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SA认证培训+考试七天实录(二)

简介:

第二天(720日)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在图形界面和shell下进行的一些系统基本操作。关于具体的知识点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这里我只记录老师布置的任务要求以及我的个人操作。
 
一、系统基本设置
 
这部分操作主要在gnome图形界面下完成。
1 、修改背景图片
这个就不说了。
2 、配置IP 地址
这里在图形界面下的“系统/首选项/网络连接”里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可以右击桌面右上角的网络图标,选择“连接信息”查看当前的IP地址设置情况。

3、修改用户密码

在桌面右上角会显示系统当前用户,点击该用户,在菜单中选择“账户信息”便可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修改。

4、修改屏幕大小和分辨率
在“系统/首选项/显示”中进行设置,考试环境要求分辨率应设为1024*768。
5、修改日期和时间
在“系统/管理/日期和时间”中进行设置。

6 、添加打印机
在“系统/管理/打印”中进行设置。
7 、连接到Windows 共享文件夹,上传和下载文件。
这个操作比较实用,重点记录一下。
首先在我的真机Win7系统里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注意要为这个共享文件夹指定一个用户并设置密码,这里将vm文件夹共享给用户titan。

然后在Linux虚拟机里执行“位置/连接到服务器”,将服务类型设为“Windows共享”,在“服务器”里输入真机的IP,“共享”里输入文件夹的共享名,“用户名”里输入指定的共享用户,点击“连接”便可以连接到真机的共享文件夹了。这样在真机和Linux虚拟机里可以很方便地传文件。

 8、连接到ftp服务器

仍然是用“连接到服务器”工具,“服务类型”选择“公开FTP”,“服务器”里输入培训机构的FTP服务器IP,端口是21,然后连接即可。

9、连接到Linux SSH服务器

也就是通过ssh远程登录到Linux系统,这里远程登录到培训机构的Linux服务器。在“连接到服务器”工具的“服务类型”里选择“SSH”,然后输入服务器的IP、SSH端口号22,以及要登录到的目录和用户名,最后点击连接。

10、查看系统状态信息

执行“系统/关于本计算机”,打开“系统监视器”。除了可以查看系统信息之外,还可以查看到进程的信息以及CPU、网络、硬盘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11、抓图

这里要纠正一下昨天的一个说法,原来Linux中已经自带了一个抓图软件,就在“应用程序/附件”中,而且还挺好用。

二、文件和目录的基本操作

这部分操作可以在图形界面下做也可以在shell下进行,我感觉还是用命令来的方便,尤其是关于是关于搜索和查找的操作,必须在shell命令行下完成,因为在图形界面下搜索的结果并不准确。
1 、在用户主目录里创建一个文件夹test ,在test 目录中创建空文件aa.txt ,复制root 目录下的install.log 文件到test 目录中,改名为bb.txt
    [root@localhost ~]#mkdir test
    [root@localhost ~]#cd test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aa.txt
    [root@localhost test]# cp /root/install.log bb.txt
2 、将bb.txt 文件中前10 行的内容复制到aa.txt 中,将aa.txt 和bb.txt 文件打包压缩成txt.tar.gz 文件。
    [root@localhost test]# head -10 bb.txt > aa.txt
    [root@localhost test]# tar czvf txt.tar.gz aa.txt bb.txt
tar命令的几个常用参数:
-c:创建  .tar 格式的包文件
-x:解开 .tar格式的包文件
-v:输出详细信息
-f:指定文件名
-C:解包时指定释放的目标文件夹
-z:调用 gzip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j:调用 bzip2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因为tar命令只能打包不能压缩,所以上面的命令是调用gzip程序将aa.txt和bb.txt打包再压缩。
3 、下载ftp 服务器192.168.0.254 的pub 目录下的station.html 到root 用户的主目录下,改名为index.html
       这个操作在图形界面下用前面的“连接到服务器”工具可以很简单的完成,这里我用命令来执行:
    [root@localhost ~]# wget ftp://192.168.0.254/pub/station.html /root    #下载文件
 [root@localhost ~]# mv station.html index.html      #将文件改名
4 、查找root 目录下的以log 结尾的文件,将其复制到test 目录下。
搜索和查找是RHCSA必考的内容,比较重要。这里主要用到两个命令:find、grep,它们的区别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不能乱用。
搜索是指在某个指定的路径下找我们需要的文件或目录,目标是文件或目录,用find命令。
查找是在在某个文件中我们所需要的某部分内容,目标是字符串,用grep命令。
当前这个操作的要求是找文件,所以就是用find命令了。
     [root@localhost test]# find /root -name "*log" –type f
-type参数指定了要查找的文件类型,f为普通文件,d为目录。
上面这条命令只能找出以log结尾的文件,然后需要手工将这些文件复制到test目录下。如果需要通过一条命令将这两个操作一次性完成,可以执行下面这条命令:
     [root@localhost test]#find /root –name “*log” –type f –exec cp {} /root/test/ \;
通过-exec参数指定后面要执行的命令,{}表示将查找到的内容全部复制,\;表示命令的结束。
5 、显示/etc/passwd 文件中包含test 用户的信息,将结果保存到/tmp/test.info 文件中。
这个操作要求在文件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所以应该用grep命令。
     [root@localhost test]# grep test /etc/passwd >/tmp/test.info
这里还要注意,find命令是先指定要查找的路径,然后再用-name参数指定要查找的内容。而grep命令则是先指定要查找的内容,然后再指定目标文件。
6 、查找/etc 目录下以http 开头的文件,将结果保存到/tmp/fhttp.file
    [root@localhost test]#find /etc –name http* -type f > /tmp/fhttp.file
7 、查找所有属于普通用户natasha 的文件,并复制到/root/finder 目录。
这里要先查看一下是否存在目标目录,如果没有的话需要自行创建。
    [root@localhost test]#mkdir /root/finder        #创建指定的目录
    [root@localhost test]# find / -user natasha -type f -exec cp {} /root/finder/ \; 2> /dev/null
这条命令比较长,-user参数是指定按文件的属主查找,后面的-exec还是指定要执行cp复制命令,最后的2>/dev/null是指将执行查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信息重定向到黑洞文件中,也就是不显示那些错误信息。
8 、查找/root/install.log 中包含字符串“lib ”的行,并复制到/root/lines.txt 中。
    [root@localhost test]# grep lib /root/install.log > /root/lines.txt
9、查找/etc/httpd/conf/httpd.conf文件中所有不是以“#”开头的行。
    [root@localhost ~]# grep -v ^# /etc/httpd/conf/httpd.conf
^#表示以#开头,-v参数代表反转,所以-v ^#就表示不是以#开头。
10、查找系统中安装的rpm 包,并导出到/tmp/rpm.all 文件中。
要查找rpm安装包就应该用rpm命令了:
    [root@localhost test]# rpm –qa > /tmp/rpm.all
11 、将/home 目录打包并压缩成gzip 格式,文件名为home.tar.gz保存/tmp 目录下。
    [root@localhost test]#tar czvf /tmp/home.tar.gz /home
12 、在配置web 服务器初期,经常需要编辑Apache 配置文件,请为编辑该配置文件定义别名confighttp
    [root@localhost test]#alias confighttp='vi /etc/httpd/conf/httpd.conf'
注意,这条命令中等号的左右两侧是不留空格的。通过定义别名,执行confighttp就相当于执行了vi /etc/httpd/conf/httpd.conf。

总结:今天的重点是find和grep这两个查找命令,是考试必考的内容,但是难度并不大。


本文转自 yttitan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yttitan/936938

相关文章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AI时代下的个人发展之路:通过多栈变革实现跨越式成长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和个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AI时代,多栈变革成为推动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关键。对企业而言,AI不仅促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智能自动化,还推动了产品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而对于个人,AI的崛起提供了通过跨界学习、掌握多项技能及使用AI工具提升效率的机会。本文探讨了AI如何通过多栈变革推动企业和个人的全方位发展,同时也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在这个智能化、数据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与适应的企业和个人,才能抓住AI带来的机遇,迎接更加智能化的未来。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测试技术
AI计算机视觉笔记三十一:基于UNetMultiLane的多车道线等识别
该项目基于开源数据集 VIL100 实现了 UNetMultiLane,用于多车道线及车道线类型的识别。数据集中标注了六个车道的车道线及其类型。项目详细记录了从环境搭建到模型训练与测试的全过程,并提供了在 CPU 上进行训练和 ONNX 转换的代码示例。训练过程约需 4 小时完成 50 个 epoch。此外,还实现了视频检测功能,可在视频中实时识别车道线及其类型。
|
存储 运维 安全
在Linux中,如何使用tcpdump和tshark进行实时数据包捕获?
在Linux中,如何使用tcpdump和tshark进行实时数据包捕获?
|
传感器 物联网 Linux
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之争:Linux vs RTOS
【6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遥远的数码星球,物联网城中的Linux先生与RTOS小姐展开激烈角逐,分别在操作系统领域各显神通。Linux先生以其开源、兼容性强、功能丰富占据服务器、桌面及嵌入式设备市场,适合处理复杂任务和需要强大计算能力的设备。而RTOS小姐以实时性、高效响应和低资源占用见长,适用于资源有限、强调实时性的物联网设备。设备制造商在两者间抉择,引发物联网设备操作系统的选择大战。通过Python与FreeRTOS示例,展现了两者在智能家居和生产线控制等场景的应用。在物联网世界,Linux与RTOS共同推动设备智能化,为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716 3
|
小程序 开发者
注册小程序账号&安装开发者工具
该内容是一份指南,描述了如何注册并激活微信小程序账号的步骤。首先,访问网址后点击“前往注册”。接着,按照提示依次填写个人信息。完成注册后,检查邮件进行激活。选择主体类型为个人,并填写相关主体信息。之后,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验证。成功后,获取小程序的App ID并保存。下载并安装微信开发者工具,扫码登录。最后,通过开发者工具创建新的小程序项目,填写项目信息,包括之前获取的App ID,选择不使用云服务,然后点击新建以开始项目。
426 0
|
Kubernetes 容器
安装ipvsadm并且k8s开启IPVS模式
安装ipvsadm并且k8s开启IPVS模式
26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PyTorch搭建RNN联合嵌入模型(LSTM GRU)实现视觉问答(VQA)实战(超详细 附数据集和源码)
PyTorch搭建RNN联合嵌入模型(LSTM GRU)实现视觉问答(VQA)实战(超详细 附数据集和源码)
594 3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RAM明明断电会丢失数据,为什么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存储在RAM?详细分析程序的存储
RAM明明断电会丢失数据,为什么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存储在RAM?详细分析程序的存储
1332 0
|
存储 弹性计算 缓存
阿里云共享型、计算型、通用型、内存型云服务器最新价格表
阿里云服务器租用价格是多少?2023年,阿里云继续推出轻量应用服务器与共享型、计算型、通用型、内存型云服务器优惠,其中轻量应用服务器268元/年,共享型云服务器低至0.21元/天,计算型云服务器最低52.20元/3个月起,通用算力型u1云服务器45.84元/3个月起,通用型云服务器63.30元/3个月起,内存型云服务器78.90元/3个月起,详细配置及价格表见下文。
阿里云共享型、计算型、通用型、内存型云服务器最新价格表
|
弹性计算 Ubuntu Unix
阿里云服务器选择什么操作系统比较好?
阿里云服务器操作系统分为Linux和Windows两大类,Linux可以选择Alibaba Cloud Linux或CentOS Stream,Windows可以选择Windows Server 2022 数据中心版 64位中文版
1253 0
阿里云服务器选择什么操作系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