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对象 深度克隆(不实现Cloneable接口)和浅度克隆

简介:

为什么需要克隆: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我们常常要遇到这种情况:有一个对象A,在某一时刻A中已经包含了一些有效值,此时可能会需要一个和A完全相同新对象B,并且此后对B任何改动都不会影响到A中的值,也就是说,AB是两个独立的对象,但B的初始值是由A对象确定的。在Java语言中,用简单的赋值语句是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要满足这种需求有很多途径。

 

克隆的实现方式

一、浅度克隆

对于要克隆的对象,对于其基本数据类型的属性,复制一份给新产生的对象,对于非基本数据类型的属性,仅仅复制一份引用给新产生的对象,即新产生的对象和原始对象中的非基本数据类型的属性都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

1、实现java.lang.Cloneable接口

clone的类为什么还要实现Cloneable接口呢?Cloneable接口是一个标识接口,不包含任何方法的!这个标识仅仅是针对Object类中clone()方法的,如果clone类没有实现Cloneable接口,并调用了Object的 clone()方法(也就是调用了super.Clone()方法),那么Objectclone()方法就会抛出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异常。

 

2、重写java.lang.Object.clone()方法

JDK API的说明文档解释这个方法将返回Object对象的一个拷贝。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拷贝对象返回的是一个新对象,而不是一个引用。二是拷贝对象与用new操作符返回的新对象的区别就是这个拷贝已经包含了一些原来对象的信息,而不是对象的初始信息。

 

观察一下Object类的clone()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native方法的效率一般来说都是远高于java中的非native方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要用Objectclone()方法而不是先new一个类,然后把原始对象中的信息赋到新对象中,虽然这也实现了clone功能。Object类中的clone()还是一个protected属性的方法,重写之后要把clone()方法的属性设置为public

 

Object类中clone()方法产生的效果是:先在内存中开辟一块和原始对象一样的空间,然后原样拷贝原始对象中的内容。对基本数据类型,这样的操作是没有问题的,但对非基本类型变量,我们知道它们保存的仅仅是对象的引用,这也导致clone后的非基本类型变量和原始对象中相应的变量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

 

 

 

Java代码

  1. public class Product implements Cloneable {   

  2.     private String name;   

  3.   

  4.     public Object clone() {   

  5.         try {   

  6.             return super.clone();   

  7.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8.             return null;   

  9.         }   

  10.     }   

  11. }  

 

 

 

 

二、深度克隆

在浅度克隆的基础上,对于要克隆的对象中的非基本数据类型的属性对应的类,也实现克隆,这样对于非基本数据类型的属性,复制的不是一份引用,即新产生的对象和原始对象中的非基本数据类型的属性指向的不是同一个对象

 

要克隆的类和类中所有非基本数据类型的属性对应的类

1、都实现java.lang.Cloneable接口

 

2、都重写java.lang.Object.clone()方法

 

 

 

Java代码

  1. public class Attribute implements Cloneable {   

  2.     private String no;   

  3.        

  4.     public Object clone() {   

  5.         try {   

  6.             return super.clone();   

  7.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8.             return null;   

  9.         }   

  10.     }   

  11. }   

  12.   

  13. public class Product implements Cloneable {   

  14.     private String name;   

  15.        

  16.     private Attribute attribute;   

  17.   

  18.     public Object clone() {   

  19.         try {   

  20.             return super.clone();   

  21.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22.             return null;   

  23.         }   

  24.     }   

  25. }  

  

 

 

 

三、使用对象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实现深度克隆

所谓对象序列化就是将对象的状态转换成字节流,以后可以通过这些值再生成相同状态的对象。

 

对象的序列化还有另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功能就是对象复制(Clone),Java中通过Clone机制可以复制大部分的对象,但是众所周知,Clone有深度Clone和浅度Clone,如果你的对象非常非常复杂,并且想实现深层 Clone,如果使用序列化,不会超过10行代码就可以解决。

 

虽然Java的序列化非常简单、强大,但是要用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比如曾经序列化了一个对象,可由于某种原因,该类做了一点点改动,然后重新被编译,那么这时反序列化刚才的对象,将会出现异常。 你可以通过添加serialVersionUID属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类是个单例(Singleton)类,是否允许用户通过序列化机制复制该类,如果不允许你需要谨慎对待该类的实现。

 

 

 

Java代码

  1. public class Attribute {   

  2.     private String no;   

  3. }   

  4.   

  5. public class Product {   

  6.     private String name;   

  7.        

  8.     private Attribute attribute;   

  9.   

  10.     public Product clone() {   

  11.         ByteArrayOutputStream byteOut = null;   

  12.         ObjectOutputStream objOut = null;   

  13.         ByteArrayInputStream byteIn = null;   

  14.         ObjectInputStream objIn = null;   

  15.            

  16.         try {   

  17.             byteOut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18.             obj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yteOut);    

  19.             objOut.writeObject(prototype);   

  20.   

  21.             byteIn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byteOut.toByteArray());   

  22.             obj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byteIn);   

  23.                

  24.             return (ContretePrototype) objIn.readObject();   

  25.         } catch (IOException e) {   

  26.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lone Object failed in IO.",e);      

  27.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28.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lass not found.",e);      

  29.         } finally{   

  30.             try{   

  31.                 byteIn = null;   

  32.                 byteOut = null;   

  33.                 if(objOut != null) objOut.close();      

  34.                 if(objIn != null) objIn.close();      

  35.             }catch(IOException e){      

  36.             }      

  37.         }   

  38.     }   


特别说明: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相关文章
|
29天前
|
数据采集 JSON Java
Java爬虫获取1688店铺所有商品接口数据实战指南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Java爬虫技术高效获取1688店铺商品信息,涵盖环境搭建、API调用、签名生成及数据抓取全流程,并附完整代码示例,助力市场分析与选品决策。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前端开发
从资损百万到零事故:Java 接口幂等设计的艺术与实践
在分布式系统中,重复请求常引发严重资损,如支付双扣、库存超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接口缺乏幂等性设计。本文通过真实案例揭示幂等性的重要性,并详解8种主流解决方案,涵盖唯一请求ID、乐观锁、悲观锁、状态机等,帮助开发者构建稳定系统,保障业务一致性。无论你是架构师还是开发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实战指导,有效规避重复调用带来的风险。
129 0
|
29天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Java集合框架(二):Set接口与哈希表原理
本文深入解析Java中Set集合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机制,涵盖HashSet、LinkedHashSet和TreeSet三大实现类。从Set接口的特性出发,对比List理解去重机制,并详解哈希表原理、hashCode与equals方法的作用。进一步剖析HashSet的底层HashMap实现、LinkedHashSet的双向链表维护顺序特性,以及TreeSet基于红黑树的排序功能。文章还包含性能对比、自定义对象去重、集合运算实战和线程安全方案,帮助读者全面掌握Set的应用与选择策略。
140 23
|
1月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集合框架:详解Deque接口的栈操作方法全集
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对于实现像浏览器后退功能这样的栈操作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帮助开发者编写既高效又稳定的应用程序。此外,在多线程环境中想保证线程安全,可以考虑使用ConcurrentLinkedDeque,它是Deque的线程安全版本,尽管它并未直接实现栈操作的方法,但是Deque的接口方法可以相对应地使用。
115 12
|
29天前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集合框架(一):List接口及其实现类剖析
本文深入解析Java中List集合的实现原理,涵盖ArrayList的动态数组机制、LinkedList的链表结构、Vector与Stack的线程安全性及其不推荐使用的原因,对比了不同实现的性能与适用场景,帮助开发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List实现。
|
1月前
|
Java API 网络架构
java调用api接口自动判断节假日信息
java调用api接口自动判断节假日信息
562 0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深入理解Java序列化接口及其实现机制
记住,序列化不仅仅是把对象状态保存下来那么简单,它涉及到类的版本控制、安全性和性能等多个重要方面。正确理解和实现Java序列化机制对于构建高效、安全和可维护的Java应用至关重要。
102 0
|
3月前
|
安全 Java API
Java 抽象类与接口在 Java17 + 开发中的现代应用实践解析
《Java抽象类与接口核心技术解析》 摘要:本文全面剖析Java抽象类与接口的核心概念与技术差异。抽象类通过模板设计实现代码复用,支持具体方法与状态管理;接口则定义行为规范,实现多态支持。文章详细对比了两者在实例化、方法实现、继承机制等方面的区别,并提供了模板方法模式(抽象类)和策略模式(接口)的典型应用示例。特别指出Java8+新特性为接口带来的灵活性提升,包括默认方法和静态方法。最后给出最佳实践建议:优先使用接口定义行为规范,通过抽象类实现代码复用,合理组合两者构建灵活架构。
74 2
|
3月前
|
JSON Java 数据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