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data Service 架构详解 - 每天5分钟玩转 OpenStack(165)

简介:

下面是 Metadata Service 的架构图,本节我们详细讨论各个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nova-api-metadata


nova-api-metadata 是 nova-api 的一个子服务,它是 metadata 的提供者,instance 可以通过 nova-api-metadata 的 REST API 来获取 metadata 信息。

nova-api-metadata 运行在控制节点上,服务端口是 8775。


通过进程 ID 13415 查看该启动程序。


我们这个环境是 devstack,nova-api-metadata 的程序名称就是 nova-api,nova-api-metadata 与常规的 nova-api 服务是合并在一起的。不过在 OpenStack 的其他发行版中可能有单独的 nova-api-metadata 进程存在。

nova.conf 通过参数 enabled_apis 指定是否启用 nova-api-metadata。


osapi_compute
 是常规的 nova-api 服务,metadata 就是 nova-api-metadata 服务。

neutron-metadata-agent


nova-api-metadata 在控制节点上,走 OpenStack 内部管理网络,instance 是无法通过 http://controller_ip:8775 直接访问 metadata service 的,因为网络不通。

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借助 neutron-metadata-agent。

neutron-metadata-agent 运行在网络节点上。instance 先将 metadata 请求发给 neutron-metadata-agent,neutron-metadata-agent 再将请求转发到 nova-api-metadata。


这里还有个问题需要解释清楚:instance 如何将请求发送到 neutron-metadata-agent?

实际上 instance 是不能直接与 neutron-metadata-agent 通信的,因为 neutron-metadata-agent 也是在 OpenStack 内部管理网络上的。不过好在网络节点上有另外两个组件,dhcp agent 和 l3 agent,它们两兄弟与 instance 可以位于同一 OpenStack network 中,这样就引出了下一个组件: neutron-ns-metadata-proxy。

neutron-ns-metadata-proxy


neutron-ns-metadata-proxy 是由 dhcp-agent 或者 l3-agent 创建的,也运行在网络节点。更精确的说法是:运行在网络节点的 namespace 中。

如果由 dhcp-agent 创建,neutron-ns-metadata-proxy 就运行在 dhcp-agent 所在的 namespace 中;如果由 l3-agent 创建,neutron-ns-metadata-proxy 就运行在 neutron router 所在的 namespace 中。“neutron-ns-metadata-proxy” 中间的 ns 就是 namespace 的意思。neutron-ns-metadata-proxy 与 neutron-metadata-agent 通过 unix domain socket 直接相连。


这样整个链路就打通了:

1. instance 通过 neutron network(Project 网络)将 metadata 请求发送到 neutron-ns-metadata-proxy。

2. neutron-ns-metadata-proxy 通过 unix domain socket 将请求发给 neutron-metadata-agent。

3. neutron-metadata-agent 通过内部管理网络将请求发送给 nova-api-metadata。

可能大家对于 neutron-ns-metadata-proxy 还会有些疑虑:既然 dhcp-agent 和 l3-agent 都可以创建和管理 neutron-ns-metadata-proxy,使用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呢?

简单的说:各有各的使用场景,并且两种方案可以共存。大家不用担心,后面我们会通过例子详细讨论。

Metadata Service 的架构已经讨论清楚了,下一节将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本文转自CloudMan6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cloudman/1908277


相关文章
|
8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Java
【分布式技术专题】「Tomcat技术专题」 探索Tomcat技术架构设计模式的奥秘(Server和Service组件原理分析)
【分布式技术专题】「Tomcat技术专题」 探索Tomcat技术架构设计模式的奥秘(Server和Service组件原理分析)
117 0
|
6月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Kubernetes
Service Mesh 是一种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层,它通常与微服务架构一起使用,以提供诸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监控、追踪和安全性等功能。
Service Mesh 是一种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层,它通常与微服务架构一起使用,以提供诸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监控、追踪和安全性等功能。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中间件
业务系统架构实践问题之Service间网状调用如何解决
业务系统架构实践问题之Service间网状调用如何解决
|
8月前
|
监控 负载均衡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6天】 在现代软件工程的复杂多变的开发环境中,微服务架构已成为构建、部署和扩展应用的一种流行方式。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普及,服务网格(Service Mesh)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范式,旨在提供一种透明且高效的方式来管理微服务间的通讯。本文将深入探讨服务网格的核心概念、它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落地实施服务网格。通过剖析服务网格的关键组件及其与现有系统的协同工作方式,我们揭示了服务网格提高系统可观察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在机制。此外,文章还将分享一些实践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为开发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
8月前
|
运维 监控 负载均衡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实践之路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现代云计算的大背景下,微服务架构以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首选。然而,随着服务的激增和网络交互的复杂化,传统的服务通信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服务网格的核心组件、运作机制以及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服务网格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带来的变革,同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
8月前
|
运维 监控 负载均衡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实践
【4月更文挑战第28天】 在现代云原生应用的后端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已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设计模式。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增加,服务之间的通信变得愈加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服务网格这一创新技术,它旨在提供一种透明且高效的方式来管理、监控和保护微服务间的交互。我们将从服务网格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并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来展示如何在现有的后端系统中集成服务网格。
|
存储 Kubernetes 负载均衡
【Kubernetes的Service Mesh发展历程及Istio架构、存储供应使用NFS flexvolume CSI接口】
【Kubernetes的Service Mesh发展历程及Istio架构、存储供应使用NFS flexvolume CSI接口】
238 0
|
Kubernetes 网络协议 Java
架构解密从分布式到微服务:从微服务到Service Mesh
Kubernetes平台很好地解决了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架构中的一些通用问题,从基本的自动化部署,服务注册、服务发现、服务路由,到全自动化的运维体系,几乎面面俱到。但由于Kubernetes致力于从更基础的TCP/IP层面提供更广泛的分布式系统的统一架构方案,因此必定以牺牲上层应用层协议的适配为代价。我们看到Kubernetes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多少有些“鞭长莫及”:
|
运维 Kubernetes 负载均衡
Go微服务架构实战 中篇:5. k8s基于ingress和service实现金丝雀发布和蓝绿发布
Go微服务架构实战 中篇:5. k8s基于ingress和service实现金丝雀发布和蓝绿发布
|
分布式计算 安全 前端开发
【私有云架构】Openstack VS CloudStack:比较异同
【私有云架构】Openstack VS CloudStack:比较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