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串口连接linux配置过程

简介:

在虚拟机下测试

1、 修改文件/etc/inittab

编辑文件inittab,增加tty:2345:respawn:/sbin/agetty ttyS0 9600 vt100的内容:

# vi /etc/inittab

# Run gettys in standard runlevels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tty:2345:respawn:/sbin/agetty ttyS0 9600 vt100

“tty”为改行ID,“2345”指改行的运行级别是2、3、4、5级;“respawn”是使命令退出后再执行一次,以便其他用户能够登录;“/sbin/agetty ttyS0 9600 vt100”表示具体的命令,即通过他来执行打开串口/dev/ttyS0(COM1),后面是波特率和终端模式

 

2、 修改/etc/securetty文件

编辑文件/etc/securetty,增加ttyS0的内容:

该文件是允许root身份登录的tty设备列表,这些设备由/bin/login程序读取,为了使用户能以root身份通过串口登录,需要在该文件中添加“ttyS0”,说明系统认为这里的COM1是安全的;

# vi /etc/securetty 

console

ttyS0

……

 

3、 修改/boot/grub/menu.lst文件或者修改/etc/grub.conf文件

修改/boot/grub/menu.lst 文件,在文件的kernel 对应行上添加 “console=ttyS0,9600 console=tty0“,要令它生效需要重启系统

# vi /boot/grub/menu.lst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do not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 eg.

#          root (hd0,0)

#          kernel /boot/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sda1

#          initrd /boot/initrd-version.img

#boot=/dev/sda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0)/boot/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CentOS (2.6.18-164.el5)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2.6.18-164.el5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crashkernel=128M@16M console=ttyS0,9600 console=tty0

        initrd /boot/initrd-2.6.18-164.el5.img

 

4.关闭两台虚拟机一台linxu,一台xp

分别在两台虚拟机上,添加串口设备,并设置。 编辑第一台虚拟机,添加一个Serial Port,选择use named pipe,然后输入管道名称: //./pipe/com_1,然后下面选择this end is the server.和the other end is an application,把Yield CPU on poll勾上就可以了。 第二台虚拟机同上,尤其管道名称要一样,下面选择this end is the client.其他一样


5.安装设置Named Pipe TCP Proxy软件

在主机上安装设置Named Pipe TCP Proxy 打开Named Pipe TCP Proxy,选择Edit→New,然后设置好named pipe名称和端口号 pipe设置为: //./pipe/com_1(和vmare中名称一样) port设置为:2001(随机) , 其它默认。


6.测试

在xp虚拟机上用putty选择com1连接,波特率9600,连接成功,登录系统










本文转自 chengxuyonghu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6226001001/1676861,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安全 Linux 开发工具
【Linux】vim使用与配置教程
V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文本编辑器,广泛应用于Linux环境,是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的必备工具。本文介绍了Vim的基本操作与简单配置,涵盖命令模式、插入模式和底行模式的使用方法,以及光标定位、复制粘贴、搜索替换等常用技巧。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实用的分屏操作和代码注释方法,并分享了通过`.vimrc`文件进行个性化配置(如显示行号、语法高亮、自动缩进等)的技巧,帮助用户提升文本编辑效率。掌握这些内容,能让Vim更好地服务于日常工作与开发需求。
36 3
|
6天前
|
Java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在Rocky Linux 9上安装JDK并配置环境变量!
本教程介绍在Rocky Linux 9上安装JDK并配置环境变量的完整步骤。首先更新系统,清理旧版本JDK相关包及残留文件,确保环境干净。接着搜索并安装所需版本的JDK(如OpenJDK 17),验证安装是否成功。然后查找JDK安装路径,配置全局环境变量`JAVA_HOME`和`PATH`,最后验证环境变量设置。按照此流程操作,可顺利完成Java开发环境搭建,支持多版本切换(如JDK 8/11/17)。生产环境请谨慎操作,避免影响现有服务。
55 21
|
1月前
|
Linux Shell
问题记录:解决Linux登录故障,/etc/passwd配置受损该怎么操作
修复/etc/passwd文件是解决Linux登录故障的重要步骤。通过进入单用户模式、挂载文件系统、恢复或手动修复/etc/passwd文件,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保持定期备份系统配置文件是预防此类问题的最佳实践。
61 13
|
3天前
|
存储 NoSQL Linux
微服务2——MongoDB单机部署4——Linux系统中的安装启动和连接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安装、启动和连接MongoDB的详细步骤。首先从官网下载MongoDB压缩包并解压至指定目录,接着创建数据和日志存储目录,并配置`mongod.conf`文件以设定日志路径、数据存储路径及绑定IP等参数。之后通过配置文件启动MongoDB服务,并使用`mongo`命令或Compass工具进行连接测试。此外,还提供了防火墙配置建议以及服务停止的两种方法:快速关闭(直接杀死进程)和标准关闭(通过客户端命令安全关闭)。最后补充了数据损坏时的修复操作,确保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12 0
|
1月前
|
Linux
SecureCRT连接Linux时乱码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使用SecureCRT连接Linux服务器时出现乱码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设置SecureCRT字符编码、检查和配置Linux服务器字符编码、调整终端设置等。通过这些方法,您可以有效解决SecureCRT连接Linux时的乱码问题,确保正常的终端显示和操作。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解决类似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51 17
|
1月前
|
Linux Shell
问题记录:解决Linux登录故障,/etc/passwd配置受损该怎么操作
修复/etc/passwd文件是解决Linux登录故障的重要步骤。通过进入单用户模式、挂载文件系统、恢复或手动修复/etc/passwd文件,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保持定期备份系统配置文件是预防此类问题的最佳实践。
56 5
|
3月前
|
Ubuntu Unix Linux
Linux网络文件系统NFS:配置与管理指南
NFS 是 Linux 系统中常用的网络文件系统协议,通过配置和管理 NFS,可以实现跨网络的文件共享。本文详细介绍了 NFS 的安装、配置、管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通过正确配置和优化 NFS,可以显著提高文件共享的效率和安全性。
367 7
|
4月前
|
数据库连接 Linux Shell
Linux下ODBC与 南大通用GBase 8s数据库的无缝连接配置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在Linux系统下配置GBase 8s数据库ODBC的过程,涵盖环境变量设置、ODBC配置文件编辑及连接测试等步骤。首先配置数据库环境变量如GBASEDBTDIR、PATH等,接着修改odbcinst.ini和odbc.ini文件,指定驱动路径、数据库名称等信息,最后通过catalog.c工具或isql命令验证ODBC连接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