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TL中vector用法简要总结

简介:

1.基本使用举例


下面的代码给出了vector的基本使用举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dlib>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vector< int > INTVECTOR;
int  main( void )
{
vector< int > num;    // STL中的vector容器
int  element;
// 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入整数,
// 直到输入的是非整型数据为止
while  (cin >> element)      //ctrl+Z 结束输入
    num.push_back(element);
// STL中的排序算法
sort(num.begin(), num.end());
// 将排序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
for  ( int  i =  0 ; i < num.size(); i ++)
    cout << num[i] <<  " " ;
cout<<endl;
     //vec1对象初始为空
     INTVECTOR vec1;  
     //vec2对象最初有10个值为6的元素
     INTVECTOR vec2( 10 , 6 );
     //vec3对象最初有3个值为6的元素
     INTVECTOR vec3(vec2.begin(),vec2.begin()+ 3 );
     //声明一个名为i的双向迭代器
     INTVECTOR::iterator i;
     //从前向后显示vec1中的数据
     cout<< "vec1.begin()--vec1.end():" <<endl;
     for  (i =vec1.begin(); i !=vec1.end(); ++i)
         cout << *i <<  " " ;
     cout << endl;
     //从前向后显示vec2中的数据
     cout<< "vec2.begin()--vec2.end():" <<endl;
     for  (i =vec2.begin(); i !=vec2.end(); ++i)
         cout << *i <<  " " ;
     cout << endl;
     //从前向后显示vec3中的数据
     cout<< "vec3.begin()--vec3.end():" <<endl;
     for  (i =vec3.begin(); i !=vec3.end(); ++i)
         cout << *i <<  " " ;
     cout << endl;
 
     //测试添加和插入成员函数
     vec1.push_back( 2 );
     vec1.push_back( 4 );
     vec1.insert(vec1.begin()+ 1 , 5 );  //在第一个位置后插入5
     vec1.insert(vec1.begin()+ 1 ,vec3.begin(),vec3.end()); //在第一个位置后插入ve3开始到结束的数字
     cout<< "push() and insert():"  <<endl;
     for  (i =vec1.begin(); i !=vec1.end(); ++i)
         cout << *i <<  " " ;
     cout << endl;
     //测试赋值成员函数
     vec2.assign( 8 , 1 ); //重新给vec2赋了8个值1
     cout<< "vec2.assign(8,1):"  <<endl;
     for  (i =vec2.begin(); i !=vec2.end(); ++i)
         cout << *i <<  " " ;
     cout << endl;
     //测试引用类函数
     cout<< "vec1.front()=" <<vec1.front()<<endl;
     cout<< "vec1.back()=" <<vec1.back()<<endl;
     cout<< "vec1.at(4)=" <<vec1.at( 4 )<<endl;
     cout<< "vec1[4]=" <<vec1[ 4 ]<<endl;
     //测试移出和删除
     vec1.pop_back(); //最高位前移一位(去掉最高位)
     cout<< "vec1.pop_back():"  <<endl;
     for  (i =vec1.begin(); i !=vec1.end(); ++i)
         cout << *i <<  " " ;
     cout << endl;
     vec1.erase(vec1.begin()+ 1 ,vec1.end()- 2 ); //清除 vec1.begin()+1到vec1.end()-2
     cout<< "vec1.erase():"  <<endl;
     for  (i =vec1.begin(); i !=vec1.end(); ++i)
         cout << *i <<  " " ;
     cout << endl;
     //显示序列的状态信息
     cout<< "vec1.capacity(): " <<vec1.capacity()<<endl;  //capacity() 告诉你最多添加多少个元素才会导致容器重分配内存
     cout<< "vec1.max_size(): " <<vec1.max_size()<<endl;
     cout<< "vec1.size(): " <<vec1.size()<<endl;    //size() 是告诉你容器当中目前实际有多少个元素
     cout<< "vec1.empty(): " <<vec1.empty()<<endl;
     //vector序列容器的运算
     cout<< "vec1==vec3: " <<(vec1==vec3)<<endl;  //相等返回1,不相等返回0
     cout<< "vec1<=vec3: " <<(vec1<=vec3)<<endl;  //小于等于返回1,否则返回0
    system( "pause" );
    return  0 ;
}

2.内存分配与释放

1.vector的内存增长

vector其中一个特点:内存空间只会增长,不会减小。为了支持快速的随机访问,vector容器的元素以连续方式存放,每一个元素都紧挨着前一个元素存储。设想一下,当vector添加一个元 素时,为了满足连续存放这个特性,都需要重新分配空间、拷贝元素、撤销旧空间,这样性能难以接受。因此STL实现者在对vector进行内存分配时,其实际分配的容量要比当前所需的空间多一些。就是说,vector容器预留了一些额外的存储区,用于存放新添加的元素,这样就不必为每个新元素重新分配整个容器的内存空间。

在调用push_back时,每次执行push_back操作,相当于底层的数组实现要重新分配大小;这种实现体现到vector实现就是每当 push_back一个元素,都要重新分配一个大一个元素的存储,然后将原来的元素拷贝到新的存储,之后在拷贝push_back的元素,最后要析构原有的vector并释放原有的内存。例如下面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lib>#include <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 public :
         Point()
         {
             cout <<  "construction"  << endl;
         }
         Point( const  Point& p)
         {
             cout <<  "copy construction"  << endl;
         }        ~Point()
         {
             cout <<  "destruction"  << endl;
         }
}; int  main()
{
     vector<Point> pointVec;
     Point a;
     Point b;
     pointVec.push_back(a);
     pointVec.push_back(b);
 
     cout<<pointVec.size()<<std::endl;     return  0 ;
}

输出结果:

其中执行

pointVec.push_back(a);

此时vector会申请一个内存空间,并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将a放到vector中

再调用

pointVec.push_back(b);

此时内存不够 需要扩大内存,重新分配内存 这时再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将a拷贝到新的内存,再将b拷入新的内存,同时有人调用Point拷贝构造函数,最后释放原来的内存 此时调用Point的析构函数。

 

2.vector的内存释放

由于vector的内存占用空间只增不减,比如你首先分配了10,000个字节, 然后erase掉后面9,999个,留下一个有效元素,但是内存占用仍为10,000个。所有内存空间是在vector析构时候才能被系统回收。 empty()用来检测容器是否为空的,clear()可以清空所有元素。但是即使clear(),vector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依然如故,无法保证内存 的回收。

如果需要空间动态缩小,可以考虑使用deque。如果vector,可以用swap()来帮助你释放内存。具体方法如下:

vector<Point>().swap(pointVec); //或者pointVec.swap(vector<Point> ())

标准模板:

template < class T >void ClearVector( vector< T >& vt ) 
{
    vector< T > vtTemp; 
    veTemp.swap( vt );
}

swap()是交换函数,使vector离开其自身的作用域,从而强制释放vector所占的内存空间,总而言之,释放vector内存最简单的方 法是vector<Point>().swap(pointVec)。当时如果pointVec是一个类的成员,不能把 vector<Point>().swap(pointVec)写进类的析构函数中,否则会导致double free or corruption (fasttop)的错误,原因可能是重复释放内存。(前面的pointVec.swap(vector<Point> ())用G++编译没有通过)

 

3.其他情况释放内存

如果vector中存放的是指针,那么当vector销毁时,这些指针指向的对象不会被销毁,那么内存就不会被释放。如下面这种情况,vector中的元素时由new操作动态申请出来的对象指针: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void *> v;

每次new之后调用v.push_back()该指针,在程序退出或者根据需要,用以下代码进行内存的释放:

for (vector<void *>::iterator it = v.begin(); it != v.end(); it ++) 
    if (NULL != *it) 
    {
        delete *it; 
        *it = NULL;
    }
v.clear();


















本文转自朱先忠老师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zhuxianzhong/1531773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6月前
|
编译器 C++ 容器
【c++丨STL】基于红黑树模拟实现set和map(附源码)
本文基于红黑树的实现,模拟了STL中的`set`和`map`容器。通过封装同一棵红黑树并进行适配修改,实现了两种容器的功能。主要步骤包括:1) 修改红黑树节点结构以支持不同数据类型;2) 使用仿函数适配键值比较逻辑;3) 实现双向迭代器支持遍历操作;4) 封装`insert`、`find`等接口,并为`map`实现`operator[]`。最终,通过测试代码验证了功能的正确性。此实现减少了代码冗余,展示了模板与仿函数的强大灵活性。
164 2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C++
【c++丨STL】map/multimap的使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STL关联式容器中的`map`和`multimap`的使用方法。`map`基于红黑树实现,内部元素按键自动升序排列,存储键值对,支持通过键访问或修改值;而`multimap`允许存在重复键。文章从构造函数、迭代器、容量接口、元素访问接口、增删操作到其他操作接口全面解析了`map`的功能,并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用`map`统计字符串数组中各元素的出现次数。最后对比了`map`与`set`的区别,强调了`map`在处理键值关系时的优势。
311 73
|
7月前
|
存储 缓存 C++
C++ 容器全面剖析:掌握 STL 的奥秘,从入门到高效编程
C++ 标准模板库(STL)提供了一组功能强大的容器类,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集合。不同的容器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因此选择合适的容器对于程序的性能和代码的可读性至关重要。对于刚接触 C++ 的开发者来说,了解这些容器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的特点是迈向高效编程的重要一步。本文将详细介绍 C++ 常用的容器,包括序列容器(`std::vector`、`std::array`、`std::list`、`std::deque`)、关联容器(`std::set`、`std::map`)和无序容器(`std::unordered_set`、`std::unordered_map`),全面解析它们的特点、用法
C++ 容器全面剖析:掌握 STL 的奥秘,从入门到高效编程
|
7月前
|
算法 编译器 C++
模拟实现c++中的vector模版
模拟实现c++中的vector模版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C++
【c++丨STL】set/multiset的使用
本文深入解析了STL中的`set`和`multiset`容器,二者均为关联式容器,底层基于红黑树实现。`set`支持唯一性元素存储并自动排序,适用于高效查找场景;`multiset`允许重复元素。两者均具备O(logN)的插入、删除与查找复杂度。文章详细介绍了构造函数、迭代器、容量接口、增删操作(如`insert`、`erase`)、查找统计(如`find`、`count`)及`multiset`特有的区间操作(如`lower_bound`、`upper_bound`、`equal_range`)。最后预告了`map`容器的学习,其作为键值对存储的关联式容器,同样基于红黑树,具有高效操作特性。
246 3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C++
【c++丨STL】priority_queue(优先级队列)的使用与模拟实现
本文介绍了STL中的容器适配器`priority_queue`(优先级队列)。`priority_queue`根据严格的弱排序标准设计,确保其第一个元素始终是最大元素。它底层使用堆结构实现,支持大堆和小堆,默认为大堆。常用操作包括构造函数、`empty`、`size`、`top`、`push`、`pop`和`swap`等。我们还模拟实现了`priority_queue`,通过仿函数控制堆的类型,并调用封装容器的接口实现功能。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
310 1
|
8月前
|
C++ 容器
【c++丨STL】stack和queue的使用及模拟实现
本文介绍了STL中的两个重要容器适配器:栈(stack)和队列(queue)。容器适配器是在已有容器基础上添加新特性或功能的结构,如栈基于顺序表或链表限制操作实现。文章详细讲解了stack和queue的主要成员函数(empty、size、top/front/back、push/pop、swap),并提供了使用示例和模拟实现代码。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数据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法。最后,作者鼓励读者点赞支持。 总结: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STL中stack和queue的使用方法及其模拟实现,帮助读者掌握这两种容器适配器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175 21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C++
深入浅出 C++ STL:解锁高效编程的秘密武器
C++ 标准模板库(STL)是现代 C++ 的核心部分之一,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预定义数据结构和算法,极大地提升了编程效率和代码的可读性。理解和掌握 STL 对于 C++ 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对 STL 的详细介绍,涵盖其基础知识、发展历史、核心组件、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
9月前
|
编译器 C语言 C++
【c++丨STL】list模拟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模拟实现C++中的`list`容器。`list`底层采用双向带头循环链表结构,相较于`vector`和`string`更为复杂。文章首先回顾了`list`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接口,然后详细讲解了节点、迭代器及容器的实现过程。 最终,通过这些步骤,我们成功模拟实现了`list`容器的功能。文章最后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并简要总结了实现过程中的关键点。 如果你对双向链表或`list`的底层实现感兴趣,建议先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后再阅读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
181 1
|
Shell Android开发
Android系统 adb shell push/pull 禁止特定文件
Android系统 adb shell push/pull 禁止特定文件
11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