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的秘密

简介: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
-背景
可以在2层网络分割不同的广播域,从而可以实现故障的隔离与快速定位; 
-定义
一个VLAN就是一个网段,并且其中的成员主机可以位于不同的物理位置;
-管理
创建
sw(config)#vlan 10
删除
修改

VLAN配置
1、创建VLAN
SW(config)# vlan 12
2、配置端口模式
SW(config)#interface fas0/1
SW(config)#switchport mode access
3、将端口放入VLAN
SW(config)#intertace fas0/1
SW(config)#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4、验证与测试
SW# show vlan brief
PC:
ping 192.168.12.X
注意:
有了VLAN概念以后,必须得对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修正。在成表和查表的过程
中,得考虑到VLAN概念。

Trunk:
interface fas0/24
switchport mode trunk
show interface trunk

Trunk链路:
同一个链路上,可以同时传输多个VLAN的数据;
默认情况下,是允许所有VLAN数据通过的。
每个VLAN的数据,都是通过vlan的标签进行区分;
(Access模式的链路上的数据,是没有标签的)
-配置:
interface fas0/24
switchport mode trunk
-验证:
show interface trunk 
ISL(inter switch link) 思科专用封装vlan协议

Trunk链路上的流量安全控制:
SW(config)#interface fas0/24
SW(config)#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

word //表示该链路上仅仅允许的VLAN。此时的word表示的是vlan号;
add //表示将后面跟的vlan号添加到现有的trunk允许的vlan列表中。
all //这是默认动作,即trunk链路上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
excapt//表示该链路允许该参数后面的vlan以外的其他所有vlan;
none //表示该链路不允许任何vlan通过;
remove//表示将该参数后面的vlan,在现有的vlan列表中移除。
Vlans allowed on trunk
1-1005//理论上该trunk链路所允许的vlan;
Vlans allowed and active in management domain
1,12,34,100,200//当前网络中真正存在,并且允许的VLAN
Vlans in spanning tree forwarding state and not pruned
//当前链路上真正可以通信的VLAN;
encapsulation,即trunk的封装协议。
-ISL 
Inter switch link,交换机之间的链路
思科私有协议,
会对原有数据增加30个字节;26个字节的ISLtoubu+4字节的ISL尾部
-802.1Q
也称之为dot1q
共有标准
仅对原有数据增加4个字节,其中表示vlan号的仅仅为12bit。
所以,vlan号的范围是:0-4096个;

Nativevlan,即本地vlan 或者 本征vlan
-本地vlan,是一种特殊的vlan
#平时的vlan,的数据,经过trunk的时候,需要打标签;
但是,native vlan 的数据,经过trunk,不需要打标签。
#trunk链路下,native vlan 是1;

  -更改Trunk链路上的native vlan;
      interfacefas0/24     
          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xx}

注意:
必须要保证整个网络中的所有的交换机上的vlan数据库,是完全一致的 。


Trunk配置模式:
1、静态配置
switchport mode trunk
2、自动配置
两边的链路,通过发送DTP报文,进行trunk链路的协商;
DTP-dynamic trunk protocol,动态干道协议;
默认情况下,端口上的DTP功能是默认开启的;

       interface fas0/24
            switchport mode dynamic
nigotiate协商
auto:表示自动,只能被动的接受请求;
desirable:表示动态期望,可以主动的发送请求
即:
   动态形成trunk链路时,只要双方不都是auto,就可以成功形成Trunk链路。

验证命令:
show interface 0/12 switchport
//查看一个端口详细的2层交换配置信息;
一个交换机端口的最终工作模式,就只有两种:
1、access 一个vlan信息通过
2、trunk 同时多个vlan信息通过

  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一般会将非dynamic模式的端口或者平时不用
  的端口和trunk端口,都关闭DTP功能
      interface fas0/4
          switchport nonegotiate //关闭该端口的DTP功能;

          -验证
            show interface fas0/4 switchport

===========================================================================
VLAN的删除
删除一个VLAN
1、移除端口
interface fas0/1
no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
2、删除VLAN
sw(config)#no vlan 100
删除所有VLAN
1、移除端口
2、删除VLAN
#一个一个删除
#删除VLAN数据库文件
sw# dir //列出当前设备的存储路径和文件
sw# delete vlan.dat //删除vlan数据库文件
文件类型 
IOS-flash
running-config ---RAM
startup-config ---NVRAM
vlan.dat ---flash

    注意:
       平时在将一个交换机设备回复出厂化配置/初始化配置时,
       要将“startup-config”和“vlan.dat”同时删除掉;

       删除启动配置文件-
            sw# erase startup-config
                erase nvram
                delete nvram:startup-config

==================================================================
VLAN数据库保持一致:
1、手动配置
2、自动配置
-VTP(virtual trunk protocol)
在相同域的,不同交换机之间,自动的同步VLAN信息;
-交换机角色
VTP Server-服务器模式;
1、交换机默认的VTP模式;
2、该模式下可以对VLAN进行所有的操作;
3、该模式的交换机会将自己本身的VLAN的所
有信息,通过VTP报文,沿着trunk链路传输出去;
VTP Client-客户端模式;
1、该模式下交换机不能进行任何的VLAN操作;
2、只能接受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的VLAN信息,
以及传输给后面的其他客户端模式的交换机;
VTP Transparent-透明模式; 
1、与服务器模式的交换机功能相同,
但是,不会讲自己本身的VLAN信息的变化
传递给其他的交换机;
2、在收到其他交换机发送过来的VTP报文时,
会将这些报文完整的透传给后面的设备。
注意:
以上所有操作成功的前提是:
所有的设备,必须位于同一个VTP域;
默认情况下,VTP域名为null,即空。没有域名。
在没有域名的情况,及时VTP server也不会向外
传输任何信息。
并且交换机之间的trunk链路必须是完好的。
VTP server上,VLAN信息每变化一次,VTP的配
置版本号,都会增加1;
VTP配置版本号越高,表示VLAN信息越新。交换
机会优先使用最新的VLAN信息。
将VTP模式配置为“透明模式”或者更改VTP域名都
会导致VTP配置版本号迅速“归零”。
VTP是思科独有的
配置命令:
vtp domain(name)
vtp mode server/client/transparent
vtp password 
验证命令:
show vtp status:查看VTP相关信息,比如模式和配置版本号、域名;

gvrp配置思路
首先,将交换机所连的端口配置为trunk,并允许所有vlan通过;
--port link 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在交换机全局模式下开启gvrp功能:
--gvrp
在每个端口都开启gvrp功能;
--gvrp-----注:只能先在全局模式下开启gvrp功能后才能在端口
上开启此功能
另:通过gvrp学习到的vlan不能直接使用,如若使用只能够手动添加




本文转自 Mr_Lee_1986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13504837/204812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算法 计算机视觉 异构计算
基于FPGA的图像RGB转HSV实现,包含testbench和MATLAB辅助验证程序
基于FPGA的图像RGB转HSV实现,包含testbench和MATLAB辅助验证程序
|
存储 安全 编译器
【C++ 17 新功能 std::visit 】深入解析 C++17 中的 std::visit:从原理到实践
【C++ 17 新功能 std::visit 】深入解析 C++17 中的 std::visit:从原理到实践
1099 1
|
存储 数据可视化 数据管理
在ArcGIS Pro中使用栅格函数
在ArcGIS Pro中使用栅格函数
499 1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高效开发现代 Web 应用:从前端到后端的最佳实践
在开发现代 Web 应用时,前端和后端技术的选择对项目的性能、可维护性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现代工具和框架来优化前端和后端开发流程。我们将分析前端技术(如 React 和 Vue.js)与后端技术(如 Node.js 和 Django)的集成,并提供实际案例来展示如何实现高效开发。无论是对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本指南都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和实用的技巧,以帮助提高开发效率并构建出色的 Web 应用。
|
Ubuntu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Ubuntu22.04LTS环境部署实战
这篇文章提供了Ubuntu 22.04 LTS操作系统的详细安装步骤,包括选择语言、键盘布局、网络配置、软件源设置、磁盘分区、安装OpenSSH服务以及完成安装和首次登录系统的过程。
748 6
Ubuntu22.04LTS环境部署实战
|
Windows
微信消息实现自动推送--方式一 成功啦 进来学
微信消息实现自动推送--方式一 成功啦 进来学
1177 1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深入浅出:Python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Python语言在数据分析领域的高效应用,通过简洁的语法和强大的库支持,Python已成为数据科学家和分析师的首选工具。文章首先介绍了Python在数据处理、清洗、分析及可视化方面的基础知识,随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Pandas、NumPy、Matplotlib等库进行数据分析的完整流程。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理解Python在数据分析中的核心价值,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
|
存储 算法 安全
【集合系列】- 初探java集合框架图(一)
实际开发中,经常用到java的集合框架,比如ArrayList、LinkedList、HashMap、LinkedHashMap,几乎经常接触到,虽然用的多,但是对集合的整体框架,基础知识还是不够系统,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
1956 0
【集合系列】- 初探java集合框架图(一)
|
开发框架 小程序 JavaScript
微信小程序与vue区别
微信小程序与vue区别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算法
2022年计算机保研夏令营经验总结,11所院校经历,预推免上岸北大
2022年计算机保研夏令营经验总结,11所院校经历,预推免上岸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