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linux系统中的LVM功能

简介:

理解Linux系统中的LVM管理:

LVM Logical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它能够在多个物理卷(PV)上创建虚拟的磁盘卷组(VG),然后在磁盘卷组上创建逻辑卷(LV),从而突破传统分区带来的一些限制,那么要更好的理解LVM,首先需要理解传统分区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限制,然后理解LVM如何去突破这些限制。


首先理解使用传统分区的限制:

不同的分区相对独立,各个分区空间很容易发生利用率不平衡,比如一个分区的已经快被写满了,但是另一个分区还有很大的容量。当一个分区存储已满时,无法对其灵活的扩充,如果要对该分区扩容,只能采用该这个即将被充满,或者已经被充满的分区中的数据先复制到另一个存储设备上,然后重新规划该分区,再次建立文件系统,非常麻烦。这个过程需要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总而言之:你无法对传统分区进行增量式的扩容,所谓增量式的扩容就是:大小为50G的D分区,这次为D分区扩容到70G,然后下次从70G扩容到90G,而这个过程不需要重新的规划分区表及格式化该分区。


LVM对传统分区概念的破突:

如下图1所示:它首先突破了传统硬盘上分区之间相互独立的特性,它将几个不同的物理卷PV(事实上就是物理分区比如图中的sdb1和sdc1),规划成一个虚拟卷组(VG),这个所谓的虚拟卷组(VG)实际上相当于将分布在sdb1和sdc1的物理卷上空余的空间组织成一张整体的虚拟硬盘(也叫虚拟卷组VG),然后在这虚拟硬盘(虚拟卷组VG)上重新的规划逻辑卷(LV),也就是相当于在虚拟硬盘上重新的规划分区,而重新被规划的分区(逻辑卷LV),它增量扩容的特性,比如说,一个逻辑卷最初被规划为10G的容量,当发现容量不够时,只需要使用相关指令将最初10G的逻辑卷增容到15G,在整个增容的过程中,你不再需要将该卷上的数据先备份出来,再做格式化,最后把数据恢复进入该卷,VLM省去了这个传统分区扩容的繁琐过程,效率将更高!


演示:在Linux操作系统上LVM的实现与效果验证



演示目标:在Linux操作系统上LVM的实现与效果验证。

演示环境:任意一台安装了3张scsi硬盘的Linux操作系统,为什么是3张硬盘?这不是因为其它什么要求或者原因,只是因为笔者的Linux系统中的第1张硬盘用于存放引导和系统文件,然后使用另外2张硬盘来完成这个实验,为什么又要使用两张硬盘?这是为了让大家看到LVM垮越多个物理卷的效果。整个实验可以通过虚拟机完成。

演示背景:演示的背景如下所述:

ü首先使用fidis –l 查看安装了2张新硬盘的情况

ü然后为两张硬盘分区,也就建立两个物理卷。

ü然后为两个物理卷指定格式系统为LVM使用的8e。

ü建立一个虚拟卷组,然后将两个物理卷加入到虚拟卷组,激活虚拟卷组。

ü在虚拟卷组上建立新的逻辑卷,使用Ext3格式化该卷,然后对该卷执行挂载,并在逻辑卷上存入数据。

ü然后增容该逻辑卷,体验LVM的优势。

演示步骤:

第一步:在终端窗口使用fdisk –l查看当前Linux系统使用硬盘的情况,用于实验的两张新硬盘是否被操作系统识别、盘号、是否被格式化等信息,具体如下图2所示;

第二步:现在进入第二张硬盘/dev/sdb,然后如下图3所示的步骤,分别为该硬盘建立一个物理分区,并将物理分区转换成Linux LVM类型的格式,最后保存分区表,这个过程特别重要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否则待儿LVM建立会失败,注意对第三张硬盘/dev/sdc,也是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所以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第三步:现在来再次使用fdisk –l来查看当前系统硬盘和分区的态状、格式类类,发下图4所示,可看出两张新硬盘,每张硬盘各自被划分为仅一个分区,分区编号分别是sdb1和adc1,然后格式类型为LinuxLVM。这为最终实现LVM作好了准备。

第四步:现在正式来配置LVM,如下图5所示,首先建立一个由两个物理分区组成的物理卷,然后在物理卷上建立一个名为vdisk1的虚拟卷组,将这个虚拟卷组激活,最后在这个虚拟卷组上建立一个逻辑卷(相当于就是一个新的可用于增量扩容的分区)。

第五步:当完成逻辑卷的建立后,现在就需要使用mkfs指令使用ext3来格式化该逻辑卷,具体操作如下图6所示,为了保证能正常的使用新建的lvml逻辑卷,你还必须将这个逻辑卷如同常规的物理分区一样的执行挂载任务。否则不能正常使用该卷。


注意:不难发现,实施LVM的过程,也正如描述LVM工作意义图那样简单,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创建了LVM的逻辑卷后,你也必须要对该卷执行格式化和文件挂载,你必须得把该逻辑卷看成是一个正常的物理卷使用,但是当扩容该卷时会发现它的优点,下面的步骤将证实它的优势!


第六步:如果后续要为逻辑卷扩容,直接增加逻辑卷的容量即可,并不需要新格式化卷,所以也不会造成现在逻辑卷上的文件丢失,现在可以来做一个测试,在您刚创建的逻辑卷上建立一个文件(lvmtesting),主要目标是观察扩容后是否需要对逻辑卷做重新的格式化,建立的文件是否会丢失,如下图7所示。


  现在将这个vdisk1卷组中的lvml逻辑卷扩容1,使其从原来的5G变成6G的容量,具体操作如下所示,Lvextend为扩容的指令,-L+1G指示在原有容量的容量上扩容1G,并使用/dev/vdisk1/lvml申明增容的逻辑卷。



本文转自 kingsir827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7658423/1282432,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1月前
|
Linux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77 24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
6天前
|
存储 缓存 Linux
Linux系统中如何查看CPU信息
本文介绍了查看CPU核心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lscpu`命令和读取`/proc/cpuinfo`文件。`lscpu`能快速提供逻辑CPU数量、物理核心数、插槽数等基本信息;而`/proc/cpuinfo`则包含更详细的配置数据,如核心ID和处理器编号。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lscpu`和`dmidecode`命令获取CPU型号、制造商及序列号,并解释了CPU频率与缓存大小的相关信息。最后,详细解析了`lscpu`命令输出的各项参数含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CPU的具体配置。
35 8
|
6天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深度体验阿里云系统控制台:SysOM 让 Linux 服务器监控变得如此简单
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个凌晨三点被服务器报警电话惊醒的运维工程师,我对监控工具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记得去年那次大型活动,我们的主站流量暴增,服务器内存莫名其妙地飙升到90%以上,却找不到原因。如果当时有一款像阿里云 SysOM 这样直观的监控工具,也许我就不用熬通宵排查问题了。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使用 SysOM 的亲身体验,特别是它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存诊断功能。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Linux缓存管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
在Linux系统中,内存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特别是通过使用`/proc/sys/vm/drop_caches`接口。内容包括清理缓存的原因、步骤、注意事项和最佳实践,帮助你在必要时优化系统性能。
315 78
|
2月前
|
缓存 安全 Linux
Linux系统查看操作系统版本信息、CPU信息、模块信息
在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可帮助用户查看操作系统版本、CPU信息和模块信息
170 23
|
3月前
|
Linux Shell 网络安全
Kali Linux系统Metasploit框架利用 HTA 文件进行渗透测试实验
本指南介绍如何利用 HTA 文件和 Metasploit 框架进行渗透测试。通过创建反向 shell、生成 HTA 文件、设置 HTTP 服务器和发送文件,最终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控制。适用于教育目的,需合法授权。
104 9
Kali Linux系统Metasploit框架利用 HTA 文件进行渗透测试实验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Linux
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 — 5.3 times、clock函数获取进程时间
在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中,`times`和 `clock`函数是获取进程时间的两个重要工具。`times`函数提供了更详细的进程和子进程时间信息,而 `clock`函数则提供了更简单的处理器时间获取方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函数,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性能分析和资源管理。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函数,提高嵌入式系统编程的效率和效果。
138 13
|
3月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启用Linux防火墙日志记录和分析功能
为iptables启用日志记录对于监控进出流量至关重要
|
4月前
|
Ubuntu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系统ubuntu中在命令行中打开图形界面的文件夹
在Ubuntu系统中,通过命令行打开图形界面的文件夹是一个高效且实用的操作。无论是使用Nautilus、Dolphin还是Thunar,都可以根据具体桌面环境选择合适的文件管理器。通过上述命令和方法,可以简化日常工作,提高效率。同时,解决权限问题和图形界面问题也能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Linux操作更加便捷和灵活。
130 3
|
3月前
|
Ubuntu Linux C++
Win10系统上直接使用linux子系统教程(仅需五步!超简单,快速上手)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 10上安装并使用Linux子系统。首先,通过应用商店安装Windows Terminal和Linux系统(如Ubuntu)。接着,在控制面板中启用“适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统”并重启电脑。最后,在Windows Terminal中选择安装的Linux系统即可开始使用。文中还提供了注意事项和进一步配置的链接。
1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