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的,当说起对象引用的时候,一般指的是强引用,即只要这个对象还是可达状态(还会被程序访问到),那么垃圾回收器就不会去回收它。
而弱引用的对象被认为是不可达的,但它可以由应用程序访问,同时还能被垃圾回收器收回。支持垃圾收集的语言大多都支持弱引用,例如Java,C#,Python等。
通常,弱引用特别适合以下对象:占用大量内存,但通过垃圾回收功能回收以后很容易重新创建。C#中使用WeakReference类来创建弱引用对象。
下面是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public
string
FilePath =
"PathToMyImportantFile.dat"
;
public
WeakReference WeakRef =
new
WeakReference(
null
);
public
object
ImportantBigFileContents
{
get
{
object
bigObject = WeakRef.Target;
if
(bigObject ==
null
)
// 该弱引用已经被回收了,那么就变成null,则需要构造大对象。
{
using
(StreamReader r =
new
StreamReader(FilePath))
bigObject = r.ReadToEnd();
WeakRef.Target = bigObject;
}
return
bigObject;
}
}
|
假设ImportantBigFileContents是某一个类的属性,该属性值是一个很占内存的对象,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弱引用存储这个大对象。
如果弱引用中的Target属性中的值仍然存在,则直接获取这个值返回。如果这个值已经被垃圾回收器回收掉了,那么这个值就是null。因此需要重新构造出该大对象。
注意,垃圾回收器究竟再何时启动,程序员是没法掌控的,因此也不能确定弱引用对象何时被回收。所以,很容易犯如下的错误,比如如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public
object
ImportantBigFileContents
{
get
{
if
(WeakRef.Target ==
null
)
using
(StreamReader r =
new
StreamReader(FilePath))
WeakRef.Target = r.ReadToEnd();
return
WeakRef.Target;
}
}
|
看上去没啥错误,如果WeakRef.Target属性为null则构造出大对象,如果WeakRef.Target有值则返回该值。
但是这里有一个小概率事情,由于垃圾回收器是异步执行的,你不会知道啥时回收,有一种可能是要调用return WeakRef.Target;句子前回收了。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返回null。因此,推荐的做法是在读取弱引用对象之前,还是把它放入强引用对象中,即放入一个普通的对象中去。
弱引用还可以用来处理内存泄露的风险,例如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是引用计数,引用计数法计算了对象被引用的次数,在被引用的次数为0的时候,回收该对象。但是对于环形引用的对象,无法回收。即比如A中对象引用了B对象,B对象中也引用了A对象,这种情况下,垃圾回收器无法回收A对象和B对象,一旦这种环形引用的多了之后,就会引发内存泄露。
如果把A对象和B对象都设成弱引用的话,GC在必要的时候还是会收回资源的。
但是同时也要避免对小对象使用弱引用,因为指针本身可能和对象一样大,或者比对象还大。事实上,如果内存不是那么紧张的话,也没必要过度的使用弱引用。
本文转自cnn237111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cnn237111/124384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