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向开源世界的“橄榄枝”

简介:
在 开源软件诞生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商业软件公司对开源软件的态度一直是攻击、防范,仿佛势不两立,但走到今天却似乎对之青睐有加。不管呈给开源世界的是否算 是橄榄枝,商业软件厂商已经开始了对开源软件追逐的新历程。两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商业软件厂商开始酝酿大规模收购开源软件公司,并向开源社区或用户公开自己 的商业软件代码。究竟是什么促成这一历史性转变呢?

  近期,开源世界里发生的几件事十分惹人关注: Oracle公司收购了开源数据库厂商Sleepycat; BEA开放其持久性引擎BEA Kodo的重要部分; SUN公司在GPL规则下公布其UltraSparc T1处理器的技术规范; VMware公司公布了其服务器虚拟软件的免费版本VMware Server; IBM公开了Websphere应用服务器的免费版本……短时间内围绕开源软件和厂商发生如此众多的事件,加上今年1GPL v3草案的宣布,让人们不免疑问:开源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对软件领域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商业为何青睐开源?

  其实,商业软件巨头对开源世界的争夺早已开始,只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浪潮汹涌。2001年,IBM就资助建立了Eclipse基金会,并持续向基金会捐献商业代码。至2005IBM已为开放源代码软件开发项目免费提供500项软件专利技术,总价值在1000万美元左右。20055月,IBM还收购了开源应用基础厂商Gluecode, 充实Websphere低端产品线。Oracle公司收购Sleepycat之前已在200510月收购开源数据库厂商Innobase,据传目前还在图谋JBossMySQLZend200512月,Sun决定将Java Enterprise System(企业系统)Sun N1 Management Software(管理软件)Sun各类开发者工具等软件全部免费提供,并将把这些软件与Solaris OS集成为Solaris Enterprise System,使之成为市场上唯一综合性的开放基础软件平台。此外,BEA等公司也在积极向开源世界靠拢。这一切,都在刺激微软。微软虽然没有直接和开源社区合作,但却开始实施自己的共享源代码的计划。年初,微软就根据该计划与自己的第一个开源软件供应商SugarCRM签约。而此前,微软已表示将向国际标准组织(ISO)提交Office Open XML技术。

  专家分析软件巨头为何纷纷青睐开源,向开源厂商和开源社区伸出橄榄枝,原因不外乎有两个:压力与引力。Oracle SunIBM等 公司所面临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微软的技术实力和地位,另一方面来自于开源产品对其市场份额的蚕食。微软的压力则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对其垄断地位的不满和制 裁,也来自于诸竞争对手借助于开源势力的打压。至于引力,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开源市场呈现出来的创新活力,连同用户对低价和免费的开源产品的巨大兴趣,足以 使传统的商业软件厂商胆战心惊。开源厂商通过免费或低价产品扩大了用户范围,带动更多的消费群体。可以说,正是压力与引力的二重奏,使得软件巨头们低下高 贵的头颅,频频向开源世界示好。而开源软件走到今天的境界,似乎也实现了它最初的理想之一:展现自由精神,削弱商业软件的垄断地位。身兼开放源代码应用基 金会(OSAF)主席和Mozilla基金会主席的Kapor先生就曾表示,他所领导的两个基金会并不是要创建新的杀手程序,而是要利用开源软件的模式削弱微软在网络浏览器和电子邮件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开源会“变味”吗?

  Oracle在并购Sleepycat时曾表示,并购将让客户得到更快、更廉价的数据库,并拥有企业级的支持与服务。Sleepycat的首席执行官Mike Olson也说,Oracle的资源将让Sleepycat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开源社区,Sleepycat不会改变公司战略。然而,面对商业软件厂商对开源公司的并购,人们心中仍有挥之不去的疑问:并购之后开源公司能否继续成功发展?开源软件能否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开源软件会不会改头换面变为商业软件产品?

  对此,分析家指出,开源公司能否成功发展,取决于并购者能否留住开源软件开发人才,因为人才是开源软件保持技术竞争力的关键,用专家的话来说,“他们都是一些伟大的程序员。”

  至于开源产品会不会被用于商业产品,Gartner的分析师提醒人们要留意这样一些问题:并购之后,源代码是否继续公开?产品还是开源的吗?产品还会进行更好的测试并提供质量保证和服务吗?开源软件会不会被分拆而转变成商业软件,以至于开源产品名存实亡?

  当然,开源产品不可能一下子全被变为商业产品,因为,遵循通用公共许可协议(GPL) 的开源代码必须归还开源社区。总之,开源与商业软件的融合趋势究竟是否有利于开源产品的发展还需要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就像传统厂商的并购一样,成功与否最 终取决于并购者对新公司的关爱程度。乐观的分析家认为,商业厂商并不会故意毁掉开源产品和开源运动,因为,开源产品丰富了商家的产品线,扩大了用户群。从 这个意义上说,开源产品成了商业软件的市场开拓者和探测器。根据Gartner的预言,到2010年,软件厂商如不把开源产品与自己的产品相结合,就面临着丧失竞争力的风险。

   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融合的趋势似乎有些不可避免。一方面,稳定的企业级软件都需要商业化的支持服务;另一方面,重要的开源产品之所以能发展壮大都是因为 有大笔的资金在赞助。开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大都会遭遇资金和资源的短缺问题,毕竟,完全的利他主义无法使人谋生,也无法使企业生存和发展。也许,像所有 不打不成交的伙伴一样,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的博弈,使二者的生存状态比单独存在会更好。倪光南院士就曾坦陈,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长期并存的趋势有利于软件 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内,开源软件促进了软件培训的发展和软件人才的成长,有助于提高软件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的融合不会是天衣无缝,毕竟二者的初衷、理念、遵循的规则相距甚远。“中国Linux之父”袁萌指出,开源软件可以与商业软件进行技术融合,但是,开源社区与商业软件开发团队的文化理念不易融合,用金钱无法买来开源社区。

谁是开源未来的主角?

  今天,纵观整个开源世界,当早期主要的开源厂商被收购或面临收购的危险时,新的专业化应用开源厂商正在飞速成长,即将站到开源市场的中心舞台。比如,CRM软件厂商SugarCRM,项目管理工具厂商Project.net等。随着开源应用服务平台LAMP(LinuxApache MySQL Perl/PHP/Python) stack的全面建立,随着用户对“软件作为一种服务”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商业模式的广泛接受,处于开源产业链最上端新起步的应用开源厂商面临的市场障碍已经消除,今后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但是,开源应用软件厂商目前显然还没有成为市场主流。IBM负责标准和开源的副总裁Bob Sutor表示,只有当行业市场把开源产品作为行业标准接受时,开源应用软件才能获得真正地突破,而这其中主要的障碍是行业市场没有确立LAMP 环境下的技术标准。Sutor说,一旦标准确立,开源应用软件占领行业市场将易如反掌。届时,商业软件巨头如微软者必不能坐视不见,争夺开源世界的好戏还在后头。













本文转自arthur5933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arthur5933/114258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3天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搜索推荐
三翼鸟携手阿里云ECS g9i:智慧家庭场景的效能革命与未来生活新范式
三翼鸟是海尔智家旗下全球首个智慧家庭场景品牌,致力于提供覆盖衣、食、住、娱的一站式全场景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服务近1亿家庭,连接设备超5000万台。面对高并发、低延迟与稳定性挑战,全面升级为阿里云ECS g9i实例,实现连接能力提升40%、故障率下降90%、响应速度提升至120ms以内,成本降低20%,推动智慧家庭体验全面跃迁。
|
4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3分钟采集134篇AI文章!深度解析如何通过云无影AgentBay实现25倍并发 + LlamaIndex智能推荐
结合阿里云无影 AgentBay 云端并发采集与 LlamaIndex 智能分析,3分钟高效抓取134篇 AI Agent 文章,实现 AI 推荐、智能问答与知识沉淀,打造从数据获取到价值提炼的完整闭环。
365 91
|
4天前
|
SQL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Geo优化SOP标准化:于磊老师的“人性化Geo”体系如何助力企业获客提效46%
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Geo优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已成为企业获客的新战场。然而,缺乏标准化流程(Geo优化sop)导致优化效果参差不齐。本文将深入探讨Geo专家于磊老师提出的“人性化Geo”优化体系,并展示Geo优化sop标准化如何帮助企业实现获客效率提升46%的惊人效果,为企业在AI时代构建稳定的流量护城河。
378 156
Geo优化SOP标准化:于磊老师的“人性化Geo”体系如何助力企业获客提效46%
|
5天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实操攻略】手把手教学,免费领取.CN域名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万小智AI建站或云·企业官网,每单可免费领1个.CN域名首年!跟我了解领取攻略吧~
|
4天前
|
数据采集 缓存 数据可视化
Android 无侵入式数据采集:从手动埋点到字节码插桩的演进之路
本文深入探讨Android无侵入式埋点技术,通过AOP与字节码插桩(如ASM)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彻底解耦业务代码与埋点逻辑。涵盖页面浏览、点击事件自动追踪及注解驱动的半自动化方案,提升数据质量与研发效率,助力团队迈向高效、稳定的智能化埋点体系。(238字)
261 156
|
12天前
|
机器人 API 调度
基于 DMS Dify+Notebook+Airflow 实现 Agent 的一站式开发
本文提出“DMS Dify + Notebook + Airflow”三位一体架构,解决 Dify 在代码执行与定时调度上的局限。通过 Notebook 扩展 Python 环境,Airflow实现任务调度,构建可扩展、可运维的企业级智能 Agent 系统,提升大模型应用的工程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