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笔者编著的《网管员必读——网络应用》(第2版)一书:
6.1.4 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的基本部署思路
遵循本书一贯的写作手法,在此也先从总体上介绍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的基本部署思路,以便大家在复杂的功能配置和部署方法中理清思路。这对于这样一款大型的邮件服务器来说,更为必要。
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中涉及的功能和配置非常多,在此仅以最常见的企业邮局系统的应用需求为主线进行介绍。基本部署思路如下。
1)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程序的安装
这看似是程序安装,但是它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它的安装并非一般的Windows程序那么简单,需要符合许多复杂的安装条件。只要在所有条件满足后,才能得到顺利安装。
在这里的安装中,需重点注意系统环境的测试,它是程序安装的前期准备。
具体安装准备与程序安装方法与步骤参见本章6.2节的内容。
2)邮件服务器系统的全局设置
因为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不仅是一个支持多邮件域、多邮件服务器的大型邮件服务器系统,而且它还可以通过路由方式与网络中其他的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进行互联。
在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的全局设置中主要介绍与邮件格式和邮件传递有关的属性选项设置方法。
具体设置方法与步骤参见本章6.3节的内容。
3)邮件服务器设置
这是针对具体的邮件服务器进行的通用属性设置,主要介绍邮件服务器的区域设置、邮箱管理、安全、策略和目录访问等。
具体邮件服务器设置方法与步骤参见本章6.4节的内容。
4)公用文件夹存储和邮箱存储的创建与设置
公用文件夹存储是服务器公用文件夹的存储设备。Exchange支持多个公用文件夹存储,每个公用文件夹存储都包含在一个存储组中。每个公用文件夹存储又与一个公用文件夹树(也称为公用文件夹层次结构)关联。该树必须在创建公用文件夹存储之前即存在。只能将一个公用文件夹存储从与一棵树关联更改为与另一棵树关联。一般情况下无须另外添加公用文件夹存储,直接采用系统安装时默认创建的公用文件夹存储即可。只是在比较大型的邮件域中,在需要对公用文件夹进行分类时才需要另外创建,所以创建公用文件夹存储为可选工作。
邮箱存储是服务器邮箱的存储设备,也就是用户、组等其他对象的邮箱存储地。Exchange也支持每个服务器中包含多个邮箱存储(可按一定规则分类),每个邮箱存储都包含在一个存储组中。在需要多个邮箱存储时就需要另外创建,因为系统默认也只创建一个邮箱存储。
具体创建与设置方法参见本章6.5节的内容。
5)用户和组对象邮箱的创建与设置
邮件服务器系统中不能没有用户和组对象的账户,否则也就失去了服务器存在的意义。在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中,用户和组对象的邮箱账户是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管理单元中创建与设置的。
具体创建与设置方法参见本章后面的6.6节的内容。
6)策略和的创建与设置
在Exchange Server 2003邮件服务器系统中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策略,其中包括收件人策略和系统策略两大类。收件人策略是应用于已启用邮件的Exchange对象(至少具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的任何对象)以生成电子邮件地址的策略。系统策略是创建并应用于服务器、邮箱存储或公用存储的策略。
Exchange Server 2003有两种收件人策略:电子邮件地址收件人策略和邮箱收件人策略;而“系统策略”又包括:服务器策略、公用存储策略和邮箱存储策略3种类型。
具体创建与设置方法参见本章6.7节的内容。
7)SMTP协议设置
在Exchange Server 2003中所支持的邮件协议比较齐全,在此仅介绍最常使用、使用最多的SMTP协议设置。它们关系到邮件服务器系统能否正常进行邮件转发。
具体设置方法与步骤参见本章6.8节的内容。
8)创建地址列表(可选)
地址列表一般也无须另外创建,直接采用邮件服务器系统程序安装时创建的地址列表即可。只是在大型的邮件域中,需要对用户地址进行分类时才需要另外创建,所以也为可选项。
具体创建方法与步骤参见本章6.9节的内容。
9)客户端邮件系统的配置
在此仅以最常见的Outlook Express(Outlook程序的配置方法一样)和Outlook Web Access为例进行介绍。
具体配置方法参见本章6.10节的内容。
10)邮件服务器系统的管理
邮件服务器系统的管理主要包括:收件人管理(如启用、禁用Exchange功能)、队列查看与管理、查看电子邮件、删除邮件、冻结和解冻结邮件、监视邮件服务器性能、查看事件日志和事件查看器、监视邮件流等。
具体管理方法参见本章6.11节的内容。
本文转自王达博客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winda/2821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茶乡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