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与模式:合成模式

简介:
 
合成(Composite)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模式,合成模式将对象组织到树中,用来描述树的关系。
 
一、原理图
 
从原理图可见,File、Folder都可以同等看待苇IFile,为对象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然,树的概念不单单是文件文件夹的层次概念,只是因为这个很形象,实际中还有很多树的概念,比如组织机构,分类层次等等,都是逻辑上的概念,不管是物理上的还是逻辑上的,在Java里都是一样处理的。
 
二、实例
下面以一个逻辑树为例子,以上面的原理图为蓝本,看看如何实现并如何使用这个树,这个结构很简单,但是如何去使用树,遍历树、为我所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里主要用到树的递归遍历,如何递归、如何控制遍历层级,如何将逻辑关系转换为(类似)物理关系,这些都是有相当难度的。
 
废话就不说了,看看便知。
 
/** 
* Created by IntelliJ IDEA. 
* User: leizhimin 
* Date: 2008-8-2 16:13:59 
* 抽象文件角色 
*/
 
public  interface IFile { 
     //返回自己的实例 
    IFile getComposite(); 

     //某个商业方法 
     void sampleOperation(); 

     //获取深度 
     int getDeep(); 

     //设置深度 
     void setDeep( int x); 

}
 
import java.util.Vector; 

/** 
* Created by IntelliJ IDEA. 
* User: leizhimin 
* Date: 2008-8-2 16:15:03 
* 文件夹角色 
*/
 
public  class Folder  implements IFile { 
     private String name;     //文件名字 
     private  int deep;        //层级深度,根深度为0 
     private Vector<IFile> componentVector =  new Vector<IFile>(); 

     public Fold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返回自己的实例 
     public IFile getComposite() { 
         return  this
    } 

     //某个商业方法 
     public  void sample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 "执行了某个商业方法!"); 
    } 

     //增加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public  void add(IFile IFile) { 
        componentVector.addElement(IFile); 
        IFile.setDeep( this.deep + 1); 

    } 

     //删除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public  void remove(IFile IFile) { 
        componentVector.removeElement(IFile); 
    } 

     //返回直接子文件(夹)集合 
     public Vector getAllComponent() { 
         return componentVecto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Deep() { 
         return deep; 
    } 

     public  void setDeep( int deep) { 
         this.deep = deep; 
    } 
}
 
/** 
* Created by IntelliJ IDEA. 
* User: leizhimin 
* Date: 2008-8-2 16:27:15 
* 文件 
*/
 
public  class File  implements IFile { 
     private String name;     //文件名字 
     private  int deep;        //层级深度 

     public Fil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返回自己的实例 
     public IFile getComposite() { 
         return  this
    } 

     //某个商业方法 
     public  void sample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 "执行了某个商业方法!");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Deep() { 
         return deep; 
    } 

     public  void setDeep( int deep) { 
         this.deep = deep; 
    } 
}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Vector; 

/** 
* Created by IntelliJ IDEA. 
* User: leizhimin 
* Date: 2008-8-2 16:35:25 
* 遍历树的一个测试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String indentChar =  "\t";        //文件层次缩进字符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lient().test(); 
    } 

     /** 
     * 客户端测试方法 
     */
 
     public  void test() { 
         //根下文件及文件夹 
        Folder root =  new Folder( "树根"); 

        Folder b1_1 =  new Folder( "1_枝1"); 
        Folder b1_2 =  new Folder( "1_枝2"); 
        Folder b1_3 =  new Folder( "1_枝3"); 
        File l1_1 =  new File( "1_叶1"); 
        File l1_2 =  new File( "1_叶2"); 
        File l1_3 =  new File( "1_叶3"); 

         //b1_2下的文件及文件夹 
        Folder b2_1 =  new Folder( "2_枝1"); 
        Folder b2_2 =  new Folder( "2_枝2"); 
        File l2_1 =  new File( "2_叶1"); 

         //缔造树的层次关系(简单测试,没有重复添加的控制) 
        root.add(b1_1); 
        root.add(b1_2); 
        root.add(l1_1); 
        root.add(l1_2); 

        b1_2.add(b2_1); 
        b1_2.add(b2_2); 
        b1_2.add(l2_1); 
        root.add(l1_3); 
        root.add(b1_3); 
         //控制台打印树的层次 
        outTree(root); 
    } 

     public  void outTree(Folder folder) { 
        System.out.println(folder.getName()); 
        iterateTree(folder); 
    } 

     /** 
     * 遍历文件夹,输入文件树 
     * 
     * @param folder 
     */
 
     public  void iterateTree(Folder folder) { 
        Vector<IFile> clist = folder.getAllComponent(); 
         //todo:遍历之前可以对clist进行排序,这些都不是重点 
         for (Iterator<IFile> it = clist.iterator(); it.hasNext();) { 
            IFile em = it.next(); 
             if (em  instanceof Folder) { 
                Folder cm = (Folder) em; 
                System.out.println(getIndents(em.getDeep()) + cm.getName()); 
                iterateTree(cm); 
            }  else { 
                System.out.println(getIndents(em.getDeep()) + ((File) em).getName()); 
            } 
        } 
    } 

     /** 
     * 文件层次缩进字符串 
     * 
     * @param x 缩进字符个数 
     * @return 缩进字符串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Indents( int x)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 ( int i = 0; i < x; i++) { 
            sb.append(indentChar); 
        } 
         return sb.toString(); 
    } 
}
 
三、运行测试
 
控制台输出如下:
 
 
 
可见,树逻辑关系已经成功展示出来了。
 
四、总结
1、上面所用的合成模式是安全合成模式,所谓的安全是指File与Folder中的方法不同。Folder有对聚集对象的管理,File没有。
 
2、合成模式在程序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Dom4j、资源管理器、Java GUI容器层次图等等都是合成模式应用的典范。
 
3、合成模式很多都是需要分析思考才能鉴别出来的,比如要做一个复杂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器,有四种运算符号。分析发现,运算量有两种,一种是数字、一种是数字的表达式,但是表达式也是由数字组成,因此数字和表达式可以抽象为运算量。然后去表达要运算的表达式。问题迎刃而解。
 


本文转自 leizhimin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lavasoft/9082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6月前
|
算法 小程序 Java
java制作海报三:获取微信二维码详情,并改变大小,合成到海报(另一张图片)上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获取微信小程序的二维码,并将其调整大小后合成到海报(另一张图片)上。
108 0
|
6月前
|
算法 Java Linux
java制作海报二:java使用Graphics2D 在图片上合成另一个照片,并将照片切割成头像,头像切割成圆形方法详解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的Graphics2D类在图片上合成另一个照片,并将照片切割成圆形头像的方法。
122 1
java制作海报二:java使用Graphics2D 在图片上合成另一个照片,并将照片切割成头像,头像切割成圆形方法详解
|
7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Java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4)
Java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4)
|
7月前
|
存储 Java 开发者
【Java新纪元启航】JDK 22:解锁未命名变量与模式,让代码更简洁,思维更自由!
【9月更文挑战第7天】JDK 22带来的未命名变量与模式匹配的结合,是Java编程语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简化了代码,提高了开发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们对Java编程的新思考,让我们有机会以更加自由、更加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随着Java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Java将更加灵活、更加强大,为开发者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迎接Java新纪元的到来!
145 11
|
7月前
|
JSON Java UED
uniapp:使用DCloud的uni-push推送消息通知(在线模式)java实现
以上展示了使用Java结合DCloud的uni-push进行在线消息推送的基本步骤和实现方法。实际部署时,可能需要依据实际项目的规模,业务场景及用户基数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消息推送机制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满足业务需求。
406 0
|
8月前
|
消息中间件 Java
【实战揭秘】如何运用Java发布-订阅模式,打造高效响应式天气预报App?
【8月更文挑战第30天】发布-订阅模式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型,发送者将消息发布到公共队列,接收者自行订阅并处理。此模式降低了对象间的耦合度,使系统更灵活、可扩展。例如,在天气预报应用中,`WeatherEventPublisher` 类作为发布者收集天气数据并通知订阅者(如 `TemperatureDisplay` 和 `HumidityDisplay`),实现组件间的解耦和动态更新。这种方式适用于事件驱动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138 2
|
8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存储
【二】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Java)
文章详细介绍了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这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委托给多个工厂子类中的某一个,以实现对象创建的封装和扩展性。文章通过日志记录器的实例,展示了工厂方法模式的结构、角色、时序图、代码实现、优点、缺点以及适用环境,并探讨了如何通过配置文件和Java反射机制实现工厂的动态创建。
【二】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Java)
|
8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Java
【一】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简单工厂模式(Java)
文章详细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这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根据输入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而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类名。文章通过图表类的实例,展示了简单工厂模式的结构、时序图、代码实现、优缺点以及适用环境,并提供了Java代码示例和扩展应用,如通过配置文件读取参数来实现对象的创建。
【一】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简单工厂模式(Java)
|
8月前
|
Java
"揭秘Java IO三大模式:BIO、NIO、AIO背后的秘密!为何AIO成为高并发时代的宠儿,你的选择对了吗?"
【8月更文挑战第19天】在Java的IO编程中,BIO、NIO与AIO代表了三种不同的IO处理机制。BIO采用同步阻塞模型,每个连接需单独线程处理,适用于连接少且稳定的场景。NIO引入了非阻塞性质,利用Channel、Buffer与Selector实现多路复用,提升了效率与吞吐量。AIO则是真正的异步IO,在JDK 7中引入,通过回调或Future机制在IO操作完成后通知应用,适合高并发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型对构建高效网络应用至关重要。
176 2
|
9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NoSQL
Java面试题:设计一个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并解释其内存占用和垃圾回收机制;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实现一个并发安全的队列;设计一个支持高并发的分布式锁
Java面试题:设计一个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并解释其内存占用和垃圾回收机制;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实现一个并发安全的队列;设计一个支持高并发的分布式锁
1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