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会打扮的装饰器

简介:

我们知道,在 Python 中,我们可以像使用变量一样使用函数:


  • 函数可以被赋值给其他变量

  • 函数可以被删除

  • 可以在函数里面再定义函数

  • 函数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另外一个函数

  • 函数可以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返回


简而言之,函数就是一个对象。


对一个简单的函数进行装饰


为了更好地理解装饰器,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假设有下面的函数:

1
2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现在我们想增强 hello() 函数的功能,希望给返回加上 HTML 标签,比如 <i>hello world</i>,但是有一个要求,不改变原来hello() 函数的定义。这里当然有很多种方法,下面给出一种跟本文相关的方法:

1
2
3
4
def  makeitalic(func):
     def  wrapped():
         return  "<i>"  +  func()  +  "</i>"
     return  wrapped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 makeitalic,该函数有一个参数 func,它是一个函数;在 makeitalic 函数里面我们又定义了一个内部函数 wrapped,并将该函数作为返回。


现在,我们就可以不改变 hello() 函数的定义,给返回加上 HTML 标签了:

1
2
3
>>> hello  =  makeitalic(hello)   # 将 hello 函数传给 makeitalic
>>> hello()
'<i>hello world</i>'


在上面,我们将 hello 函数传给 makeitalic,再将返回赋给 hello,此时调用 hello() 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将 makeitalic 的返回赋给了 hello,此时 hello() 函数仍然存在,但是它的函数名不再是 hello 了,而是 wrapped,正是 makeitalic 返回函数的名称,可以验证一下:


1
2
>>> hello.__name__
'wrapped'


对于这个小瑕疵,后文将会给出解决方法。


现在,我们梳理一下上面的例子,为了增强原函数 hello 的功能,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它接收原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函数,完整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def  makeitalic(func):
     def  wrapped():
         return  "<i>"  +  func()  +  "</i>"
     return  wrapped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hello  =  makeitalic(hello)


事实上,makeitalic 就是一个装饰器(decorator),它『装饰』了函数 hello,并返回一个函数,将其赋给 hello。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装饰器提供的 @ 语法糖(Syntactic Sugar),来简化上面的写法:


1
2
3
4
5
6
7
8
def  makeitalic(func):
     def  wrapped():
         return  "<i>"  +  func()  +  "</i>"
     return  wrapped
  
@makeitalic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像上面的情况,可以动态修改函数(或类)功能的函数就是装饰器。本质上,它是一个高阶函数,以被装饰的函数(比如上面的 hello)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包装后的函数(比如上面的 wrapped)给被装饰函数(hello)。


装饰器的使用形式


  • 装饰器的一般使用形式如下:


1
2
3
@decorator
def  func():
     pass


等价于下面的形式:


1
2
3
def  func():
     pass
func  =  decorator(func)
  • 装饰器可以定义多个,离函数定义最近的装饰器先被调用,比如:


1
2
3
4
@decorator_one
@decorator_two
def  func():
     pass

等价于:


1
2
3
4
def  func():
     pass
  
func  =  decorator_one(decorator_two(func))


  • 装饰器还可以带参数,比如:


1
2
3
@decorator (arg1, arg2)
def  func():
     pass

等价于:

1
2
3
4
def  func():
     pass
  
func  =  decorator(arg1, arg2)(func)


下面我们再看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加深对它的理解。


对带参数的函数进行装饰


前面的例子中,被装饰的函数 hello() 是没有带参数的,我们看看被装饰函数带参数的情况。对前面例子中的 hello() 函数进行改写,使其带参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ef  makeitalic(func):
     def  wrapped( * args,  * * kwargs):
         ret  =  func( * args,  * * kwargs)
         return  '<i>'  +  ret  +  '</i>'
     return  wrapped
  
@makeitalic
def  hello(name):
     return  'hello %s'  %  name
     
@makeitalic
def  hello2(name1, name2):
     return  'hello %s, %s'  %  (name1, name2)


由于函数 hello 带参数,因此内嵌包装函数 wrapped 也做了一点改变:


  • 内嵌包装函数的参数传给了 func,即被装饰函数,也就是说内嵌包装函数的参数跟被装饰函数的参数对应,这里使用了 (*args, **kwargs),是为了适应可变参数。


看看使用:


1
2
3
4
>>> hello( 'python' )
'<i>hello python</i>'
>>> hello2( 'python' 'java' )
'<i>hello python, java</i>'


带参数的装饰器


上面的例子,我们增强了函数 hello 的功能,给它的返回加上了标签 <i>…</i>,现在,我们想改用标签 <b>…</b> 或 <p>…</p>。是不是要像前面一样,再定义一个类似 makeitalic 的装饰器呢?其实,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函数,将标签作为参数,返回一个装饰器,比如:


1
2
3
4
5
6
7
8
def  wrap_in_tag(tag):
     def  decorator(func):
         def  wrapped( * args,  * * kwargs):
             ret  =  func( * args,  * * kwargs)
             return  '<'  +  tag  +  '>'  +  ret  +  '</'  +  tag  +  '>'
         return  wrapped
  
     return  decorator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想要的装饰器了:


1
2
3
4
5
6
7
8
makebold  =  wrap_in_tag( 'b' )   # 根据 'b' 返回 makebold 生成器
  
@makebold
def  hello(name):
     return  'hello %s'  %  name
     
>>> hello( 'world' )
'<b>hello world</b>'

上面的形式也可以写得更加简洁:


1
2
3
@wrap_in_tag ( 'b' )
def  hello(name):
     return  'hello %s'  %  name


这就是带参数的装饰器,其实就是在装饰器外面多了一层包装,根据不同的参数返回不同的装饰器。


多个装饰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多个装饰器的例子,为了简单起见,下面的例子就不使用带参数的装饰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ef  makebold(func):
     def  wrapped():
         return  '<b>'  +  func()  +  '</b>'
  
     return  wrapped
  
def  makeitalic(func):
     def  wrapped():
         return  '<i>'  +  func()  +  '</i>'
  
     return  wrapped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上面定义了两个装饰器,对 hello 进行装饰,上面的最后几行代码相当于:

1
2
3
4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hello  =  makebold(makeitalic(hello))

调用函数 hello:


1
2
>>> hello()
'<b><i>hello world</i></b>'


基于类的装饰器


前面的装饰器都是一个函数,其实也可以基于类定义装饰器,看下面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lass  Bold( object ):
     def  __init__( self , func):
         self .func  =  func
  
     def  __call__( self * args,  * * kwargs):
         return  '<b>'  +  self .func( * args,  * * kwargs)  +  '</b>'
  
@Bold
def  hello(name):
     return  'hello %s'  %  name
  
>>> hello( 'world' )
'<b>hello world</b>'


可以看到,类 Bold 有两个方法:


  • __init__():它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也就是被装饰的函数

  • __call__():让类对象可调用,就像函数调用一样,在调用被装饰函数时被调用


还可以让类装饰器带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ass  Tag( object ):
     def  __init__( self , tag):
         self .tag  =  tag
  
     def  __call__( self , func):
         def  wrapped( * args,  * * kwargs):
             return  "<{tag}>{res}</{tag}>" . format (
                 res = func( * args,  * * kwargs), tag = self .tag
             )
         return  wrapped
  
@Tag ( 'b' )
def  hello(name):
     return  'hello %s'  %  name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类装饰器有参数,则 __init__ 接收参数,而 __call__ 接收 func。


装饰器的副作用


前面提到,使用装饰器有一个瑕疵,就是被装饰的函数,它的函数名称已经不是原来的名称了,回到最开始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def  makeitalic(func):
     def  wrapped():
         return  "<i>"  +  func()  +  "</i>"
     return  wrapped
  
@makeitalic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函数 hello 被 makeitalic 装饰后,它的函数名称已经改变了:


1
2
>>> hello.__name__
'wrapped'

为了消除这样的副作用,Python 中的 functool 包提供了一个 wraps 的装饰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makeitalic(func):
     @wraps(func)        # 加上 wraps 装饰器
     def  wrapped():
         return  "<i>"  +  func()  +  "</i>"
     return  wrapped
  
@makeitalic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 hello.__name__
'hello'


小结

  • 本质上,装饰器就是一个返回函数的高阶函数。

  • 装饰器可以动态地修改一个类或函数的功能,通过在原有的类或者函数上包裹一层修饰类或修饰函数实现。

  • 事实上,装饰器就是闭包的一种应用,但它比较特别,接收被装饰函数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函数,赋给被装饰函数,闭包则没这种限制。


来源: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7558691

相关文章
|
24天前
|
程序员 测试技术 开发者
Python装饰器:简化代码的强大工具
Python装饰器:简化代码的强大工具
150 92
|
3月前
|
Python
掌握Python装饰器:轻松统计函数执行时间
掌握Python装饰器:轻松统计函数执行时间
247 76
|
4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Python
掌握 Python 文件处理、并行处理和装饰器
本文介绍了 Python 在文件处理、并行处理以及高级功能(如装饰器、Lambda 函数和推导式)的应用。第一部分讲解了文件的基本操作、读写方法及处理大型文件的技巧,并演示了使用 Pandas 处理结构化数据的方式。第二部分探讨了多线程与多进程的并行处理,以及 `concurrent.futures` 模块的简化用法,适合不同类型的任务需求。第三部分则深入装饰器的实现与应用,包括简单装饰器、带参数的装饰器及 `functools.wraps` 的使用,同时简要介绍了 Lambda 函数和推导式的语法与场景。内容实用且全面,帮助读者掌握 Python 高效编程的核心技能。
|
9月前
|
测试技术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开发者
探索Python中的装饰器:从基础到高级应用
装饰器在Python中是一个强大且令人兴奋的功能,它允许开发者在不修改原有函数代码的前提下增加额外的功能。本文将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带领读者从装饰器的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高级用法,如带参数的装饰器和装饰器嵌套等。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技巧。
105 6
|
9月前
|
开发框架 数据建模 中间件
Python中的装饰器:简化代码,增强功能
在Python的世界里,装饰器是那些静悄悄的幕后英雄。它们不张扬,却能默默地为函数或类增添强大的功能。本文将带你了解装饰器的魅力所在,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我们一步步揭开装饰器的神秘面纱。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这段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旅程吧!
125 6
|
9月前
|
开发者 Python
探索Python中的装饰器:从基础到高级应用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Python中的装饰器,这一强大而灵活的工具。我们将一起探讨装饰器的基本概念,它们如何工作,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增强函数和类的功能,同时不改变其核心逻辑。通过具体代码示例,我们将展示装饰器的创建和使用,并探索一些高级应用,比如装饰器堆栈和装饰带参数的装饰器。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帮助你更有效地使用装饰器来简化和优化你的代码。
|
8月前
|
测试技术 数据库 Python
Python装饰器实战:打造高效性能计时工具
在数据分析中,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分析代码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装饰器实现性能计时工具,在不改变现有代码的基础上,方便快速地测试函数执行时间。该方法具有侵入性小、复用性强、灵活度高等优点,有助于快速发现性能瓶颈并优化代码。通过设置循环次数参数,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函数的平均执行时间,提升开发效率。
228 61
Python装饰器实战:打造高效性能计时工具
|
8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Shell
Python装饰器是什么?
装饰器是Python中用于动态修改函数、方法或类功能的工具,无需改变原代码。通过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并返回新函数,装饰器可以在原函数执行前后添加额外逻辑。例如,使用`@logger`装饰器可以打印函数调用日志,而`@timethis`则可用于计算函数执行时间。为了保持被装饰函数的元信息(如`__name__`和`__doc__`),可使用`functools.wraps`装饰器。此外,带参数的装饰器可通过嵌套函数实现,如`@timeitS(2)`,以根据参数条件输出特定信息。
152 59
|
9月前
|
缓存 Python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装饰器
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实例和详细解释,帮助读者深入理解Python中装饰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我们将从装饰器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其高级用法,包括自定义装饰器、带参数的装饰器以及类装饰器等。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装饰器的核心思想,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