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和路由的区别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端到端的路由中源IP和目的IP都不变,任意两节点间MAC是变化的。

NAT 又叫地址转换分源地址转换和目的地址转换通俗的说目的转换一般用作把服务器放在内网`通过改变目的地址(IP)来实现服务器对公网提供服务~源地址转换一般用共享IP上INTERNET。

总结:===================

经过路由IP不变,包头的mac是变的。

SNAT以后,源IP地址变,mac变;

DNAT以后,目的IP变,mac变。

=======================

源NAT:就是把内网主机的IP变换成为网关的互联网IP,这样内网主机可以上网

host_inside------>NAT----->Internet--->网站/QQ/游戏服务器

目的NAT:是在网关的NAT服务器上做端口映射,将网关的互联网端口映射给内网IP。

在IP地址有限的情况下,将内网主机的服务发布到互联网上,比如内网有个主机做网站

host_outside---->Internet--->NAT:80------>Host_inside:80

或者内网有个Linux主机需要远程管理,可以映射非标准端口

host_outside---->Internet--->NAT:222------>Host_inside:22




本文转自 Linux_woniu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linuxcgi/1965318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相关文章
|
4月前
|
负载均衡 安全 网络安全
|
10月前
|
网络协议 虚拟化 网络架构
桥接模式和NAT模式的区别
桥接模式和NAT模式的区别
1502 0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虚拟化
华为数通HCIA小型拓扑综合实验,运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ACL访问控制列表,交换机生成树协议,修改交换机根桥、交换机划分vlan、链路聚合等相关数通技术、NAT地址转换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
华为数通HCIA小型拓扑综合实验,运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ACL访问控制列表,交换机生成树协议,修改交换机根桥、交换机划分vlan、链路聚合等相关数通技术、NAT地址转换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方法。访问控制列表的书写技巧、ACL访问控制列表的匹配原则。...
华为数通HCIA小型拓扑综合实验,运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ACL访问控制列表,交换机生成树协议,修改交换机根桥、交换机划分vlan、链路聚合等相关数通技术、NAT地址转换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Cisco之路由重分发和配置NAT
在一个大型网络中可能存在着多种路由协议,因此关系到路由重分发的问题。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架构说明1 R1为总公司路由器;2 R2、R5为上海分公司路由器;3 R3、R4为杭州分公司路由器;4 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使用OSPF协议,上海分公司使用RIP协议,而杭州分公司使用静态路由协议;5 所有分公司访问公网都通过总公司路由器R1实现;6 本地所带主机由Loopback1接口模拟;7 Loopback0使用192.168.255.0/24网段并且作为Router ID;一、配置基本信息1.R1配置R1(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R1(config-if)#n
Cisco之路由重分发和配置NAT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网络安全
CEN+私网NAT实现DTS(需求目标端没有100.64网段路由)-cen企业版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通过企业版云企业网+私网NAT配置跨地域DTS访问需求,实现云服务内网访问其他地域数据库资源。该办法避免跨地域配置云服务网段打通,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管控异常等问题。
路由交换基础——NAT(网络地址转换)
路由交换基础——NAT(网络地址转换)
274 0
路由交换基础——NAT(网络地址转换)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网络架构
详解SLB、EIP、NAT网关之间区别, 合理选择云上公网入口
概述 阿里云的公网入口产品共有三个,SLB、EIP、NAT网关,这几个产品都可以作为云上资源的公网入口,他们之间有何区别,又分别应该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呢?
30055 4
|
网络协议 前端开发
|
Web App开发 网络协议 测试技术
|
网络协议 Shell 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