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og4j将日志写入数据库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以下为log4j中的配置参数:
 
%m 输出代码中指定的消息

%p 输出优先级,即DEBUG,INFO,WARN,ERROR,FATAL

%r 输出自应用启动到输出该log信息耗费的毫秒数

%t 输出产生该日志事件的线程名;

%n 输出一个回车换行符,Windows平台为"\r\n",Unix平台为"\n"

%d 输出日志时间的日期或时间,默认格式为ISO8601,也可以在其后指定格式,
比如:%d{yyy MMM dd HH:mm:ss,SSS},输出类似:2008年10月18日22:10:28:832

%c  输出所属的类目,通常就是所在类的全名,如“iNotes.Default”;

%l  输出日志事件的发生位置,包括类目名、发生的线程,以及在代码中的行数
 
%L 输出代码中的行数;

%F 输出代码中的文件名;
 
要注意大小写 

在Java工程下,日志文件(log4j.properties)要放在src目录下,在web工程中,日志文件(log4j.properties)也要放在src根目录下。


在Action中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LoginUserAction  extends Action {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 = Logger.getLogger(LoginUserAction. class); 
   /** 
    * 获得UserDAO的对象 
    * @param userDAO 
    */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public ActionForward execute(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httpservletresponse) 
       throws Exception { 
     // 设置request的字符集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 "utf-8"); 
     
     
    LoginUserForm loginform = (LoginUserForm) form; 
     
    log.warn( "用户:"+loginform.getUsername()+ "登陆"+ "        "+ "IP:"+request.getRemoteAddr()); 
     //调用方法获得一个LoginUserForm 
    loginform = (LoginUserForm)userDAO.getAccount(loginform);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 "success"); 
  }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 = Logger.getLogger(LoginUserAction.class);
log.warn("用户:"+loginform.getUsername()+"登陆"+"    "+"IP:"+request.getRemoteAddr());
 


注意一下红色的字,这两行主要是与日志关联的,第一红行是建立一个日志对象,第二个红行是要往数据库中写入的日志。

在log4j.properties中的代码:
log4j.rootLogger=WARN,DATABASE 

#直接使用log4j包中的文件 
log4j.appender.DATABASE=org.apache.log4j.jdbc.JDBCAppender 
#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log4j.appender.DATABASE.URL=jdbc:mysql: //localhost:3306/test 
log4j.appender.DATABASE.driver=com.mysql.jdbc.Driver 
log4j.appender.DATABASE.user=root 
log4j.appender.DATABASE.password=icy 
#指定要插入数据库的格式,具体参数的格式看一开始给出的文档 
log4j.appender.DATABASE.sql=INSERT INTO log4j (log_date, log_level, location, message) VALUES ('%d{ISO8601}', '%p', '%C,%L', '%m')

这样以来就可以向数据库中写入日志了。



本文转自sucre03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sucre/35710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存储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图解MySQL【日志】——Redo Log
Redo Log(重做日志)是数据库中用于记录数据页修改的物理日志,确保事务的持久性和一致性。其主要作用包括崩溃恢复、提高性能和保证事务一致性。Redo Log 通过先写日志的方式,在内存中缓存修改操作,并在适当时候刷入磁盘,减少随机写入带来的性能损耗。WAL(Write-Ahead Logging)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先将修改操作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再择机写入磁盘,从而实现高效且安全的数据持久化。Redo Log 的持久化过程涉及 Redo Log Buffer 和不同刷盘时机的控制参数(如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以平衡性能与数据安全性。
29 5
图解MySQL【日志】——Redo Log
|
4月前
|
XML 安全 Java
【日志框架整合】Slf4j、Log4j、Log4j2、Logback配置模板
本文介绍了Java日志框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重点讨论了SLF4J、Log4j、Logback和Log4j2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能对比。SLF4J作为一个日志抽象层,允许开发者使用统一的日志接口,而Log4j、Logback和Log4j2则是具体的日志实现框架。Log4j2在性能上优于Logback,推荐在新项目中使用。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如何在Spring Boot项目中配置Log4j2和Logback,以及如何使用Lombok简化日志记录。最后,提供了一些日志配置的最佳实践,包括滚动日志、统一日志格式和提高日志性能的方法。
1208 31
【日志框架整合】Slf4j、Log4j、Log4j2、Logback配置模板
|
1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原理、写入过程;binlog与redolog区别、update语句的执行流程、两阶段提交、主从复制、三种日志的使用场景;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错误日志等其他几类日志
121 35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
1天前
|
数据库
【YashanDB数据库】YAS-02079 archive log mode must be enabled when database is in replication mode
YAS-02079 archive log mode must be enabled when database is in replication mode
|
2天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YashanDB数据库】数据库运行正常,日志出现大量错误metadata changed
数据库运行正常,日志出现大量错误metadata changed
|
3天前
|
SQL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简单聊聊MySQL的三大日志(Redo Log、Binlog和Undo Log)各有什么区别
在MySQL数据库管理中,理解Redo Log(重做日志)、Binlog(二进制日志)和Undo Log(回滚日志)至关重要。Redo Log确保数据持久性和崩溃恢复;Binlog用于主从复制和数据恢复,记录逻辑操作;Undo Log支持事务的原子性和隔离性,实现回滚与MVCC。三者协同工作,保障事务ACID特性。文章还详细解析了日志写入流程及可能的异常情况,帮助深入理解数据库日志机制。
|
2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事务的持久性是交由Redo Log来保证,原子性则是交由Undo Log来保证。如果事务中的SQL执行到一半出现错误,需要把前面已经执行过的SQL撤销以达到原子性的目的,这个过程也叫做"回滚",所以Undo Log也叫回滚日志。
125 7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
24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图解MySQL【日志】——Undo Log
Undo Log(回滚日志)是 MySQL 中用于实现事务原子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机制。在默认的自动提交模式下,MySQL 隐式开启事务,每条增删改语句都会记录到 Undo Log 中。其主要作用包括:
36 0
|
3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介绍了MySQL中的三种关键日志: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和撤销日志(Undo Log)。这些日志确保了数据库的ACID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Redo Log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保证事务持久性;Undo Log记录事务的逆操作,支持回滚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文章还详细对比了InnoDB和MyISAM存储引擎在事务支持、锁定机制、并发性等方面的差异,强调了InnoDB在高并发和事务处理中的优势。通过这些机制,MySQL能够在事务执行、崩溃和恢复过程中保持
177 3
|
3月前
|
监控 安全 Apache
什么是Apache日志?为什么Apache日志分析很重要?
Apache是全球广泛使用的Web服务器软件,支持超过30%的活跃网站。它通过接收和处理HTTP请求,与后端服务器通信,返回响应并记录日志,确保网页请求的快速准确处理。Apache日志分为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对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及优化性能至关重要。EventLog Analyzer等工具可有效管理和分析这些日志,增强Web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