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子网划分
需求:
基于给定的IP地址进行子网划分;
1、给定IP地址为 - 137.26.19.200 /17
2、对IP地址所属于的网段进行子网划分:
#确保有7个网段;
#每个网段的可用主机数量为 35 ;
#确保每个网段尽量减少可用IP地址的浪费;
3、写出每个网段的IP地址空间范围;
步骤分解:
1、计算出给定IP地址所在的网段(网络地址)
ip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1 0011 . 1100 1000
mask 1111 1111 1111 1111 1000 0000 0000 0000
所以,网络地址为: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0000 0000
1111 1111 1111 1111 1000 0000 0000 0000
最终计算所得,网络地址为- 137.26.0.0 /17
2、计算新网段的主机位的个数,假设 主机位个数为 n ;
2的n次方 , 减2 , 大于等于35 ;
n=6
3、计算出每个新网段的网络位的个数:
32-6 = 26 ;
所以,每个新网段的子网掩码应该为: /26
4、故,最终的每个新网段的IP地址范围为:
137.26.0.0 /26
网段1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0000 0000 /26
137.26.0.0/26 -137.26.0.63/26
网段2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0100 0000 /26
137.26.0.64/26 -
网段3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1000 0000 /26
网段4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1100 0000 /26
网段5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1 . 0000 0000 /26
网段6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1 . 0100 0000 /26
网段7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1 . 1000 0000 /26
案例二: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名称 :静态路由原理
实验拓扑 :
实验需求 :
1、依据图中所示,配置终端PC与路由器的 IP地址;
2、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确保两个PC可以互相 ping 通;
实验步骤 :
1、配置主机 PC-1 的 IP地址与网关IP地址;
2、配置路由器 R1 的 互联端口 IP 地址;
3、配置主机 PC-2 的 IP地址与网关IP地址;
4、配置路由器 R2 的 互联端口 IP 地址;
5、在 R1 配置去往 192.168.20.0 /24的路由;
R1(config)# 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192.168.12.2
6、在 R2 配置去往 192.168.10.0 /24的路由;
R2(config)# ip route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12.1
7、验证与 测试 :
路由条目验证,
R1#show ip route //查看 R1 的路由表;
R2#show ip route //查看 R2 的路由表;
PC-1与PC-2之间进行互相 ping 通测试;
PC-1> ping 192.168.20.1
PC-2> ping 192.168.10.1
实验结果 :
终端主机互相Ping通;
实验总结 :
认识网关:
1、是一个接口级别的概念,而不是设备级别的概念;
2、是以一个 IP 地址的形式体现和配置的;
3、对于源主机而言,去往“其他网段”时,才使用“网关”;
4、网关IP地址所在的端口的所属设备,必须具备连接多个
网段的功能,即必须具备路由功能 - 路由器/多层交换机
认识路由:
结构组成-
类型 网段/掩码 [属性] via 下一跳 ;
认识路由工作原理:
需求:
基于给定的IP地址进行子网划分;
1、给定IP地址为 - 137.26.19.200 /17
2、对IP地址所属于的网段进行子网划分:
#确保有7个网段;
#每个网段的可用主机数量为 35 ;
#确保每个网段尽量减少可用IP地址的浪费;
3、写出每个网段的IP地址空间范围;
步骤分解:
1、计算出给定IP地址所在的网段(网络地址)
ip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1 0011 . 1100 1000
mask 1111 1111 1111 1111 1000 0000 0000 0000
所以,网络地址为: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0000 0000
1111 1111 1111 1111 1000 0000 0000 0000
最终计算所得,网络地址为- 137.26.0.0 /17
2、计算新网段的主机位的个数,假设 主机位个数为 n ;
2的n次方 , 减2 , 大于等于35 ;
n=6
3、计算出每个新网段的网络位的个数:
32-6 = 26 ;
所以,每个新网段的子网掩码应该为: /26
4、故,最终的每个新网段的IP地址范围为:
137.26.0.0 /26
网段1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0000 0000 /26
137.26.0.0/26 -137.26.0.63/26
网段2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0100 0000 /26
137.26.0.64/26 -
网段3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1000 0000 /26
网段4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0 . 1100 0000 /26
网段5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1 . 0000 0000 /26
网段6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1 . 0100 0000 /26
网段7 1000 1001 . 0001 1010 . 0000 0001 . 1000 0000 /26
案例二: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名称 :静态路由原理
实验拓扑 :
实验需求 :
1、依据图中所示,配置终端PC与路由器的 IP地址;
2、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确保两个PC可以互相 ping 通;
实验步骤 :
1、配置主机 PC-1 的 IP地址与网关IP地址;
2、配置路由器 R1 的 互联端口 IP 地址;
3、配置主机 PC-2 的 IP地址与网关IP地址;
4、配置路由器 R2 的 互联端口 IP 地址;
5、在 R1 配置去往 192.168.20.0 /24的路由;
R1(config)# 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192.168.12.2
6、在 R2 配置去往 192.168.10.0 /24的路由;
R2(config)# ip route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12.1
7、验证与 测试 :
路由条目验证,
R1#show ip route //查看 R1 的路由表;
R2#show ip route //查看 R2 的路由表;
PC-1与PC-2之间进行互相 ping 通测试;
PC-1> ping 192.168.20.1
PC-2> ping 192.168.10.1
实验结果 :
终端主机互相Ping通;
实验总结 :
认识网关:
1、是一个接口级别的概念,而不是设备级别的概念;
2、是以一个 IP 地址的形式体现和配置的;
3、对于源主机而言,去往“其他网段”时,才使用“网关”;
4、网关IP地址所在的端口的所属设备,必须具备连接多个
网段的功能,即必须具备路由功能 - 路由器/多层交换机
认识路由:
结构组成-
类型 网段/掩码 [属性] via 下一跳 ;
认识路由工作原理:
基于目标IP地址,查看路由表;
本文转自云计算王森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13426941/1979850,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