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负载均衡集群架构介绍

本文涉及的产品
传统型负载均衡 C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应用型负载均衡 A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简介:

为什么需要使用负载均衡呢?这是一个必较重要的问题 
实际生产环境中某单台服务器已不能负载日常用访问压力时,就需要使用负载均衡,把用户的请求数据分担到(尽可能平均分配)后端所有功能同等的集群的节点上,同样也是为了解决单台服务器故障问题,从而提高用户的访问体验。

1、LVS的介绍 
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可以在linux和unix系统中运行,1985年开发研究的项目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zh/ 官方网站

IPVS(lvs)发展史

linux2.2内核时,IPVS就已经以内核补丁的形式出现
从2.4。24版本以后IPVS已经成为linux内核官方标准内核的一部分

LVS工作原理 
LVS负载均衡调度技术是在linux内核中实现的,我们使用配置LVS时,不是直接配置内核中的IPVS,而是通过IPVS的管理工具IPVSADM来管理配置,LVS集群负载均衡器接受所有入站客户端的请求,并根据算法来决定由哪个集群的节点来处理请求。

LVS相关术语介绍

虚拟IP地址(VIP)
    用于向客户端提供服务的IP地址(配置于负载均衡器上)
真实的IP地址(RIP)
    集群中节点服务器的IP地址 
负载均衡器IP地址(DIP) 
   负载均衡器的IP地址,物理网卡上的IP,用与同外网连接的地址 
客户端主机IP地址(CIP)
    终端请求用户的主机IP地址

2、LVS负载均衡工作模式介绍 
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VS/NAT) 
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调度器LB重写请求报文的目标地址,根据算法将请求分配给后端的真实主机服务器,真实服务器响应处理报文后返回给调度器LB,经过LB的报文源地址被重写,再返回给请求的客户端用户

LVS负载均衡集群架构介绍
过程详解:
1:客户端请求CIP(10.10.0.1:80),目标的地址是VIP(1.1.1.1:80)
2:数据经过LB,目的地址将被LB改写成后端服务器其中一个主机地址(RIP1192.168.1.1:80)
3:服务器接收到数据请求后返回应答信息(源地址:192.168.1.:80,目的地址:1.1.1.1:80,因此处的网关地址需指向LB)给LB
4:LB需将源数据地址改写成VIP地址(1.1.1.1:80,但实际的源地址是RIP1的地址)
5:LB将数据返回给请求的客户端用户,完成整个流程的访问
因此WEB访问量很大的时候,LB就会有很大的负载压力,一般支持10-20台节点,但是这种模式支持IP和端口的转换功能,即10.10.0.1:80----->1.1.1.1:80-------->192.168.1.1:8080

TUN隧道模式(VS/TUN) 
LB将请求的报文通过IP隧道转发给真实服务器,这样LB只要需要处理请求入站报文,因此可提高访问效率

LVS负载均衡集群架构介绍
过程详解:
1:客户端发送请求数据包(源:CIP10.10.1.1:80,目的地址:VIP1.1.1.1:80)
2:数据包到达LB后,LB将数据包重新封装成另一个IP包(源目地址不变,增加一个IP头),通过隧道转发给真实服务器
3:真实服务器收到数据包后进行解包,数据包信息是(源:CIP 10.10.1.1:80,目的地址:VIP 1.1.1.1:80),最终发现目的地址不是自己(因此需要在服务器LO上绑定一个VIP地址),这样才会处理数据,返回处理数据
4:客户端接收到返回的数据(源地址VIP 1.1.1.1:80,目的地址CIP 10.10.1.1:80),符合TCP/IP的原理,因此整个访问过程完成

注:这时肯定有朋友发现这里会有一个问题,每台服务器上都绑定了一个相同VIP地址,用户访问时的目的地址也是VIP,当数据包达到路由器后经过转发至内网,内网可能会产生多台回应数据包的机器,然后用户收到的最快回应的内网机器发来的数据,这样一来数据包也就没有经过LB,就不是负载均衡了,所以需要做抑制ARP的功能,使所有真实服务器不再响应目的地址是VIP的请求,只要LB来响应请求,从而达到负载均衡。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很少使用这种模式

DR模式(Direct Routing)直接路由模式 
此模式是通过改写请求报文的目标MAC地址,将请求发给真实服务器,而真实服务器将响应后的数据直接回应给请求的客户端,此模式要求LB与真实服务器需要有一块物理网卡都是连接在同一网段上 
LVS负载均衡集群架构介绍

过程详解:
1:客户端发出请求数据包(源CIP 10.10.1.1:80 目的 VIP1.1.1.1:80)
2:LB接收到数据包后,不转换地址及端口,也不重新封装,只是将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的MAC地址改写算法调度的真实机的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3:真实机收到数据后,但是发现数据包中目的地址不是自己(所以事先也得在LO上绑定一个VIP地址,同时配置抑制ARP),这样真实机做出响应直接回复客户端
4:客户端收到回复的数据包(源VIP 1.1.1.1:80 目的CIP 10.10.1.1:80),完成整个访问过程

注:LB只能改写目的MAC地址,因此它不能改变请求报文的目的端口端口,LVS只支持unix和linux,但集群节点服务器可以是win系统,此种模式配置相当麻烦

FULLNAT模式(淘宝开源) 
LVS负载均衡集群架构介绍
解决了上述三种的缺点,解决了真实服务器能跨越VLAN通讯,只需要连接到内网即可 
入站时,目标IP更改为真实服务器的IP,源IP更改为内网的本地IP(一组内网IP) 
出站时,目标IP更改为客户端的IP,源IP更换为VIP

3、LVS调度算法介绍 
LVS的调度算法决定了如何在集群节点之间分配负载压力(访问请求)

调度算法:
rr轮循调度:将请求依次分配给集群的节点,这种算法适用于各个节点处理能力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wrr加权轮循调度:根据节点的权重来分配,权重较高的优先分配
wlc加权最小连接数调度:按权重和连接数的数量来分配
lc最小连接数调度:按连接数的数量来分配

实际生产环境LVS调度算法选型 
一般网络服务,如HTTP、MAIL、MYSQL常用的调度算法有:rr、wlc、wrr



本文转自 民工哥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mingongge/2062874

相关实践学习
SLB负载均衡实践
本场景通过使用阿里云负载均衡 SLB 以及对负载均衡 SLB 后端服务器 ECS 的权重进行修改,快速解决服务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应用服务中间件
负载均衡技术在Web服务器集群中的应用
【8月更文第28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对Web服务需求的增长,单台服务器很难满足大规模访问的需求。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通常会采用Web服务器集群的方式。在这种架构中,负载均衡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合理地分配客户端请求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上,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43 2
|
24天前
|
消息中间件 负载均衡 Kafka
Kafka 实现负载均衡与故障转移:深入分析 Kafka 的架构特点与实践
【8月更文挑战第24天】Apache Kafka是一款专为实时数据处理和流传输设计的高性能消息系统。其核心设计注重高吞吐量、低延迟与可扩展性,并具备出色的容错能力。Kafka采用分布式日志概念,通过数据分区及副本机制确保数据可靠性和持久性。系统包含Producer(消息生产者)、Consumer(消息消费者)和Broker(消息服务器)三大组件。Kafka利用独特的分区机制实现负载均衡,每个Topic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可以被复制到多个Broker上,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39 2
|
1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集群如何实现负载均衡?
【8月更文挑战第16天】MySQL集群如何实现负载均衡?
60 6
|
1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使用LVS搭建集群实现负载均衡(二)安装使用
【8月更文挑战第8天】使用LVS搭建集群实现负载均衡(二)安装使用
40 4
|
1月前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使用LVS搭建集群实现负载均衡(一)
【8月更文挑战第8天】使用LVS搭建集群实现负载均衡
47 4
|
25天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算法
在Linux中, LVS负载均衡有哪些策略?
在Linux中, LVS负载均衡有哪些策略?
|
27天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算法
在Linux中,如何配置和管理LVS集群?
在Linux中,如何配置和管理LVS集群?
|
2月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Kubernetes
Service Mesh 是一种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层,它通常与微服务架构一起使用,以提供诸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监控、追踪和安全性等功能。
Service Mesh 是一种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层,它通常与微服务架构一起使用,以提供诸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监控、追踪和安全性等功能。
|
2月前
|
负载均衡 安全 Cloud Native
云上负载均衡:构建高可用、高性能的网络应用架构
与云原生技术深度融合:随着云原生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云上负载均衡将更加紧密地与云原生技术相结合。例如与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平台集成实现自动化的服务发现和路由管理;与Serverless架构结合提供无缝的流量接入和请求处理能力。 安全性能提升: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云上负载均衡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的提升。通过引入加密传输、访问控制、DDoS防护等安全措施确保网络流量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还将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各种安全事件和突发事件。 支持多协议和多场景:未来的云上负载均衡将支持更多种类的网络协议和应用场景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例如支持HTTP/2、
117 0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负载均衡 算法
【RocketMQ系列十二】RocketMQ集群核心概念之主从复制&生产者负载均衡策略&消费者负载均衡策略
【RocketMQ系列十二】RocketMQ集群核心概念之主从复制&生产者负载均衡策略&消费者负载均衡策略
7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