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oi 1160 蛇形矩阵

简介: /*======================================================================== 1160 蛇形矩阵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小明玩一个数字游戏,取个n行n列数字矩阵(其中n为不超过100的奇数),数字的...
/*========================================================================
1160 蛇形矩阵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小明玩一个数字游戏,取个n行n列数字矩阵(其中n为不超过100的奇数),数字的填补方法为:在矩阵中心从1开始以逆时针方向绕行,逐圈扩大,直到n行n列填满数字,请输出该n行n列正方形矩阵以及其的对角线数字之和.
输入描述 Input Description
    n(即n行n列)
输出描述 Output Description
    n+1行,n行为组成的矩阵,最后一行为对角线数字之和
样例输入 Sample Input
    3
样例输出 Sample Output
    5 4 3
    6 1 2
    7 8 9
    25
数据范围及提示 Data Size & Hint
==========================================================================*/

解析:

下面是n等于7和n等于5的时候数组的样子:

   

填充数组的方式 如下:

先手动填充数字1(其位置为(n/2,n/2),如上图所示。)
然后一层一层地填充其余部分的数据。(层数m=n/2)
对每一层的填充,按如下顺序处理:

先填充右边这一列(这一列最底下的数据先不填充,下同。)

接着填充上边的横行,然后填充左边这一列,最后填充下边的横行。

(每一段的填充范围如图颜色所示。)

 

对第x层(1<=x<=m),填充某一段时,该段数据个数为2*x。

比如n=5,第一层每一段的个数是2,第二层每一段的个数是4.

n=7时,第三层每一段的个数是6.

……所以,每一段的循环次数k=2*x。

下面的代码对这一点的处理稍微不同,但本质一样。下面的k从2开始,k/2要小于或等于m即可。

(段与段之间要注意修改坐标)

下面是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j,n,a[100][100],k,m,t,p,sum=0;
    scanf("%d",&n);
    i=j=n/2;//最内层的1所在的位置 
    m=n/2;//循环填充的层数(不包括最内层的1) 
    a[i][i]=1;
    t=2;//准备放进数组的数据
    for(k=2;k/2<=m;k=k+2) 
    {
        j=j+1;
        for(p=1;p<=k;p++)//填充右侧这一列
        {
            a[i][j]=t;
            t++;
            i--;
        }
        i++;
        j--;
        for(p=1;p<=k;p++)//填充上边这一横行
        {
            a[i][j]=t;
            t++;
            j--;
        }
        j++;
        i++;
        for(p=1;p<=k;p++)//填充左边这一列
        {
            a[i][j]=t;
            t++;
            i++;
        }
        i--;
        j++;
        for(p=1;p<=k;p++)//填充下面这一横行
        {
            a[i][j]=t;
            t++;
            j++;
        }
        j--;
    }
    for(i=0;i<n;i++)//输出数组顺便求对角线元素的和
    {
        for(j=0;j<n;j++)
        {
            printf("%5d ",a[i][j]);
            if(i==j||i+j==n-1)  sum=sum+a[i][j];
        }
        printf("\n");
    }
    printf("%d\n",sum);
    return 0;
}

 

相关文章
|
安全 区块链
ARBT阿尔比特智能合约系统开发方案设计/详细案例/规则介绍/源码程序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ARBT pledge mining system is that users lock a certain number of ARBT tokens in the system for pledge and receive corresponding mining rewards. During the pledge process, the user's ARBT token will be frozen, making it unable to freely trade and transfer to ensure the stab
|
10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9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本文讲解 Prompt 基本概念与 10 个优化技巧,结合学术分析 AI 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介绍 Spring AI 中 ChatClient 及 Advisors 的使用。
410 130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
3天前
|
存储 安全 前端开发
如何将加密和解密函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如何将加密和解密函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199 138
|
9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API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本文介绍AI大模型的核心概念、分类及开发者学习路径,重点讲解如何选择与接入大模型。项目基于Spring Boot,使用阿里云灵积模型(Qwen-Plus),对比SDK、HTTP、Spring AI和LangChain4j四种接入方式,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AI应用。
380 122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
3天前
|
存储 JSON 安全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198 136
|
21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355 8
|
8天前
|
监控 JavaScript Java
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反欺诈知识问答系统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科技发展,网络欺诈频发,构建高效反欺诈平台成为迫切需求。本文基于Java、Vue.js、Spring Boot与MySQL技术,设计实现集欺诈识别、宣传教育、用户互动于一体的反欺诈系统,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助力企业合规与用户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