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新特性---pipeline(管道)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简介:

Redis本身是一个cs模式的tcp server, client可以通过一个socket连续发起多个请求命令。 每个请求命令发出后client通常会阻塞并等待redis服务端处理,redis服务端处理完后将结果返回给client。

       redis的pipeline(管道)功能在命令行中没有,但redis是支持pipeline的,而且在各个语言版的client中都有相应的实现。 由于网络开销延迟,即算redis server端有很强的处理能力,也由于收到的client消息少,而造成吞吐量小。当client 使用pipelining 发送命令时,redis server必须部分请求放到队列中(使用内存)执行完毕后一次性发送结果;如果发送的命名很多的话,建议对返回的结果加标签,当然这也会增加使用的内存;

       Pipeline在某些场景下非常有用,比如有多个command需要被“及时的”提交,而且他们对相应结果没有互相依赖,而且对结果响应也无需立即获得,那么pipeline就可以充当这种“批处理”的工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大的提升性能,性能提升的原因主要是TCP链接中较少了“交互往返”的时间。不过在编码时请注意,pipeline期间将“独占”链接,此期间将不能进行非“管道”类型的其他操作,直到pipeline关闭;如果你的pipeline的指令集很庞大,为了不干扰链接中的其他操作,你可以为pipeline操作新建Client链接,让pipeline和其他正常操作分离在2个client中。不过pipeline事实上所能容忍的操作个数,和socket-output缓冲区大小/返回结果的数据尺寸都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意味着每个redis-server同时所能支撑的pipeline链接的个数,也是有限的,这将受限于server的物理内存或网络接口的缓冲能力。

   python 测试代码:

   同时提交10000个comman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usr/bin/python2
import  redis
import  time
def  without_pipeline():
     r = redis.Redis()
     for  in  range ( 10000 ):
         r.ping()
     return
def  with_pipeline():
     r = redis.Redis()
     pipeline = r.pipeline()
     for  in  range ( 10000 ):
         pipeline.ping()
     pipeline.execute()
     return
def  bench(desc):
     start = time.clock()
     desc()
     stop = time.clock()
     diff = stop - start
     print  "%s has token %s"  %  (desc.func_name, str (diff))
if  __name__ = = '__main__' :
     bench(without_pipeline)
     bench(with_pipeline)

  测试结果:

     [root@localhost ~]# python2 redis_piple.py 
     without_pipeline has token 1.11
     with_pipeline has token 0.29

  注:在本机测试,基本忽略网络延迟,pipeline还是有很高的性能的。






本文转自 位鹏飞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weipengfei/1215042,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Redis实现在线游戏积分排行榜
本场景将介绍如何基于Redis数据库实现在线游戏中的游戏玩家积分排行榜功能。
云数据库 Redis 版使用教程
云数据库Redis版是兼容Redis协议标准的、提供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服务,基于高可靠双机热备架构及可无缝扩展的集群架构,满足高读写性能场景及容量需弹性变配的业务需求。 产品详情: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vstore     ------------------------------------------------------------------------- 阿里云数据库体验:数据库上云实战 开发者云会免费提供一台带自建MySQL的源数据库 ECS 实例和一台目标数据库 RDS实例。跟着指引,您可以一步步实现将ECS自建数据库迁移到目标数据库RDS。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免费ECS&RDS资源,30分钟完成数据库上云实战!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cenario/51eefbd1894e42f6bb9acacadd3f9121?spm=a2c6h.13788135.J_3257954370.9.4ba85f24utseFl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NoSQL Unix
Redis的基本特性以及其基础命令用法
这只是冰山一角,Redis的强大功能和简洁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是复杂数据问题解决的有力工具。所以,来一场有趣的Redis冒险吧!
118 6
|
4月前
|
NoSQL Java Redis
Redis Pipeline介绍 ---- 提高操作Redis数据库的执行效率。
Redis Pipeline是提高Redis执行效率的重要技术,通过批量发送命令,显著减少了网络往返次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合理使用Pipeline可以有效优化Redis的性能,特别是在需要批量操作的场景下。本文通过Python和Java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和使用Redis Pipeline,为开发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132 16
|
8月前
|
NoSQL 网络协议 Java
【赵渝强老师】Redis的管道Pipeline
Redis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和请求/响应协议,通常一个请求包括客户端发送查询请求并等待服务端响应。为了提高性能,Redis引入了管道PipeLine技术,可以一次性发送多条命令并一次性返回结果,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次数,从而降低往返延迟。示例代码展示了普通命令和管道命令在插入1万条数据时的性能差异,后者执行时间显著缩短。视频讲解提供了更详细的解释。
256 1
|
8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利用 Redis 缓存特性避免缓存穿透的策略与方法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通过以上对利用 Redis 缓存特性避免缓存穿透的详细阐述,我们对这一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共同保障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同时,要不断关注 Redis 缓存特性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145 10
|
9月前
|
移动开发 NoSQL 网络协议
Redis 管道技术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77 3
|
9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NoSQL
【redis】redis的特性和主要应用场景
【redis】redis的特性和主要应用场景
579 2
|
9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Redis 事务特性、原理、具体命令操作全方位诠释 —— 零基础可学习
本文全面阐述了Redis事务的特性、原理、具体命令操作,指出Redis事务具有原子性但不保证一致性、持久性和隔离性,并解释了Redis事务的适用场景和WATCH命令的乐观锁机制。
1065 0
Redis 事务特性、原理、具体命令操作全方位诠释 —— 零基础可学习
|
10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Redis 管道技术
【9月更文挑战第16天】Redis 管道技术通过批量发送命令并一次性读取响应,显著提升了与 Redis 服务器交互的性能。其工作原理包括命令缓冲、批量发送、响应接收与处理。管道技术减少了网络往返次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并使代码更简洁。适用于批量操作、高并发环境及复杂业务逻辑等场景,是优化 Redis 应用性能的强大工具。
|
10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10)Redis 的管道技术
10)Redis 的管道技术
140 0
|
1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NoSQL
Redis快速度特性及为什么支持多线程及应用场景
Redis快速度特性及为什么支持多线程及应用场景
2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