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 Core 的部署与管理

简介:

    上个礼拜收到了51cto发了的奖项,因为没有写博文,所以也没有公布出来。今天抽畜闲暇的时间,先将对51cto做一次感恩吧。微软在51cto做的晒文章活动,小弟不才,只有5篇文章入选,得到了5个积分,使用积分换了MP5等奖品,并且在51cto5周年纪念的文章征集活动中,获得了键盘杯,十分精致,上面还印有51cto的字样,在此表示对51cto的感谢。51cto的活动也是层出不穷的,大家要多关注技术文章的同时,多多去转转51cto的首页和论坛就会发现一些活动了,在分享与收获技术的同时,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关于windows server 2008的server core模式。所谓server core,是指计算机核心部分。在windows server的服务器上,也可以同linux一样做到只安装服务器核心,通过命令行来管理服务器,而提升服务器的性能。不但如此,在windows系列系统的服务器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远程桌面的功能,使用一台客户机来登录服务器,使用有桌面环境的计算机来管理服务器。既起到了服务器性能的提高,又使管理操作简单,人性化。

      真正的Server Core还需我们亲手去见识一下才能挖掘出它的好处,每个人适用一款产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你使用之后,或许你会觉得这个产品真正的好处并没有被挖掘。使用之前,同样我们先做安装的工作。将windows server 2008的光盘放入光驱,安装时同安装普通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一样简单。

image

      到了这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通常选择的版本下有三个一样的版本,并且是只安装服务器核心,这就是我们要安装的server core了,这里也选择企业版本,然后点击下一步。

image 

      安装步骤类同,这里也就不做介绍了,安装完毕之后,上图就是我们的管理环境了,可以看到,貌似貌似只有一个CMD的命令工具,没有开始,我的电脑等等选项。这里也就证实了服务器性能的确是减负了。那么请你也不要担心,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说了,我们是可以透过管理工具远程管理服务器的,所以熟悉windows桌面操作的你依然可以管理这台服务器。

      进入了server core模式,首先先熟悉一下基本的命令,列举一个例子,安装DNS服务。

image

      首先键入上图的命令:  start /w ocsetup DNS-Server-Core-Role回车之后就安装完成了,当我们熟悉这台服务器之后,发现其实操作也是很简单的。我们在使用oclist |more命令来查看服务的安装情况,可以看到DNS已经安装成功了。接下来的配置我们可以透过CMD命令工具,也可以透过远程连接的方式,使用MMC来进行远程管理。

image

      要进行远程连接,首先需要配置IP地址,通过netsh命令进行配置,配置具体如图所示。

image

      配置完毕之后使用ipconfig进行查看生效。

image

      配置完成IP地址之后,通过命令修改注册表开启远程桌面的功能。键入: cscript C:\Windows\System32\SCregEdit.wsf /ar 0

image

      如果连接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的控制客户机使用的是vista以下的操作系统,需要键入下面的命令。

image

      设置成功后,使用本地连接进行测试。

image image

image

      直接进入到了我们刚才的操作界面,说明远程连接成功。不仅如此,我也可以使本地计算机保存账户密码信息,使下次能够直接进行登录。键入以下命令即可。

cmdkey /add:192.168.1.1 /user:administrator /pass:***       add表示目标地址,user表示使用什么用户进行登录,pass表示密码。

image

      关闭远程桌面再次登录,发现不需要任何凭证就可以登录服务器了。

image

      通过本地的计算机管理工具,可以管理远程服务器的计算机,同样MMC等工具都可以这样使用,以计算机管理工具为例,如图,右键选择计算机管理,选择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

image

      键入目标和账户信息之后,成功登录,这样就可以通过远程工具来管理只安装server core的服务器了。

image

      Server Core的确让人打开眼界,通过精简服务器的承载来大幅度提高服务器性能,但还是能通过远程的方式使用桌面版的工具进行管理,一举两得。



本文转自 郑伟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zhengweiit/389959

相关文章
|
监控 网络协议 Java
Linux 网络编程从入门到进阶 学习指南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Linux 系统编程的诸多基础构件,包括文件操作、进程管理和线程同步等,接下来,我们将视野扩展到网络世界。在这个新篇章里,我们要让应用跳出单机限制,学会在网络上跨机器交流信息。
Linux 网络编程从入门到进阶 学习指南
|
移动开发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tomcat第1章 tomcat介绍、安装、部署项目
tomcat第1章 tomcat介绍、安装、部署项目
414 0
|
Linux C语言 iOS开发
MacOS环境-手写操作系统-06-在mac下通过交叉编译:C语言结合汇编
MacOS环境-手写操作系统-06-在mac下通过交叉编译:C语言结合汇编
264 0
|
7月前
|
Linux 虚拟化 Docker
Linux服务器部署docker windows
在当今软件开发中,Docker成为流行的虚拟化技术,支持在Linux服务器上运行Windows容器。流程包括:1) 安装Docker;2) 配置支持Windows容器;3) 获取Windows镜像;4) 运行Windows容器;5) 验证容器状态。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在Linux环境中顺利部署和管理Windows应用,提高开发和运维效率。
914 1
|
数据可视化 数据库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在IDEA中如何用可视化界面操作数据库? 在idea中如何操作数据库? 在idea中如何像Navicat一样操作数据库?
文章介绍了如何在IDEA中使用可视化界面操作数据库,类似于Navicat,以提高数据库操作的效率和管理性。
346 1
在IDEA中如何用可视化界面操作数据库? 在idea中如何操作数据库? 在idea中如何像Navicat一样操作数据库?
|
存储 固态存储 数据管理
1t固态硬盘为什么不建议分区
随着技术进步,1TB固态硬盘(SSD)成为升级存储的首选。SSD因其快速读写和耐用性正替代传统机械硬盘(HDD)。本文探讨为何不建议为1TB SSD分区:了解SSD与HDD工作原理差异至关重要;分区可能增加磨损、降低性能并使管理复杂化;然而,分区有助于数据安全与管理。若决定分区,教程提供了无损拆分方法。最终,分区决策取决于个人使用习惯,重要的是做好数据备份。
1t固态硬盘为什么不建议分区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关系型数据库
基于Python+Vue开发的旅游景区管理系统
该项目是为大学生课程设计开发的旅游景区管理系统,采用Python+Vue技术栈,实现前后端分离。主要功能涵盖景区、类型、用户管理等,并支持统计分析、消息发布、订单处理及个性化推荐。开发环境基于Python 3.8 + Django 3.2、Vue + JavaScript及MySQL 5.7。通过该项目,学生可深入学习相关技术,增强实践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线演示](https://travel2.gitapp.cn) | [源码](https://github.com/net936/python_travel2) | 管理员默认账号: admin123 / admin123.
386 3
|
人工智能 文件存储 计算机视觉
YOLO系列模型发展史
YOLO系列模型从YOLOv3到YOLOv10,不断优化实时目标检测性能和速度。最新版本YOLOv8增加了实例分割、姿态估计等功能。此外,还包括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MobileSAM、FastSAM、YOLO-NAS、RT-DETR和YOLO-World等模型,分别在不同场景下提供高效的目标检测和分割能力。
468 0
|
云安全 域名解析 网络协议
【云安全中心】Linux 更新软件-域名解析失败
【云安全中心】Linux 更新软件-域名解析失败
5824 0
【云安全中心】Linux 更新软件-域名解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