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微软云计算平台的通信技术与应用开发

简介:
    云计算近年来非常火热,已经成为目前继SOA、Web2.0之后又一个热门的话题。Amazon.com、Google和Microsoft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Microsoft的云计算平台叫做Azure,最初发布的开发包支持Visual Studio 2008,最新推出的Visual Studio 2010更是集成了Azure开发工具,让Azure云计算开发变得更加方便容易。
微软云技术平台不但可以对微软WCF等技术的支持外,而且还可以对第三方通信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扩大了微软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与应用。Hprose(High Performance Remote Object Service Engine)既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它是一款第三方高性能跨语言跨平台的远程对象服务引擎,并支持众多语言和平台,包括主流的.NET、Java、PHP、Python、Ruby、JavaScript、ActionScript、Delphi、FreePascal、Objective-C、ASP、Perl、C++等。在这些支持的语言之间可以实现方便且高效的互通,能够有效的取代WebService实现跨语言跨平台高几倍效率的分布式电信级的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开发应用中网络通信速度效率尤为重要。支持上面提到的所有云计算平台,但通过笔者的测试,本文将对第三方通信方法(Hprose)在微软云计算平台上,通过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2010构建一个应用,从而能使您能高效便捷的创建功能强大的跨平台、跨语言、分布式的云体验。
准备
开始之前需要首先安装以下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推荐Windows7)
Visual Studio 2008/2010
Windows Azure Tools for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1
Hprose开发包(无需安装)
试用下载地址:http://www.hprose.com/
PHP5(Non Thread Safe版本)
其中,PHP5仅用于Web CGI Role方式下。
开始
打开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2010,选择“File->New->Project…”,然后选择Cloud->Windows Azure Cloud Service,我们给该项目取名为HproseOnCloudService,然后点OK,如图1所示。
Hprose支持在ASP.NET Web Role、Worker Role和CGI Web Role这三种规则进行部署,所以这里我们选择这三种规则,并分别取名为HproseServiceWebRole、HproseServiceWorkerRole和HproseServiceWebCgiRole。然后点击OK。项目就建好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这三种不同的规则下,如何开发部署Hprose服务。
Hprose在ASP.NET Web Role下的服务发布
先看第一种规则——ASP.NET Web Role。
HproseServiceWebRole项目建立后,会默认生成一个Default.aspx页面。我们可以直接从修改它开始,但在修改之前,我们还需要做点小工作,那就是添加Hprose.dll引用。如图3所示。
在项目的References上点击右键,选择Add Reference…,然后选择Hprose.dll即可。因为Azure目前只支持.NET Framework 3.5,尚不支持.NET Framework 4(虽然Hprose支持)。所以Hprose.dll也要选择相应的版本,另外System.Numerics.dll也需要一同添加。
 
接下来,将Default.aspx中多余的HTML和空白全部删除,只保留第一行的ASP.NET标签。如图4所示。
然后我们为工程添加一个新建C#的Class文件,名字任意,这里我们取名为Example.cs。如图5所示。
然后编辑其代码如下:
这个类用于定义我们要发布的服务,你会发现我们定义的类不需要继承任何接口。这里限于篇幅我们发布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实际上除了可以返回简单类型、容器类型以外,还可以返回复杂的可序列化对象类型,关于Hprose支持类型的详细介绍请参见Hprose for C#手册。
接下来我们修改Default.aspx.cs文件:
这样,一个Hprose服务器就完成。
默认情况下,服务端口号是80,但80通常被IIS所占据,所以Azure会自动选择81端口,为了使用固定端口,我们这里手动将端口号改为8001。如图6所示。
当然,上面这一步是可选的,你也可以省略这一步。
 
接下来选择按F5,服务会自动进行部署。浏览器会自动打开,并显示一下内容:
这说明服务已经成功发布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Hprose客户端来调用它了。
Hprose提供了专业的服务调试工具——Nepenthes(忘忧草),通过它,你不需要编写一行代码,就可以直接调试服务器。
只需要输入服务器网址,然后点击Get Functions就可以得到所有的服务方法。
每个方法都可以直接输入参数进行调用,多个参数之间使用逗号分隔,参数格式以JSON方式输入。
另外,该工具是多国语言的,目前支持英文、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
下面是使用该工具调试刚刚发布的服务的截图,如图7、图8和图9所示。
这里的Hprose服务是使用C#编写的,但是你可以在任何Hprose支持的语言中进行调用,因为本文重点是介绍Hprose服务在微软云平台上的开发与部署,因此这里就不再为客户端举例了,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参考Hprose手册。
Hprose服务在ASP.NET Web Role下发布从灵活性上来说比较强大,虽然上面我们的例子是按照请求模式发布的服务,但实际上你还可以按照全局模式或者会话模式来发布服务,对服务的发布也可以细化到每一个方法,甚至可以在发布的方法中存取ASP.NET的上下文对象。但是从性能上来说,这种方式不够高效,性能仅仅跟WCF Service Role的BasicHttpBinding的性能相当,比WSHttpBinding的性能高1倍。难道还可以比WCF Service Role更高效吗?是的。完全可以。下面要介绍的Worker Role方式下的Hprose服务可以比的WCF Service Role的BasicHttpBinding的性能高3-5倍,比WSHttpBinding的性能高出7-9倍,几乎可以高出一个数量级。
Hprose在Worker Role下的服务发布
跟ASP.NET Web Role下类似,首先要添加Hprose引用,这一步操作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之后添加一个Example.cs,内容也与ASP.NET Web Role下的Example.cs类似,仅仅是名称空间有点变化(从HproseServiceWebRole变为HproseServiceWorkerRole)。这里也就不再重复列出代码了。
下面我们看重点,那就是对WorkerRole.cs的修改,主要修改的是它的Run方法,其它方法无需改动,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Microsoft.WindowsAzure.Diagnostics;
using Microsoft.WindowsAzure.ServiceRuntime;
using Hprose.Server;
namespace HproseServiceWorkerRole {
    public class WorkerRole : RoleEntryPoint {
        public override void Run() {
            // This is a sample worker implementation. Replace with your logic.
            Trace.WriteLine("HproseServiceWorkerRole entry point called", "Information");
            HproseHttpListenerServer server = new HproseHttpListenerServer("http://127.0.0.1:8010/");
            server.Methods.AddInstanceMethods(new Example());
            server.Start();
            Trace.WriteLine("Hprose Server Started", "Information");
            while (true) Thread.Sleep(0);
        }
        public override bool OnStart() {
            // Set the max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connections 
            ServicePointManager.DefaultConnectionLimit = 12;
            DiagnosticMonitor.Start("DiagnosticsConnectionString");
            // For information on handling configuration changes
            // see the MSDN topic at http://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166357.
            RoleEnvironment.Changing += RoleEnvironmentChanging;
            return base.OnStart();
        }
        private void RoleEnvironmentChanging(object sender, RoleEnvironmentChangingEventArgs e) {
            // If a configuration setting is changing
            if (e.Changes.Any(change => change is RoleEnvironmentConfigurationSettingChange)) {
                // Set e.Cancel to true to restart this role instance
                e.Cancel = true;
            }
        }
    }
}
                              
                                                                      
从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Worker Role方式下,我们是通过创建一个Hprose独立服务器来发布服务的。下面按下F5就可以调试了。因为在Worker Role方式下,浏览器不会自动打开,我们可以自己打开浏览器并键入:http://127.0.0.1:8010/,然后回车,我们会看到跟ASP.NET Web Role方式下同样的内容。使用Nepenthes调试效果也是完全相同的。但这种方式下发布的服务性能是相当高效的。
在Worker Role下除了可以发布C#编写的Hprose服务之外,你还可以通过运行Jetty服务器来发布Java编写的Hprose服务,但运行Jetty较为复杂,网上也有相应介绍,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上面介绍的两种方式发布的服务都是C#编写的,而下面的CGI Web Role方式下则可以发布PHP的Hprose服务。
 
Hprose在CGI Web Role下的服务发布
首先将下载的PHP解压缩后,连同php目录一起放入HproseServiceWebCgiRole目录下,并将php.ini-production(或php.ini-development)复制一份改名为php.ini,然后将hprose for PHP也复制到该目录下的hprose目录下。之后将这些文件连同目录一同添加到工程当中,如图10所示。
然后编辑Web.roleconfig文件:
接下来编辑Web.config中system.webServer段,添加如下内容:
最后,创建一个index.php文件,内容如下:
这段代码发布的是PHP的内置函数md5。
注意,index.php保存时一定要选择UTF-8 without signature编码,否则服务将不能被调用,如图11所示。
之后,按F5,服务就发布了,之后你会看到浏览器中显示如下内容:
 
我们可以用Nepenthes(忘忧草)来调试该服务,如图12所示。
也可以自己通过Hprose客户端来调用该服务,下面我们创建一个.NET客户端来调用一下该服务看一下,我们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如图13所示。
为了方便,我们这里使用控制台程序作为演示。之后先添加Hprose.Client.dll的引用,然后修改Program.cs内容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Hprose.Client;
namespace MD5Client {
    public interface I_MD5 {
        string MD5(string s);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_MD5 serviceClient = new HproseHttpClient("http://127.0.0.1:8080/index.php").UseService<I_MD5>();
            Console.WriteLine(serviceClient.MD5("你好中国"));
        }
    }
}
                              
                                                                                                  
然后运行该程序,就可以看到以下结果了。
总结
微软的云计算平台无疑是.net技术的最好体现,可以通过微软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2010进行云计算应用程序的开发,而且可以有效的支持第三方通信技术的应用。如果刚接触网络编程的开发人员,他们将会发现用Hprose来实现分布式系统,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通讯协议和开发包。有了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通过结合在微软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进行通讯开发与应用,可以能够有效的取代Web Service实现跨语言跨平台高几倍效率的分布式电信级的又一种全新的通信解决方案。
 
 
———————————————————————
任何美好的事物只有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才变的美好;
孤独的时候看看天空里的雨,其实流泪的不只是你。

———————————————————————

 

本文转自  高阳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xiaoyinnet/321304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8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物联网
穿戴科技新风尚:智能服装设计与技术全解析
穿戴科技新风尚:智能服装设计与技术全解析
625 85
|
8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开发者
HarmonyOS Next~鸿蒙应用框架开发实战:Ability Kit与Accessibility Kit深度解析
本书深入解析HarmonyOS应用框架开发,聚焦Ability Kit与Accessibility Kit两大核心组件。Ability Kit通过FA/PA双引擎架构实现跨设备协同,支持分布式能力开发;Accessibility Kit提供无障碍服务构建方案,优化用户体验。内容涵盖设计理念、实践案例、调试优化及未来演进方向,助力开发者打造高效、包容的分布式应用,体现HarmonyOS生态价值。
403 27
|
8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语音技术
HarmonyOS Next~鸿蒙AI功能开发:Core Speech Kit与Core Vision Kit的技术解析与实践
本文深入解析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中的Core Speech Kit与Core Vision Kit,探讨其在AI功能开发中的核心能力与实践方法。Core Speech Kit聚焦语音交互,提供语音识别、合成等功能,支持多场景应用;Core Vision Kit专注视觉处理,涵盖人脸检测、OCR等技术。文章还分析了两者的协同应用及生态发展趋势,展望未来AI技术与鸿蒙系统结合带来的智能交互新阶段。
467 31
|
7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安全
云计算平台如何支持智慧工地?
云计算平台作为智慧工地的核心技术,通过整合数据、算力与智能分析能力,为工地管理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五个层面:一是构建数据中枢,实现多源数据整合与边缘计算协同;二是通过AI模型训练和大数据预测,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三是多端协同与弹性扩展,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四是强化安全与绿色施工,优化能耗并保障数据安全;五是打造生态化平台,开放API接口并采用微服务架构扩展功能。云计算推动工地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未来结合5G与数字孪生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实时模拟能力。
279 2
|
8月前
|
编解码 监控 网络协议
RTSP协议规范与SmartMediaKit播放器技术解析
RTSP协议是实时流媒体传输的重要规范,大牛直播SDK的rtsp播放器基于此构建,具备跨平台支持、超低延迟(100-300ms)、多实例播放、高效资源利用、音视频同步等优势。它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远程教学等领域,提供实时录像、快照等功能,优化网络传输与解码效率,并通过事件回调机制保障稳定性。作为高性能解决方案,它推动了实时流媒体技术的发展。
433 5
|
8月前
|
监控 Shell Linux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
8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可穿戴设备如何重塑医疗健康:技术解析与应用实战
可穿戴设备如何重塑医疗健康:技术解析与应用实战
280 4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技术如何重塑客服系统?解析合力亿捷AI智能客服系统实践案例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服系统中的应用,涵盖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和优化策略。通过感知层、认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协同工作,结合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库构建和多模态交互技术,合力亿捷客服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服务。文章还提出了用户体验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和系统性能改进的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其在客户服务领域的核心价值与潜力。
406 6
|
8月前
|
监控 负载均衡 安全
静态IP代理与动态IP代理:提升速度与保障隐私的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静态IP代理和动态IP代理的特性和应用场景。静态IP代理通过高质量服务提供商、网络设置优化、定期更换IP与负载均衡及性能监控提升网络访问速度;动态IP代理则通过隐藏真实IP、增强安全性、绕过封锁和提供独立IP保障用户隐私。结合实际案例与代码示例,展示了两者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势,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代理服务以实现高效、安全的网络访问。
236 1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基于Python的情感分析与情绪识别技术深度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Python的情感分析与情绪识别技术,涵盖基础概念、实现方法及工业应用。文中区分了情感分析与情绪识别的核心差异,阐述了从词典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并通过具体代码展示了Transformers架构在细粒度情感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多模态情绪识别框架的设计。此外,还介绍了电商评论分析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策略,包括领域自适应训练和集成学习等方法。未来,随着深度学习和多模态数据的发展,该技术将更加智能与精准。
448 1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
  • 下一篇
    开通oss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