, CEF Punted packets: 7

Expired translations: 2

Dynamic mappings:

-- Inside Source

[Id: 1] access-list 1 pool ccie refcount 7

pool ccie: netmask 255.255.255.0

start 202.16.1.4 end 202.16.1.10

\\POOL的信息

type generic, total addresses 7, allocated 1 (14%), misses 0

\\共7个地址分配出去了1个

Appl doors: 0

Normal doors: 0

Queued Packets: 0

3-PAT

R1 配置如下:

ip nat pool ccie 202.16.1.1 202.16.1.1 netmask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ccie overload

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

通过以下命令可以查看

R1#sh ip nat translations verbose

Pro Inside global Inside local Outside local Outside global

icmp 202.16.1.1:10 192.168.1.6:10 192.168.2.6:10 192.168.2.6:10

create 00:00:26, use 00:00:26 timeout:60000, left 00:00:33, Map-Id(In): 1,

flags:

extended, use_count: 0, entry-id: 16, lc_entries: 0

动态NAT 的过期时间是86400秒 (1 day),PAT 的过期时间是60 秒

如果主机的数量不是很多, 可以直接使用outside 接口地址配置PAT,不必定义地址池

命令如下: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f0/0 overload

R1(config)#ip nat translation timeout timeout \\可以修改time-out,时间为s.

clip_image006

4-静态PAT

针对特殊内部服务端口做NAT, 可以与PAT共存

拓扑图变更如下:

clip_image008

我们在R6上开起http server

在R4上可以验证成功开启

clip_image010

R1 配置静态PAT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7 23 interface f0/0 8080

那么我们在R3上telent 202.16.1.1 8080端口 就会映射到R6的80端口

clip_image012

5-常用命令

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 清除动态NAT 表

show ip nat translation 查看NAT 表

show ip nat statistics 查看NAT 转换的统计信息

debug ip nat 动态查看NAT 转换过程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配置静态NAT

ip nat inside 配置NAT 内部接口

ip nat outside 配置NAT 外部接口

ip nat pool 配置动态NAT 地址池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name 配置动态NAT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name overload 配置PAT


本文转自 bilinyee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ericfu/1673026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相关文章
|
边缘计算 Cloud Native 物联网
专访丨阿里云郝冲:数字孪生为边缘计算带来效率革命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边缘云计算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边缘云与中心云协同赋能成为大势所趋。阿里云边缘云团队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边缘计算服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突破。围绕阿里云边缘计算的应用实践、边缘节点ENS等相关话题,阿里云边缘云资深专家郝冲接受了全球分布式云联盟的采访。
2046 0
专访丨阿里云郝冲:数字孪生为边缘计算带来效率革命
|
移动开发 Java API
大疆无人机对接
本文介绍了大疆无人机对接第三方云平台的方案,包括设备对接和CloudAPI对接两种方式,重点讨论了CloudAPI对接。CloudAPI对接方案通过DJI Pilot 2或大疆机场将无人机与第三方云平台连接,实现低门槛接入,无需重复开发APP。方案优势在于让开发者更专注于业务开发,而非无人机功能适配。文章详细阐述了对接流程,包括环境准备、申请APPKey、对接流程、直播功能及获取无人机实时数据等内容,并提供了丰富的接口说明和技术支持资源。
7224 4
大疆无人机对接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IDE
阿里云通义灵码重磅升级,能自主修BUG、开发应用的AI程序员来了
通义灵码AI编程能力再进化,说几句话就能开发网页
18411 9
|
存储 监控 安全
阿里云携手庆视互联数据迁云,助力全球业务升级
在庆视互联全球业务版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庆视互娱面临着部分区域数据无法上传的困境,并且对存储成本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一系列难题,庆视互联选择与阿里云携手,通过互联网直接以切片形式上传数据至阿里云对象存储服务(OSS),共同探索数据迁云的高效路径。
350 2
阿里云携手庆视互联数据迁云,助力全球业务升级
|
12月前
|
存储 开发者 Python
Python 编程基础:从入门到实践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初学者介绍 Python 编程语言的基础概念和实践应用。我们将从 Python 的基本语法开始,逐步过渡到函数、模块的使用,最后以实际项目案例结束,帮助读者构建起完整的编程知识体系。
174 3
|
XML API 网络架构
API协议 的十种技术特点及适用场景
本文介绍了十种常见的API协议技术,包括REST、GraphQL、gRPC、SOAP、WebSocket、AMF和XML-RPC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如REST适用于轻量级Web服务开发,gRPC适合高性能分布式系统,而WebSocket则适用于需要低延迟交互的应用。
|
数据采集 运维 分布式计算
2022云栖精选—图计算在全域数据融合场景的实践
摘要:本文整理自StartDT资深算法专家的曾云,在云栖大会“图计算及其应用”分论坛的分享。本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 公司介绍 2. 全域数据融合场景介绍 3. 图计算实践 4. 未来展望
2022云栖精选—图计算在全域数据融合场景的实践
|
存储 缓存 Java
Spring源码(四)-FactoryBean
上一篇讲到了BeanFactory,那就不得不提一下FactoryBean,先看一下它的定义吧! 看到里面的三个方法名,我们可以见名知意了。Bean实例、Bean类型、bean是否单例。
542 1
|
存储 Linux 网络安全
DVC 使用指南:外部依赖
在某些情况下,数据太大,或者其处理的组织方式使其无法在本地机器磁盘中处理,最好避免将其从当前的外部位置移动。 例如,NAS 上的数据、在 HDFS 上处理数据、通过 SSH 运行 Dask,或者用于从 S3 流式传输数据以对其进行处理的脚本。
|
消息中间件 数据中心
RabbitMQ精讲8:集群架构模式-主备模式、远程模式、多活模式、镜像模式
RabbitMQ精讲8:集群架构模式-主备模式、远程模式、多活模式、镜像模式
RabbitMQ精讲8:集群架构模式-主备模式、远程模式、多活模式、镜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