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r命令详解诊断网络路由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简介:
首先安装mtr

#  yum -y install mtr
一般在windows 来判断网络连通性用ping 和tracert,

ping的话可以来判断丢包率,tracert可以用来跟踪路由,

在Linux中有一个更好的网络连通性判断工具,它可以结合ping nslookup tracert 来判断网络的相关特性,这个命令就是mtr


[root@10.10.90.97 ~]# mtr -h

usage: mtr [-hvrctglspni46] [--help] [--version] [--report]
[--report-cycles=COUNT] [--curses] [--gtk]
[--raw] [--split] [--no-dns] [--address interface]
[--psize=bytes/-s bytes]
[--interval=SECONDS] HOSTNAME [PACKETSIZE]


mtr -h 提供帮助命令

mtr -v 显示mtr的版本信息

mtr -r 已报告模式显示


[root@10.10.90.97 ~]# mtr -r 202.108.33.94

FOCUS9097 Snt: 10 Loss% Last Avg Best Wrst StDev

220.181.61.252 0.0% 6.8 3.3 1.8 7.4 2.2
220.181.17.217 0.0% 0.4 0.5 0.4 0.7 0.1
220.181.16.17 0.0% 0.6 0.5 0.5 0.6 0.0
202.97.53.14 10.0% 0.7 0.7 0.7 0.8 0.0
219.158.35.1 0.0% 0.8 0.8 0.8 0.9 0.0
219.158.5.81 0.0% 1.2 1.3 1.2 1.6 0.1
123.126.0.138 0.0% 1.2 1.1 1.1 1.3 0.1
61.148.153.126 0.0% 1.9 10.5 1.5 89.9 27.9
61.148.143.22 0.0% 1.5 1.6 1.5 1.7 0.0
210.74.178.198 0.0% 1.6 1.6 1.5 1.9 0.1
202.108.33.94 0.0% 1.5 1.5 1.4 1.5 0.0




报告说明:
第一列:显示的是IP地址和本机域名,这点和tracert很像

第二列:snt:10 设置每秒发送数据包的数量, 默认值是10 可以通过参数 -c来指定


[root@10.10.90.97 ~]#  mtr -r -c 15 202.108.33.94

FOCUS9097 Snt: 15 Loss% Last Avg Best Wrst StDev
220.181.61.252 0.0% 1.9 3.4 1.8 12.9 3.1
220.181.17.217 0.0% 0.5 0.5 0.4 0.8 0.1
220.181.16.17 0.0% 0.5 0.6 0.5 2.3 0.5
202.97.53.14 0.0% 0.7 0.7 0.7 0.7 0.0
219.158.35.1 0.0% 0.9 0.8 0.8 0.9 0.0
219.158.5.81 0.0% 1.3 2.8 1.2 22.8 5.5
123.126.0.138 0.0% 1.1 1.1 1.1 1.2 0.0
61.148.153.126 0.0% 13.8 7.4 1.6 60.4 15.5
61.148.143.22 0.0% 1.7 1.6 1.5 1.8 0.1
210.74.178.198 0.0% 1.6 1.6 1.4 1.7 0.1
202.108.33.94 0.0% 1.5 1.5 1.4 1.7 0.1



其中-c的说明是:–report-cycles COUNT

-n  不用主机解释

-c   发送多少个数据包

--report  结果显示,并不动态显示。



第三列:是显示的每个对应IP的丢包率
第四列:显示的最近一次的返回时延
第五列:是平均值 这个应该是发送ping包的平均时延
第六列:是最好或者说时延最短的
第七列:是最差或者说时延最常的
第八列:是标准偏差
接下来接着说相关参数:


mtr -s 用来指定ping数据包的大小

mtr -n no-dns不对IP地址做域名解析

mtr -a 来设置发送数据包的IP地址 这个对一个主机由多个IP地址是有用的

mtr -i 使用这个参数来设置ICMP返回之间的要求默认是1秒

mtr -4 IPv4

mtr -6 IPv6


其中Host列是途经的IP或本机域名
Loss%列就是对应IP行的丢包率了,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最后的目标丢包才算是真正的丢包
Last列则是最后一次返回的延迟,按毫秒计算的
Avg列是所有返回时延的一个平均值
Best列是最快的一次返回时延
Wrst列是最长的一次返回时延
StDev列是标准偏差


接下来就是命令参数了:

mtr -s 用来指定ping数据包的大小

mtr -n no-dns不对IP地址做域名解析

mtr -a 来设置发送数据包的IP地址 这个对一个主机由多个IP地址是有用的

mtr -i 使用这个参数来设置ICMP返回之间的要求默认是1秒

mtr -c 是ping的次数。使用方法跟ping命令一样

mtr -4 IPv4
mtr -6 IPv6
所谓的IPv4和IPv6,现在基本上用不到呢还,我们基本上来测试链路连通性都是这么打的

mtr -i 0.1 -n -c 100 IP或域名
这么打的意思是每0.1秒返回一次结果,ping100次,并且不对IP地址做域名解析









本文转自 chengxuyonghu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6226001001/194135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在 Linux 系统中,网络管理是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网络命令及其适用场景
在 Linux 系统中,网络管理是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网络命令及其适用场景,包括 ping(测试连通性)、traceroute(跟踪路由路径)、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信息)、nmap(网络扫描)、ifconfig 和 ip(网络接口配置)。掌握这些命令有助于高效诊断和解决网络问题,保障网络稳定运行。
122 2
|
1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180 56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
2月前
|
Linux iOS开发 网络架构
如何使用 Ping 命令监测网络丢包情况?
如何使用 Ping 命令监测网络丢包情况?
1149 48
|
1月前
|
域名解析 运维 网络协议
网络诊断指南:网络故障排查步骤与技巧
网络诊断指南:网络故障排查步骤与技巧
356 7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机器学习在医疗诊断中的前沿应用,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及其在医学影像、疾病预测和基因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医疗诊断是医学的核心,其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医疗诊断中的前沿应用,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及其在医学影像、疾病预测和基因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文章还讨论了Python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209 1
|
2月前
|
监控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OSPF在大型网络中的应用:高效路由与可扩展性
OSPF在大型网络中的应用:高效路由与可扩展性
270 1
|
2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定位技术
OSPF路由汇总:优化网络的强大工具
OSPF路由汇总:优化网络的强大工具
83 1
|
2月前
|
算法 数据中心
数据结构之数据中心网络路由(BFS)
本文介绍了数据中心网络路由中使用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随着数据中心从集中式大型机系统发展到分布式架构,高效的数据路由成为确保低延迟、高吞吐量和网络可靠性的关键。BFS通过系统地探索网络层次,从源节点开始向外遍历,确保发现最短路径,特别适合于数据中心网络环境。文中还提供了BFS算法的具体实现代码,展示了如何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应用该算法来查找节点间的最短路径,并讨论了BFS的优缺点。
56 0
数据结构之数据中心网络路由(BFS)
|
2月前
|
运维 监控 网络协议
网络诊断必备:Ping、Traceroute、Wireshark的实用技巧详解
网络诊断必备:Ping、Traceroute、Wireshark的实用技巧详解
457 0
|
1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知识分享####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个人和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7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