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中事务详解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RDS PostgreSQL,高可用系列 2核4GB
云数据库 RDS MySQL,高可用系列 2核4GB
简介:

1、事务的概念

2、在MySQL中哪些存储引擎(表类型)支持事务哪些不支持

3、事务的四个属性

4、mysql事务的创建与存在周期

5、mysql行为

6、事务的孤立性和性能

7、mysql的伪事务

一、事务的概念

   事务由单独单元的一个或多个SQL语句组成,在这个单元中,每个MySQL语句是相互依赖的。而整个单独单元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单元中某条SQL语句一旦执行失败或产生错误,整个单元将会回滚。所有受到影响的数据将返回到事物开始以前的状态;如果单元中的所有SQL语句均执行成功,则事物被顺利执行。


二、MySQL 中的存储引擎以及支持事务,和不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 

  1、存储引擎的概念:在mysql中的数据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存储在文件(或内存)中。

这些技术中的每一种技术都使用不同的存储机制,索引 技巧,并且最终提供广泛的不同的功能和能力。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技术,可以获得额外的速度或功能,从而改善应用的整体功能。

  2、这些不同的技术以及配套的相关功能在mysql中被称为存储引擎(也称为表类型)。

  3、通过show engines;来查看mysql支持的存储引擎。

 4、 在mysql中用的最多的存储引擎有:innodb,bdb,myisam ,memory 等。其中innodb和bdb支持事务而myisam等不支持事务。

三、事务的四个属性:

 1、原子性:事务是由一个或一组相互关联的SQL语句组成,这些语句被认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元。

 2、一致性:对于数据库的修改是一致的,即多个用户查的的数据是一样的。一致性主要由mysql的日志机制处理,他记录数据的变化,为事务恢复提供跟踪记录。

 3、隔离性(孤立性):每个事务都有自己的空间,和其他发生在系统中的事务隔离开来,而且事务的结果只在他完全被执行时才能看到

 4、持久性:但提交了这个事务之后对数据的修改更新就是永久的。当一个事务完成,数据库的日志已经被更新时,持久性即可发挥其特有的 功效,在mysql中,如果系统崩溃或者数据存储介质被破坏,通过日志,系统能够恢复在重启前进行的最后一次成功更新,可以反应系统崩溃时处于执行过程的事物的变化。

四、事务的创建及生存周期

对于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一个事务的周期:


1、在创建事务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创建一个innodb或bdb类型的数据表,其基本命令结构如下: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file  defintions)  type=innodb/bdb;

2、对表类型进行修改

 alert  table table-name  type =innodb/bdb;

3、事务的整个过程

 use  databases;   //使用某个数据库

 start transaction ;   //开始事务 、这里也可以使用 begin   、 beginwork

 insert  into stu1 values('',  );   //进行相关的操作

 commit    //提交事物

 rollback   //撤销事务(事务回滚)

五:mysql行为

 1、我们在使用mysql是如果关闭之后,打开在查询的话就会发现,哪些数据已经保存了,但是我们知道,在这过程中没有进行显示或隐式提交,问什么会这样那?因为我们在mysql中设置了自动提交,但我们也可以改为手动提交。

 2、 set   autocommit =0;  //关闭自动提交

3、 set   autocommit =1;  //开启自动提交

六、事务的孤立性(隔离性)

1、在多用户的时候使用孤立性级别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保证这些事务互不影响,保证数据库性能不受到影响。

2、mysql中提供的孤立级别有以下四种:

 SQL标准定义了4类隔离级别,包括了一些具体规则,用来限定事务内外的哪些改变是可见的,哪些是不可见的。低级别的隔离级一般支持更高的并发处理,并拥有更低的系统开销。
Read Uncommitted(读取未提交内容)

       在该隔离级别,所有事务都可以看到其他未提交事务的执行结果。本隔离级别很少用于实际应用,因为它的性能也不比其他级别好多少。读取未提交的数据,也被称之为脏读(Dirty Read)。
Read Committed(读取提交内容)

       这是大多数数据库系统的默认隔离级别(但不是MySQL默认的)。它满足了隔离的简单定义:一个事务只能看见已经提交事务所做的改变。这种隔离级别 也支持所谓的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因为同一事务的其他实例在该实例处理其间可能会有新的commit,所以同一select可能返回不同结果。
Repeatable Read(可重读)

       这是MySQL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它确保同一事务的多个实例在并发读取数据时,会看到同样的数据行。不过理论上,这会导致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幻读 (Phantom Read)。简单的说,幻读指当用户读取某一范围的数据行时,另一个事务又在该范围内插入了新行,当用户再读取该范围的数据行时,会发现有新的“幻影” 行。InnoDB和Falcon存储引擎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机制解决了该问题。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这是最高的隔离级别,它通过强制事务排序,使之不可能相互冲突,从而解决幻读问题。简言之,它是在每个读的数据行上加上共享锁。在这个级别,可能导致大量的超时现象和锁竞争。

         这四种隔离级别采取不同的锁类型来实现,若读取的是同一个数据的话,就容易发生问题。例如:

         脏读(Drity Read):某个事务已更新一份数据,另一个事务在此时读取了同一份数据,由于某些原因,前一个RollBack了操作,则后一个事务所读取的数据就会是不正确的。

         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在一个事务的两次查询之中数据不一致,这可能是两次查询过程中间插入了一个事务更新的原有的数据。

         幻读(Phantom Read):在一个事务的两次查询中数据笔数不一致,例如有一个事务查询了几列(Row)数据,而另一个事务却在此时插入了新的几列数据,先前的事务在接下来的查询中,就会发现有几列数据是它先前所没有的。

         在MySQL中,实现了这四种隔离级别,分别有可能产生问题如下所示:

3、事务孤立级的查看和修改: 

查看:select @@tx_isolation;

修改:set  glo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设置的孤立级别;

七、伪事务(锁定)

1、在MySQL中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了很多存储引擎,但是有的存储引擎不支持事务,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表锁定来代替事务。

2、对于不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MYISAM类型数据表,当用户插入,修改,删除时,这些操作都会立即保存到磁盘中,当多用户同时操作某个表时,可以使用表锁定来避免同一时间有多个用户对数据库中指定表进行操作,这样可以避免在用户操作数据表过程中受到干扰。只有但用户释放表的操作锁定后,其他 用户才可以访问这些修改的数据表。

这里的锁和Java多线程中锁的作用一样,个人觉的可以这样理解。

3、对指定表进行锁操作的过程:

 (1)lock  table table-name lock type ;   //locktype 有read 和write 两种

对多个表进行加锁:

 lock table  table-name1 lock type, table -name2  lock type ,table -name3 lock type;

(2)在指定的表中进行相应的操作

(3)当用户完成对锁定数据表的操作后,进行解锁。

unlock tables ;  //释放了所有加锁表的锁。




     本文转自yzy121403725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lookingdream/190578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MySQL数据库入门学习
本课程通过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MySQL带你了解数据库的世界。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RDS MySQL 版 阿里云关系型数据库RDS(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是一种稳定可靠、可弹性伸缩的在线数据库服务,提供容灾、备份、恢复、迁移等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彻底解决数据库运维的烦恼。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rds/mysql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底层原理:索引、慢查询、 sql优化、事务、隔离级别、MVCC、redolog、undolog(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mysql底层原理:索引、慢查询、 sql优化、事务、隔离级别、MVCC、redolog、undolog(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mysql底层原理:索引、慢查询、 sql优化、事务、隔离级别、MVCC、redolog、undolog(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
2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级别用于解决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不同级别在安全与性能间权衡,如SERIALIZABLE最安全但性能差,READ_UNCOMMITTED性能高但易导致数据不一致。了解各级别特性有助于合理选择以平衡并发性与数据一致性需求。
140 1
|
9月前
|
SQL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基础篇】事务(事务操作、事务四大特性、并发事务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是MySQL中一组不可分割的操作集合,确保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本文利用SQL演示并总结了事务操作、事务四大特性、并发事务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4113 56
【MySQL基础篇】事务(事务操作、事务四大特性、并发事务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
8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事务的持久性是交由Redo Log来保证,原子性则是交由Undo Log来保证。如果事务中的SQL执行到一半出现错误,需要把前面已经执行过的SQL撤销以达到原子性的目的,这个过程也叫做"回滚",所以Undo Log也叫回滚日志。
314 7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
11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的事务隔离级别
【10月更文挑战第17天】MySQL的事务隔离级别
251 43
|
11月前
|
存储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事务日志-Re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事务的隔离性和原子性分别通过锁和事务日志实现,而持久性则依赖于事务日志中的`Redo Log`。在MySQL中,`Redo Log`确保已提交事务的数据能持久保存,即使系统崩溃也能通过重做日志恢复数据。其工作原理是记录数据在内存中的更改,待事务提交时写入磁盘。此外,`Redo Log`采用简单的物理日志格式和高效的顺序IO,确保快速提交。通过不同的落盘策略,可在性能和安全性之间做出权衡。
2167 14
MySQL事务日志-Re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
9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进阶突击系列(04)事务隔离级别、AICD、CAP、BASE原则一直搞不懂? | 看这篇就够了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库事务的四大特性(AICD原则),包括原子性、隔离性、一致性和持久性,并深入探讨了事务并发问题与隔离级别。同时,文章还讲解了分布式系统中的CAP理论及其不可能三角关系,以及BASE原则在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和图解,帮助读者理解事务处理的核心概念和最佳实践,为应对相关技术面试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准备。
|
10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特性
原子性:一个事务内的操作统一成功或失败 一致性:事务前后的数据总量不变 隔离性:事务与事务之间相互不影响 持久性:事务一旦提交发生的改变不可逆
|
10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MySQL事务隔离级别及默认隔离级别的设置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隔离级别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决定了事务在并发执行时如何相互隔离。MySQL提供了四种事务隔离级别,每种级别都解决了不同的并发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隔离级别以及MySQL的默认隔离级别。
|
12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和MySQL有哪些区别?从基本特性、技术选型、字段类型、事务、语句等角度详细对比Oracle和MySQL
从基本特性、技术选型、字段类型、事务提交方式、SQL语句、分页方法等方面对比Oracle和MySQL的区别。
1901 18
Oracle和MySQL有哪些区别?从基本特性、技术选型、字段类型、事务、语句等角度详细对比Oracle和MySQL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