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间路由

简介:

VLAN间路由
实现:路由器
多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
通过配置路由器实现不同的VLAN的互通
配置思路:
1、 配置终端设备(按照以上IP地址规划)
2、 配置网络设备
-交换机
#划分VLAN
#将端口配置成access,并放入对应的VLAN
-路由器
(不同端口,属于不同的网段)
#分别为不同的VLAN设置不同的网关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互联端口
#交换机与不同的VLAN的网关端口互联的链路,配置为access,并放入各自的VLAN口
-验证与测试(分别为不同的vlan口配置不同的网关)

注意:
一个端口,如果支持VLAN的话,可以分割成诸多子端口;
子端口的配置和使用,与主端口是完全相同的;
完全可以像配置主端口一样,对待子端口;

以上的这种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单臂路由”。
你可以这样理解:一个链路上,同时承载了多个VLAN的网关,
有点类似于一个胳膊上,跑了多个血管一样。多个血管
之间还是互通了。
单臂路由

            interface gi0/0.20 -->为VLAN20划分子端口
             encapsulation dot1q 20 -->配置VLAN20的标记;
             ip address 192.168.20.8 255.255.255.0 //配置

VLAN间路由 - 方案再次升级
对于前面的“单臂路由”解决方案而言,优点是节省了
路由器上使用的端口,但是缺点是:
当交换网络中的VLAN很多的时候,路由器的一个端口需要同时扮演多个VLAN的网关角色,交换网络中的所有流量,都通过一个物理链路进行转发,所以这个链路的传输压力非常大。并且流量很多的时候,会导致数据传输存在很大的延迟。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VLAN间路由”方案的升级 - “多层交换机”作网关。

多层交换机 
-定义 
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称之为“多层交换机”;
多层交换机,也称之为 3 层交换机。
多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默认都是2层端口(交换端口),
默认是不能配置IP地址的,但是可以配置为3层端口。
-实现
默认情况下,很多型号的多层交换机没有开启路由功能
如果需要实现路由功能,需要手动开启;

   在多层交换机上为每个VLAN配置一个网关IP地址端口。
              网关端口的类型:
                   物理接口 - 可以配置IP地址;
                        虚拟接口 - 也可以配置IP地址;
                    -针对这种类型的虚拟接口,每个VLAN都有一个这样的端口,
                        该端口,我们称之为 SVI(switch virtual interface)
                        其实,该端口,就是每个VLAN 的网关;

VLAN 10 ---> SVI -->interface vlan 10 

每一个VLAN,都对应一个相应的 SVI,这个端口是可以配置IP地址的
那么这个IP地址,其实就是该VLAN中的每个主机的网关地址;
当我们输入命令:interface vlan 10 以后,我们再次通过命令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去查看时候,就多了一个端口
vlan10 ,那么该端口就称之为 VLAN 10 的 SVI 。

配置思路如下:
1、配置终端设备

  • 与之前相同; 
    2、配置网络设备 
    -多层交换机(3560)
    #创建VLAN
    #配置access端口,并放入相应的VLAN;
    #开启路由功能
    SW(config)#ip routing //开启路由功能 
    #为每个VLAN创建SVI
    SW(config)#interface vlan 10 //创建并进入VLAN10的SVI
    SW(config-if)#no shutdown 
    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54 255.255.255.0

          SW(config)#interface vlan 20 //创建并进入VLAN20的SVI
          SW(config-if)#no shutdown 
          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8 255.255.255.0                         

    3、验证与测试 
    SW# 
    show vlan brief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show ip route

华为设备:
Vlan间路由
#路由器:一个端口,一个vlan,一个网关(多臂路由)
#路由器:单臂路由
与思科配置子端口的方式不同
交换机
#创建vlan
#配置链路类型
#将端口加入指定的vlan
#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互联链路—trunk
路由器

为每个vlan划分子端口
#[route]interface gi0/0/0.1
为每个子端口封装vlanID
#[route-if]dotlq termination vid 10(为子端口封装vlan,与思科类似)
Encapsulation dotlq 10
开启ARP广播
[router-gi0/0/0.1]arp broadcast enable //与思科不同的地方,必须开启ARP广播,否则会直接将发送来的ARP请求丢弃掉
为每个子端口配置不同的vlan的网关地址
[Router-gi0/0/0.1]ip address 192.168.10.254 24
[Route]interface gi0/0/0.2
[Router-gi0/0/0.1]arp broadcast enable //开启广播
[route-if]dotlq termination vid 20
[Router-if]ip address 192.168.20.254 24
验证和测试
交换机:display vlan
路由器:display ip routing-table
#3 多层交换机 - SVI (interface vlan10)
interface vlanif10
1、华为的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默认是开启的;
2、针对每个VLAN,都有一个SVI,虚拟接口的名字为 vlanif x (x表示的是vlan号)
3、与思科相同,可以创建、修改、删除每个VLAN对应的 SVI;



本文转自 linuxpp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13505118/2051348,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弹性计算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计算机视觉
|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容器
surfaceview组件的surfaceCreated()不被调用的解决方案
原文:surfaceview组件的surfaceCreated()不被调用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我们有需要在native层做在surfaceview的上下文中做渲染,这个时候只是提供了一个单独什么都不做的surfaceview。
3919 0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2025年NVIDIA RTX 4090云服务器租赁价格与选型指南
本文探讨了在主流云服务商尚未提供RTX 4090实例的背景下,如何选择高性能GPU服务器。分析了市场现状、替代方案性能,并推荐阿里云的GN7i(NVIDIA A10)、GN6v(NVIDIA V100)等实例,提供了成本优化策略与选型建议,确保用户在AI训练、图形渲染等场景中实现效率和成本的最佳平衡。
|
消息中间件 前端开发 数据库
RocketMQ实战教程之MQ简介与应用场景
RocketMQ实战教程介绍了MQ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MQ(消息队列)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用于异步传输数据,实现系统解耦。消息中间件在生产者发送消息和消费者接收消息之间起到邮箱作用,简化通信。主要应用场景包括:1)应用解耦,如订单系统与库存系统的非直接交互;2)异步处理,如用户注册后的邮件和短信发送延迟处理,提高响应速度;3)流量削峰,如秒杀活动限制并发流量,防止系统崩溃。
|
Rust 索引 Windows
Rust 原始类型之数组array内置方法
Rust 原始类型之数组array内置方法
418 0
Rust 原始类型之数组array内置方法
|
设计模式 网络协议 算法
《跟闪电侠学Netty》阅读笔记 - Netty入门程序解析(一)
《跟闪电侠学Netty》阅读笔记 - Netty入门程序解析(一)
336 1
《跟闪电侠学Netty》阅读笔记 - Netty入门程序解析(一)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使用图形化界面工具DataGrip
使用图形化界面工具DataGrip
|
运维 负载均衡 算法
【运维知识进阶篇】集群架构-Nginx七层负载均衡详解(一)
【运维知识进阶篇】集群架构-Nginx七层负载均衡详解
820 0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走向 Native 化:Spring&Dubbo AOT 技术示例与原理讲解
走向 Native 化:Spring&Dubbo AOT 技术示例与原理讲解
796 1
如何正确控制springboot中bean的加载顺序总结
springboot遵从约定大于配置的原则,极大程度的解决了配置繁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又提供了spi机制,用spring.factories可以完成一个小组件的自动装配功能。 在一般业务场景,可能你不大关心一个bean是如何被注册进spring容器的。只需要把需要注册进容器的bean声明为@Component即可,spring会自动扫描到这个Bean完成初始化并加载到spring上下文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