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本质:也论 Web2.0 和 Web1.0

简介:

Web2.0 闹闹嚷嚷的发展到今天,有人说 Web2.0 的网站已经全面覆灭了,因为没有“盈利模式”。有人说,Web2.0 的应用和发展才刚刚开始。
    但是要问到底什么是“Web2.0”,却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明白。搞明白这个问题十分紧迫,因为 Web 2.0 的观念已经传播的如此广泛, 以至于很多公司正在将这个词加到他们的行销炒作中,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同时理清这个问题也很困难,因为许多号称 Web2.0 的创业公司也许并不是 Web 2.0,而一些我们认为是 Web 2.0 的应用程序甚至不是真正适当的网络程序!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一片文章谈了 Web 2.0 的一些主要特性(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1122/A20051122474593.shtml):

    1. 互联网作为平台
    2. 利用集体智慧
    3. 数据是核心
    4. 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
    5. 轻量型编程模型
    6.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7. 丰富的用户体验

    文章进一步具体总结到:

    - 服务,而不是打包的软件,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
    - 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并且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
    - 把用户作为共同开发者来信任。
    - 利用集体智慧。
    - 通过客户的自服务来发挥长尾的力量。
    -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 轻量型用户界面、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

    这些一看就是翻译过来的“舶来品”,其大概意思就是说,Web2.0 首先是互联网平台上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服务、参与、交互。为此,互联网软件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它应该被作为服务来交付(SaaS) - 这将导致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上必须有根本性的变化。运营必须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用户必须被作为共同开发者来对待。

    针对互联网的具体应用,还列举了 P2P 应用、维基、博客、搜索引擎优化、网络服务、标签、聚合等等新兴的应用。可以看到,过去的个人网站、内容发布、目录、粘性已经被新的概念所代替。过去的内容制作(收集)、编辑、管理,已经成为所有参与者的一项共同任务,大家建设、大家管理、大家共享。过去的内容分类是人为的、强制的,现在可以根据标签(Tag)的出现频度对内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包含高频度标签的内容,被人为是重要的内容。这就比强制分类更科学和符合人性。博客代替了个人网站,使人更关注于内容的叙述,而不是被“网站”这个笼统的概念所压迫 - 站长留给那些该当的人当去吧。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承载了自由和共享的精神,但是 Web2.0 的理念使这种精神离我们更近一些、更清晰一些。

    实际上,Web1.0 时代,人们就一直在强调共享、交互,论坛就是其典型代表。直到 Web2.0 出现了博客等应用,才凸显了个人在网络生活中的能动性和重要性,强调张扬个性色彩。但是 Web1.0 和 2.0 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回事,发展总是连续的。比如现在的博客和论坛实际是并存的,并且假以技术手段,它们可以相互切换。看来主要还是形式的变化,不变的还是内容。瓶子包装变了,酒还是老坛子的酒。

    从 Web1.0 到 2.0,互联网精神没有变,变化的是内容的组织和表现形式。Web1.0 和 2.0 的技术也没有多大变化,没听说过哪门语言是专门用来写 Web2.0 的应用的。Ajax 技术普遍认为应该跻身于 Web2.0 的概念下,但是 Ajax 本身却并不是专门为 Web2.0 而生的,Ajax 是一个由 javascript、XML、CSS 等融合的技术,其组成部分在 Web1.0 时代已经在扮演重要角色。况且 Ajax 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在 Web2.0 之前的程序中。不能说应用了 Ajax 技术的应用就是 Web2.0 的应用。

    Web2.0 对互联网经营者来说,则更多的是一个商业的、营销的,带着某种广告意味的概念。商业活动不时的需要一些新概念来刺激、来炒作,互联网需要不停的闹腾,发出些声音,吸引消费着的眼球和耳朵。毕竟互联网是“知识经济”,玩知识经济的人想必都是些有知识的文化人,让文人学那些艺人去搞些类似“艳照门”的勾当,毕竟有失斯文,欠点人文内涵,于是就按照 IT 业的惯例,版本升级,推陈出新。

    Web2.0 对参与互联网基础建设的网络工程师、程序员来说,两者的区别就更小。对于需求分析、程序设计人员来说,有必要容纳 Web2.0 的思想。但从编码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完全是一回事。没见听说哪个程序员是 Web1.0 程序员,或者是 Web2.0 程序员。我听说有公司招聘程序员,其中一个要求是“有 Web2.0 的开发经验”。不知道所谓“Web2.0 的开发经验”具体是什么经验,难道写一个博客系统和一个 CMS 系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我个人认为,招聘者本身就是个外行,不懂 Web 1.0 和 2.0,仅仅是人云亦云而已。即使对于需求分析人员,分析 Web1.0 和 2.0 的用户需求有本质区别吗?

    互联网的本质还是一个工具,为人服务是它诞生、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理由。只要能更贴近人性,为人提供更多、更贴心、更方便的服务,我们为什么非要强调是 1.0 还是 2.0?
   












本文转自网眼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itwatch/28657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安全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互联网并发与安全系列教程(07) -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其它漏洞)
互联网并发与安全系列教程(07) -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其它漏洞)
89 0
|
10月前
|
安全 NoSQL Java
互联网并发与安全系列教程(06) -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CSRF攻击)
互联网并发与安全系列教程(06) -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CSRF攻击)
101 0
|
11月前
|
存储 JSON 安全
解锁互联网安全的新钥匙:JWT(JSON Web Token)
解锁互联网安全的新钥匙:JWT(JSON Web Token)
171 0
|
2月前
|
JSON API 网络架构
揭秘!Python Web框架下的RESTful API设计,为何成为互联网新宠?
【7月更文挑战第24天】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RESTful API以其简洁性和可扩展性成为应用间通信的首选。REST强调资源为核心,利用HTTP方法处理CRUD操作,促进前后端分离,提高开发效率。Python的Flask框架支持轻松构建RESTful API,通过路由、请求和响应机制实现。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Flask创建、读取和更新用户信息。Python Web框架因其丰富的工具和库,简化RESTful API开发,适应微服务架构需求,在互联网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49 3
|
2月前
|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Web1.0、Web2.0 和 Web3.0 的区别
【7月更文挑战第4天】Web1.0是只读的互联网,内容由网站所有者发布,用户被动接收;Web2.0强调用户生成内容和社交互动,如博客、社交媒体,用户能积极参与;而Web3.0则走向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强调语义网、数字资产、用户隐私和数据主权,赋予用户更多控制权。从单向传播到深度互动,再到去中心化和智能服务,互联网不断演进。
190 6
|
4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应用服务中间件
Web应用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浏览器和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执行任务的计算机程序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Web应用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浏览器和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执行任务的计算机程序
49 2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Web 1.0、Web 2.0 和 Web 3.0 之间的比较
Web 1.0、Web 2.0 和 Web 3.0 之间的比较
138 0
Web 1.0、Web 2.0 和 Web 3.0 之间的比较
|
10月前
|
SQL 安全 JavaScript
互联网并发与安全系列教程(05) -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XSS攻击、SQL注入、防盗链)
互联网并发与安全系列教程(05) -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XSS攻击、SQL注入、防盗链)
80 0
|
12月前
|
Linux 网络安全 Apache
在树莓派上搭建web站点并发布互联网上线【无需公网IP】
在树莓派上搭建web站点并发布互联网上线【无需公网IP】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物联网
web1.0 和 web2.0 以及 web3.0的发展史
web1.0 和 web2.0 以及 web3.0的发展史
896 0
下一篇
D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