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应用架构设计—表模块模式与事务脚本模式的代码编写

简介:

阅读目录:

  • 1.背景介绍

  • 2.简单介绍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

  • 3.正确的编写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的代码

  • 4.总结

1.背景介绍

要想正确的设计系统架构就必须能正确的搞懂每个架构模式的用意,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现在有一个现象是什么呢,项目的结构从表面上看是很不错,层分的很合理,其实对业务系统来说也就那么几种层设计方法,但是现在很多项目的逻辑架构的设计不是理想,有很多概念大家并不是很了解,当然也许每个人对技术的追求不同罢了。不管你追求不追求,事实我们还是要去往正确的方向努力才对的。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写过很多年的过程式的代码,层对我当年来说就是个摆设而已,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我们总是将表模块模式和事物脚本模式一起混着使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都会使用一些代码生成器来根据数据库中的表来生成三层架构中的业务层和数据层,有些比较好的代码生成器也可以帮你把UI层中的部分视图也生成好,确实很强大,有些场合下这是一中最合适的过程。

但是现在的系统已经不在是那样的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业务复杂了,如果我们还稀里糊涂的编写着代码,最后只会成为你或者团队的技术债务。

2.简单介绍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

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里所谓的“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模式,最关键是你也许就知道了你目前所使用的业务层架构风格是什么模式,强调一下“表模块模式”、“事物脚本模式”都是业务层的构架模式。

表模块模式:

简单讲就是你数据库中的每个表对应着业务层中的一个对象定义,如果你有一个Product表,那么你在Business Layer中就有一个Product.cs文件,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你也可以将库中的视图也定义一个类型,如,OrderProduct.cs,也是可以的。然后每个类中的所处理的逻辑都是跟这张表相关的,你在Product.cs中的代码就不要包含Order.cs中的代码了。目前来看是有的,因为现在大部分的项目都是在写着使用过程式的代码,也就是事物脚本模式,这样难免会将其他类型中的代码写到本类中。

事物脚本模式:

事务脚本模式就是过程式的代码,只不过它的指标就是每一个代码段独立完成一个业务单元,而不是到处都是过程代码,事物脚本模式还是很强调逻辑的统一性的。

使用此模式进行写代码时,你就不要单纯的使用数据库中的表名来定义业务类了,因为你是使用事务脚本模式的,你需要站在业务角度来规划你的业务层中大概包含哪些业务概念,然后使用这个业务概念来命名你的类。比如:UserOrder,UserOrder,类似这样的定义,当然这里只是个假设而已,你不要站在数据库的脚本来设计业务层就行了,这样你就起码不会使用到很细粒度的类型,哪怕下一次迭代进行重构也是可以的。

3.正确的编写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的代码

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本节,我们将了解一下这两种模式的代码到底该如何编写。

说代码如何编写似乎有点让人觉得不是很礼貌,其实我们大部分的代码写的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将有些代码稍微的罗一下位置就会明显不一样。

我们来看一个小例子,例子很简单,有两个类型Order、Product,用来完成一般的业务逻辑处理,我们通过不同的模式来看到底如何使用。

现在的事务脚本模式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namespace  Business
{
     public  class  Order
     {
         [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OrderField
         {
             public  string  OId {  get set ; }
[NonSerialized]
             public 
List<Product.ProductField> Products {  get set ; }
         }
public  OrderField Field {  get set ; }
public  void  AddOrder(OrderField orderField)
         {
             var  sendMQOrders =  new  List< string >(); //合格的产品ID集合
orderField.Products.ForEach(product =>
             {
                 if  (product.Price <= 20) //不满足条件
                     return ;
sendMQOrders.Add(product.PId); //满足条件
             });
MqHelper.SendOrder(orderField, 
sendMQOrders); //发送订单数据实体到队列中
         }
     }
}

Order业务类中有一个添加Order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是一些简单的业务逻辑处理,判断了要添加的这个商品的价格是否大于20块钱。最后使用过滤下来的商品ID作为本订单的有效产品。

这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代码风格,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类的命名,Order的概念太大了,没有进行细化,显然不是按照事务脚本模式来进行设计的而是按照表模块方式进行划分的,还有如果我就算你是按照事物脚本模式来设计的,我就喜欢定义大的概念难道不对吗?也可以,但是在Order的定义里面明确使用了Product类型下的子类型,也就说这里出现了两个独立的业务范围,正常的理解肯定是按照表模块模式来设计的。第二:如果是按照表模块模式来设计的,因为根据这个对象的命名很明显是此模式,但是仔细阅读一下代码发现职责还是有点不清晰,在Order.AddOrder(OrderField orderField)方法中,有Product的逻辑在里面if (product.Price <= 20),当然这里是业务逻辑比较简单的情况下的,如果是业务比较复杂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代码在Order类中,到最后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分不清此业务架构到底是使用何种模式来设计的。

我们有两个做法,第一个做法是:将其改成事务脚本模式,让类的命名和设计泛化,也就是说不要定义那么明显的数据库中的表名字,不要清晰的区分Order和Product两个职责。第二个做法是:将其改成表模块模式,将每个类型中的业务逻辑完全清晰化,将if (product.Price <= 20)提取到Product业务类中去,然后在应用控制器中先处理此逻辑后在调用Order.AddOrder(OrderField orderField)方法进行处理,这个方法里面只做跟当前类型相关的逻辑,参考的依据就是一旦你发现你所写的代码里出现了别的类型时,此时你应该告诉自己有可能这个地方需要重构职责。

两个方法来移动此逻辑:

1:(将if (product.Price <= 20)封进Price属性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namespace  Business
{
     public  class  Order
     {
         [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OrderField
         {
             public  string  OId {  get set ; }
[NonSerialized]
             public 
List<Product.ProductField> Products {  get set ; }
         }
public  OrderField Field {  get set ; }
public  void  AddOrder(OrderField orderField)
         {
             var  sendMQOrders =  new  List< string >(); //合格的产品ID集合
orderField.Products.ForEach(product =>
             {
                 if  (product.Price.IsValid() /*执行价格判断*/ return ;
sendMQOrders.Add(product.PId); //满足条件
             });
MqHelper.SendOrder(orderField, 
sendMQOrders); //发送订单数据实体到队列中
         }
     }
}

此方法有个问题就是商品的价格没有收到订单的控制,这看具体的业务需要了,我只是个假设。

2:完全独立的过滤无效产品的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amespace  Business
{
     public  class  OrderApplicationController
     {
         public  void  SubmitOrder(Order.OrderField field)
         {
             field.Products =  new 
Product().FilterProduct(field.Products); //先过滤
new  Order().AddOrder(field); //在添加
         }
     }
}

我们先调用Product中的业务方法过滤无效的商品,然后在进行订单添加操作,这样我们就将各自的职责放到自己的位置去。

4.总结

还是那句话,这只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小小的领悟,给大家一个参考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本文转自 王清培 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wangqingpei557/1544906,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开发工具
统一多模态 Transformer 架构在跨模态表示学习中的应用与优化
本文介绍统一多模态 Transformer(UMT)在跨模态表示学习中的应用与优化,涵盖模型架构、实现细节与实验效果,探讨其在图文检索、图像生成等任务中的卓越性能。
统一多模态 Transformer 架构在跨模态表示学习中的应用与优化
|
3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Serverless
Serverless架构下的OSS应用:函数计算FC自动处理图片/视频转码(演示水印添加+缩略图生成流水线)
本文介绍基于阿里云函数计算(FC)和对象存储(OSS)构建Serverless媒体处理流水线,解决传统方案资源利用率低、运维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通过事件驱动机制实现图片水印添加、多规格缩略图生成及视频转码优化,支持毫秒级弹性伸缩与精确计费,提升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适用于高并发媒体处理场景。
201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NTP网络子钟的技术架构与行业应用解析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时间同步精度至关重要。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时间频率领域,以“同步天下”品牌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其明星产品SYN6109型NTP网络子钟基于网络时间协议,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广泛应用于考场、医院、智慧场景等领域。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产品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结合5G、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行业进步,引领精准时间管理新时代。
|
5月前
|
Web App开发 Linux 数据库
Omnissa Horizon 8 2503 (ESB Release) -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 (VDI) 和应用软件
Omnissa Horizon 8 2503 (ESB Release) -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 (VDI) 和应用软件
345 8
Omnissa Horizon 8 2503 (ESB Release) -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 (VDI) 和应用软件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Kafka
一文带你从入门到实战全面掌握RocketMQ核心概念、架构部署、实践应用和高级特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分布式消息中间件RocketMQ的核心概念、部署方式及使用方法。RocketMQ由阿里研发并开源,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分布式特性,广泛应用于金融、互联网等领域。文章从环境搭建到消息类型的实战(普通消息、延迟消息、顺序消息和事务消息)进行了全面解析,并对比了三种消费者类型(PushConsumer、SimpleConsumer和PullConsumer)的特点与适用场景。最后总结了使用RocketMQ时的关键注意事项,如Topic和Tag的设计、监控告警的重要性以及性能与可靠性的平衡。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掌握RocketMQ的使用精髓并灵活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1976 8
 一文带你从入门到实战全面掌握RocketMQ核心概念、架构部署、实践应用和高级特性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Java
什么是低代码(Low-Code)?低代码核心架构技术解析与应用展望
低代码开发正成为企业应对业务增长与IT人才短缺的重要解决方案。相比传统开发方式效率提升60%,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580亿美元。它通过可视化界面与少量代码,让非专业开发者也能快速构建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AI技术发展,低代码与AIGC结合,正迈向智能化开发新时代。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图的重排序方法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与前景。传统两阶段检索架构中,初始检索速度快但结果可能含噪声,重排序阶段通过强大语言模型提升精度,但仍面临复杂需求挑战
127 0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
4月前
|
缓存 算法 网络协议
IP代理技术原理深度解析:从基础架构到应用实践
IP代理是网络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通过构建中间层实现请求转发与信息过滤。其核心价值体现在身份伪装、访问控制和性能优化三个方面。文章详细解析了HTTP与SOCKS协议的工作机制,探讨了代理服务器从传统单线程到分布式集群的技术演进,并分析了在网络爬虫、跨境电商及企业安全等场景的应用。同时,面对协议识别、性能瓶颈和隐私合规等挑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未来,IP代理将融合边缘计算、AI驱动优化及量子安全加密等趋势,持续发展为支撑现代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
297 2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大数据
阿里云消息队列 Kafka 架构及典型应用场景
阿里云消息队列 Kafka 是一款基于 Apache Kafka 的分布式消息中间件,支持消息发布与订阅模型,满足微服务解耦、大数据处理及实时流数据分析需求。其通过存算分离架构优化成本与性能,提供基础版、标准版和专业版三种 Serverless 版本,分别适用于不同业务场景,最高 SLA 达 99.99%。阿里云 Kafka 还具备弹性扩容、多可用区部署、冷热数据缓存隔离等特性,并支持与 Flink、MaxCompute 等生态工具无缝集成,广泛应用于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入库等场景,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实时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