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格式

简介: HTTP/1.0 报文类型有两种: 请求,响应。   请求类型 请求行(request-line):  请求类型+空格+url+\r\n。 请求头部(headers):0-n个键值对的集合。

 

HTTP/1.0 报文类型有两种: 请求,响应。

 

请求类型

请求行(request-line):  请求类型+空格+url+\r\n。

请求头部(headers):0-n个键值对的集合。

空行(blank line):\r\n

请求体(body):只有post请求的时候才有,否则没有

 

GET请求的类型的例子

 

POST请求类型的例子

 

响应类型

状态行(status-line):  http协议版本号+状态号+空格+状态解释+\r\n。

响应头部(headers):0-n个键值对的集合。

空行(blank line):\r\n

响应体(body):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此部分,要根据响应头部中的 Contet-Type属性来决定。

 

例子如下:

 

总结

         一个html文档肯定包含>1的http请求。  一个html文档,js文件,css文件,图片文件等都是一个html请求。 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后,服务器返回响应内容后自动关闭此tcp请求。http结束。

作者:Bonker
出处:http://www.cnblogs.com/Bonker
QQ:519841366
       
本页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 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链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缓存 应用服务中间件 网络安全
Nginx中配置HTTP2协议的方法
Nginx中配置HTTP2协议的方法
227 7
|
15天前
|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HTTP 协议浅析
通过对HTTP协议的深入了解,开发者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Web应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77 21
|
1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前端开发
Web 性能优化|了解 HTTP 协议后才能理解的预加载
本文旨在探讨和分享多种预加载技术及其在提升网站性能、优化用户体验方面的应用。
Web 性能优化|了解 HTTP 协议后才能理解的预加载
|
1月前
|
XML JSON 前端开发
HTTP协议,Content-Type格式介绍篇
通过理解和正确使用Content-Type头字段,可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时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提升网络应用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116 28
|
1月前
|
XML JSON 前端开发
HTTP协议,Content-Type格式介绍篇
通过理解和正确使用Content-Type头字段,可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时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提升网络应用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172 25
|
1月前
|
XML JSON 前端开发
HTTP协议,Content-Type格式介绍篇
通过理解和正确使用Content-Type头字段,可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时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提升网络应用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237 18
|
2月前
|
域名解析 缓存 网络协议
Web基础与HTTP协议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技术,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地构建和优化Web应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
84 15
|
2月前
|
前端开发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原理】——HTTP协议、fiddler抓包
HTTP超文本传输,HTML,fiddler抓包,URL,urlencode,HTTP首行方法,GET方法,POST方法
|
2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安全
探索网络模型与协议:从OSI到HTTPs的原理解析
OSI七层网络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是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网络的框架。OSI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模型则简化为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 HTTPS协议基于HTTP并通过TLS/SSL加密数据,确保安全传输。其连接过程涉及TCP三次握手、SSL证书验证、对称密钥交换等步骤,以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字信封技术使用非对称加密和数字证书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身份认证。 浏览器通过Https访问网站的过程包括输入网址、DNS解析、建立TCP连接、发送HTTPS请求、接收响应、验证证书和解析网页内容等步骤,确保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
173 3
|
2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算法
从零开始掌握HTTP协议
本文介绍HTTP协议的演变,从HTTP1.0到HTTP2.0。HTTP1.0为无状态连接,每次请求独立;HTTP1.1引入持久连接、管道化请求和更多状态码;HTTP2.0采用二进制分帧、多路复用、头部压缩及服务器主动推送,大幅提升性能与用户体验。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开发者优化应用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