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方向,毅力成就行动

简介:
态度决定方向,毅力成就行动
前言:很长时间没有检查邮箱了,今天发现里面已经爆满,查看之后,发现很多的邮件都问着相似而又无法让人给出答案的问题,所以今天抽个时间,将问题分为几类,为朋友们给出一点自己的建议,仅供参考!
 
抉择类:
  1. 我想学技术,请问该从哪门技术开始学起?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联想到很多与之类似的问题,例如“是学BS还是CS,是学.NET还是Java”等。可以说,谁都不可能对这类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也不敢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万一别人的答案不适合你,你会责骂回答者一辈子,甚至还说“误人子弟”之类的话,这个责任有谁担当得起?
给出两个大方面的建议:以兴趣为导向;向钱看齐。
 
     其实选择行业,学习知识,就是一种投资!如果你兴趣所在,那么就抛开别人的闲话和冷眼,坚持下去。把一件事情做的精益求精,是可以赚到钱的!很多人在没有学精之前就放弃了,并且一直抱怨:为什么赚不到钱。
 
    如果是想快速的赚钱,那么看看市场上缺什么,你就去学什么,这样的回报是最快也是成效最大,但是可能会被市场所左右,成为“广而不精”人!
说了这么多,发现这已经不是一个选择什么技术的问题,而是一种做人思考的方式,别人永远只能给建议,最后还得自己决定!不要指望有神来帮助你,如果真是那样,世界上都是成功者,或大家都是“提线木偶”,被人操控。
 
迷茫类
  1. 我做了几年的开发了,感觉技术一直上不去,请问如何提升?想转型管理,却不知如何办?
     说到这里,经历了这么多公司,面试了也被面试了很多人之后,有一个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想把技术学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技术学好!
其实上述类似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点“思考方式”!
 
    曾经见过不少开发者,做了近十年,甚至更长,技术一直不怎么样。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技术没有上去,但是在做人,处事,交际,领域业务知识,管理等负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也有不少朋友,确实努力的做了很多年的技术,关注技术,做了很多项目,但是一直技术平平,导致工资不高。其实这就是“用心”的问题。到底有在技术上面花了多少心思?在项目只以什么心态在做?
 
        不同的项目,锻炼的方面是不一样的,即使你认为再烂,在不起眼的项目,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锻炼的机会。例如,国内很多的公司都做管理系统,很多人认为是无聊的增删改查,那么,你可以想想:如何在编写代码的时候,不出一点错;如何提高代码的健壮性,是的系统是更加稳定;如何提高开发效率,开发出一些通用的组件、框架等。
 
     如果你认为人家设计的框架很烂,你是否可以提出自己的框架和设计,证明他们的强(不管你有没有最后在公司提出,起码你要下面自己做出来,也当是锻炼)。
如果你认为这个项目中有很多的问题,说了“假如我们XXX,就好了”“如果采用XXX,我们就不会这样了”。那么,在项目完成之后,有没有反思,将其中的错误分析,给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的?例如,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对性能知道的这么多?我告诉他,因为又一次在项目中因为某段程序跑得慢,耗资源,而被骂了!
可能有人在骂过之后,改正代码就完了。可能这就激发了深入学习性能优化知识念头!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行为,结果可想而知。
  1. 我想学习架构设计,请问需要看什么书,或者怎么做?
     我也常常问很多牛人这样的问题,也是每次希望“技术偶像”能够点拨一二!虽然说现在自己还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却有一点感受可以分享给大家:架构设计不是看几本书就可以搞定的。需要大量的实战经验和失败教训。
 
     有朋友又说了:我们做的项目就这么多,哪有那么多的经验?
     经验多少和项目的多少不成正比,看你思考的深度!题海战术就一定造就“解题高手”?未必!
再者,现在的国内外的威客网这么多,什么样的项目没有,如果认为自己做的项目少,你可以自己去尝试!(不是鼓励大家去借私活,这是说,方式有很多,没有必要总是抱怨XXX不够)
 
抱怨类
  1. 我想做开发,但是技术不行。公司没有环境。想去XXX公司,人家不要!….
      诸如此类的抱怨,很多人都怕常常抱怨的人,因为之前已经给他们讲了N多次了,但是最后还是抱怨,其实我很想问一句:“你行动了吗?”!
技术不行,可以学啊。没有人教,可以自学,甚至花钱学!走上社会,什么都得靠自己,还指望像学校里面,老师手把手?
人家不要你,为什么不要?分析原因!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我见过很多技术不错的朋友,都是一路坎坷而来!如果谁都能轻易成功,成功也就没有意义了!
     首发站点:www.agilesharp.com IT创业互推平台
     今天就唠叨这些,仅供戏读,如有冒犯,多多见谅!






















本文转自yanyangtian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yanyangtian/668534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21小时前
|
云安全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古茗联名引爆全网,阿里云三层防护助力对抗黑产
阿里云三层校验+风险识别,为古茗每一杯奶茶保驾护航!
古茗联名引爆全网,阿里云三层防护助力对抗黑产
|
4天前
|
Kubernetes 算法 Go
Kubeflow-Katib-架构学习指南
本指南带你深入 Kubeflow 核心组件 Katib,一个 Kubernetes 原生的自动化机器学习系统。从架构解析、代码结构到技能清单与学习路径,助你由浅入深掌握超参数调优与神经架构搜索,实现从使用到贡献的进阶之旅。
271 139
|
4天前
|
人工智能 中间件 API
AutoGen for .NET - 架构学习指南
《AutoGen for .NET 架构学习指南》系统解析微软多智能体框架,涵盖新旧双架构、核心设计、技术栈与实战路径,助你从入门到精通,构建分布式AI协同系统。
282 142
|
16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11天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PyTorch
144_推理时延优化:Profiling与瓶颈分析 - 使用PyTorch Profiler诊断推理延迟,优化矩阵运算的独特瓶颈
在2025年的大模型时代,推理时延优化已经成为部署LLM服务的关键挑战之一。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从数亿参数到数千亿甚至万亿参数),即使在最先进的硬件上,推理延迟也常常成为用户体验和系统吞吐量的主要瓶颈。
356 147
|
5天前
|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自然语言处理
阿里云百炼产品月刊【2025年9月】
本月通义千问模型大升级,新增多模态、语音、视频生成等高性能模型,支持图文理解、端到端视频生成。官网改版上线全新体验中心,推出高代码应用与智能体多模态知识融合,RAG能力增强,助力企业高效部署AI应用。
274 1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缓存
92_自我反思提示:输出迭代优化
在大型语言模型(LLM)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持续提升模型输出质量成为了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提示工程方法往往依赖一次性输入输出,难以应对复杂任务中的多轮优化需求。2025年,自我反思提示技术(Self-Reflection Prompting)作为提示工程的前沿方向,正在改变我们与LLM交互的方式。这项技术通过模拟人类的自我反思认知过程,让模型能够对自身输出进行评估、反馈和优化,从而实现输出质量的持续提升。
418 136
|
14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终身学习型智能体
当前人工智能前沿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构建能够自主学习、调用工具、积累经验的小型智能体(Agent)。 我们可以称这种系统为“终身学习型智能体”或“自适应认知代理”。它的设计理念就是: 不靠庞大的内置知识取胜,而是依靠高效的推理能力 + 动态获取知识的能力 + 经验积累机制。
410 135
|
14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本文讲解 Prompt 基本概念与 10 个优化技巧,结合学术分析 AI 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介绍 Spring AI 中 ChatClient 及 Advisors 的使用。
538 133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