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将Ubuntu安装在RAID

简介:

第11章 将Ubuntu安装在RAID

目标

使用RAID技术可以实现硬盘故障造成服务器宕机。本实验需要4块SCIS硬盘,由于boot分区不支持引导分区,只能安装在RAID-1上。/分区和SWAP分区使用RAID-10。

/boot RAID-1 500M

/ RAID-10 10G

Swap RAID-10 1G

创建新的UbuntuServer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6

注意:输入第一块盘的名称

clip_image007

编辑硬件设置,删除不必要的硬件,添加硬盘.

clip_image009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1

clip_image012

添加第三块硬盘thirdDisk.vmdk和第四块硬盘fourthDisk.vmdk

总之4块SCIS 160G的硬盘。

clip_image014

插入Ubuntu安装光盘

clip_image016

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

clip_image022

clip_image024

clip_image026

clip_image028

clip_image030

clip_image032

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

clip_image034

clip_image036

创建硬盘分区

clip_image038

选中

clip_image040

选中第一个磁盘,回车

clip_image041

clip_image043

clip_image045

clip_image047

输入500M

clip_image049

clip_image051

按回车

clip_image053

选中“用于:Ext4日志文件系统”,回车

clip_image055

选择RAID物理卷

clip_image057

clip_image059

clip_image061

clip_image063

也要选择RAID物理卷

clip_image065

再创建新的分区

clip_image067

将第二块和第三块第四块硬盘按照第一块硬盘创建3分分区。

clip_image069

为/boot分区和SWAP分区创建RAID-1

物理卷创建完成后,进行软件RAID设置。

clip_image071

clip_image073

clip_image075

clip_image077

clip_image079

备用硬盘的数量2个,当RAID-1中的硬盘宕掉之后,备用设备顶上。

clip_image081

选择第一块和第二块盘的第一个分区作为两个活跃设备

clip_image083

选择备用设备

clip_image085

继续创建软RAID

clip_image087

clip_image089

clip_image091

clip_image093

clip_image095

clip_image097

为/创建RAID-10

clip_image099

clip_image101

clip_image103

clip_image105

clip_image107

clip_image109

clip_image111

可以看到创建的两个RAID-1和RAID-10卷

clip_image113

创建分区

clip_image115

clip_image117

clip_image119

clip_image121

clip_image123

clip_image125

clip_image127

clip_image129

clip_image131

clip_image133

clip_image135

clip_image137

clip_image139

clip_image141

clip_image143

clip_image145

clip_image147

保存

clip_image149

clip_image151

clip_image153

完成安装过程

clip_image155

clip_image157

clip_image159

clip_image161

clip_image163

clip_image165

clip_image167

clip_image169

clip_image171

查询RAID阵列

红色S表示备用磁盘

root@ubuntuServer:~# cat /proc/mdstat

Personalities : [linear] [multipath] [raid0] [raid1] [raid6] [raid5] [raid4] [raid10]

md0 : active raid1 sdb1[1] sdc1[2](S) sdd1[3](S) sda1[0]

487412 blocks super 1.2 [2/2] [UU]

md1 : active raid1 sdb2[1] sdc2[2](S) sdd2[3](S) sda2[0]

976884 blocks super 1.2 [2/2] [UU]

md2 : active raid10 sdb3[1] sdc3[2] sdd3[3] sda3[0]

39058432 blocks super 1.2 512K chunks 2 near-copies [4/4] [UUUU]

unused devices: <none>

UUUU代表四个盘都是UP

RAID-10的日常维护

Mdadm工具来管理RAID。Multiple Devices Admin的简称。

移除单个RAID物理卷

将第一块盘从的第一个分区从RAID-1删除

root@ubuntuServer:~# mdadm /dev/md0 --fail /dev/sda1 --remove /dev/sda1

mdadm: set /dev/sda1 faulty in /dev/md0

mdadm: hot removed /dev/sda1 from /dev/md0

可以看到sda1已经从md0卷中删除,可以看到还剩先一个备用盘

root@ubuntuServer:~# cat /proc/mdstat

Personalities : [linear] [multipath] [raid0] [raid1] [raid6] [raid5] [raid4] [raid10]

md0 : active raid1 sdb1[1] sdc1[2] sdd1[3](S)

487412 blocks super 1.2 [2/2] [UU]

md1 : active raid1 sdb2[1] sdc2[2](S) sdd2[3](S) sda2[0]

976884 blocks super 1.2 [2/2] [UU]

md2 : active raid10 sdb3[1] sdc3[2] sdd3[3] sda3[0]

39058432 blocks super 1.2 512K chunks 2 near-copies [4/4] [UUUU]

unused devices: <none>

添加新分区到RAID

将刚才的盘添加到阵列中

root@ubuntuServer:~# mdadm /dev/md0 --add /dev/sda1

mdadm: added /dev/sda1

root@ubuntuServer:~# cat /proc/mdstat

Personalities : [linear] [multipath] [raid0] [raid1] [raid6] [raid5] [raid4] [raid10]

md0 : active raid1 sda1[4](S) sdb1[1] sdc1[2] sdd1[3](S)

487412 blocks super 1.2 [2/2] [UU]

md1 : active raid1 sdb2[1] sdc2[2](S) sdd2[3](S) sda2[0]

976884 blocks super 1.2 [2/2] [UU]

md2 : active raid10 sdb3[1] sdc3[2] sdd3[3] sda3[0]

39058432 blocks super 1.2 512K chunks 2 near-copies [4/4] [UUUU]

unused devices: <none>

模拟硬盘故障

clip_image173

需要将该硬盘上的所有RAID物理卷全部删除。

clip_image175

现在可以直接使用虚拟机去掉第一块盘

可以看到三快盘UP

clip_image176

添加一块新硬盘

输入以下命令显示新加的磁盘大小。

Sudo fdisk –l

将第二快盘的分区拷贝到新加的盘。

clip_image177

可以看到md0卷 有三个设备

clip_image178

添加新分区到RAID

clip_image179



本文转自 onesthan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91xueit/111282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5天前
|
Ubuntu NoSQL JavaScript
在Ubuntu上安装MEAN Stack的4个步骤
本指南介绍了在Ubuntu上安装MEAN Stack的四个步骤。MEAN Stack是一种基于JavaScript的开发堆栈,包含MongoDB、ExpressJS、AngularJS和NodeJS。步骤包括:1. 更新系统并准备安装MEAN;2. 从官方源安装最新版MongoDB;3. 安装NodeJS、Git和NPM;4. 克隆mean.io仓库并使用NPM安装剩余依赖项。通过这些步骤,您可以快速搭建基于MEAN Stack的应用开发环境。
21 2
|
3天前
|
Ubuntu Linux Shell
Ubuntu gnome WhiteSur-gtk-theme类mac主题正确安装和卸载方式
通过这个过程,用户不仅可以定制自己的桌面外观,还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 Linux 系统管理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系统配置和主题管理的技巧。
27 12
|
1月前
|
缓存 Ubuntu Linux
Linux中yum、rpm、apt-get、wget的区别,yum、rpm、apt-get常用命令,CentOS、Ubuntu中安装wget
通过本文,我们详细了解了 `yum`、`rpm`、`apt-get`和 `wget`的区别、常用命令以及在CentOS和Ubuntu中安装 `wget`的方法。`yum`和 `apt-get`是高层次的包管理器,分别用于RPM系和Debian系发行版,能够自动解决依赖问题;而 `rpm`是低层次的包管理工具,适合处理单个包;`wget`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下载工具,适用于各种下载任务。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系统类型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管理的便利性。
139 25
|
12天前
|
NoSQL Ubuntu 网络安全
在 Ubuntu 20.04 上安装和配置 Redis
在 Ubuntu 20.04 上安装和配置 Redis 的步骤如下:首先更新系统包,然后通过 `apt` 安装 Redis。安装后,启用并启动 Redis 服务,检查其运行状态。可选配置包括修改绑定 IP、端口等,并确保防火墙设置允许外部访问。最后,使用 `redis-cli` 测试 Redis 功能,如设置和获取键值对。
27 1
|
18天前
|
Ubuntu TensorFlow 算法框架/工具
如何在Ubuntu上安装TensorFlow 24.04
如何在Ubuntu上安装TensorFlow 24.04
41 1
|
1月前
|
Ubuntu API 网络虚拟化
ubuntu22 编译安装docker,和docker容器方式安装 deepseek
本脚本适用于Ubuntu 22.04,主要功能包括编译安装Docker和安装DeepSeek模型。首先通过Apt源配置安装Docker,确保网络稳定(建议使用VPN)。接着下载并配置Docker二进制文件,创建Docker用户组并设置守护进程。随后拉取Debian 12镜像,安装系统必备工具,配置Ollama模型管理器,并最终部署和运行DeepSeek模型,提供API接口进行交互测试。
395 15
|
12天前
|
Ubuntu Linux Docker
如何在Ubuntu 20.04系统中安装Docker
安装 Docker 引擎的步骤如下:首先更新系统包索引 (`sudo apt update`),安装必要依赖包 (`apt-transport-https` 等),添加 Docker 官方 GPG 密钥及 APT 仓库。接着再次更新包索引并安装 Docker 引擎及相关工具 (`docker-ce` 等)。最后启动 Docker 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启,通过 `docker --version` 和运行测试容器 (`sudo docker run hello-world`) 验证安装是否成功。
101 0
|
2月前
|
弹性计算 Ubuntu Java
OS-Copilot-ubuntu镜像版本的具体测试使用(安装方式有单独注明)
作为一名个人开发者,我主要负责云资源的运维和管理。在使用OS Copilot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配置问题,特别是在ECS实例中设置AccessKey时,但最终成功解决了。通过使用OS Copilot的-t/-f/管道功能,我大大提升了效率,减少了命令编写的工作量,特别是在搭建Java运行环境时效果显著。此外,| 功能帮助我快速理解文档,整体体验非常流畅,推荐给其他开发者使用。
65 6
|
3月前
|
JSON Ubuntu 开发者
ubuntu 22安装lua环境&&编译lua cjson模块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 Ubuntu 22.04 系统上成功安装 Lua 环境,并使用 LuaRocks 或手动编译的方式安装 lua-cjson 模块。本文详细介绍了每一步的命令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能顺利完成,适合需要在 Ubuntu 系统上配置 Lua 开发环境的开发者参考和使用。
282 13
|
3月前
|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Ubuntu24.04安装Librenms
此指南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安装和配置LibreNMS网络监控系统的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安装所需软件包、创建用户、克隆LibreNMS仓库、设置文件权限、安装PHP依赖、配置时区、设置MariaDB数据库、调整PHP-FPM与Nginx配置、配置SNMP及防火墙、启用命令补全、设置Cron任务和日志配置,最后通过网页完成安装。整个过程确保LibreNMS能稳定运行并提供有效的网络监控功能。